弯曲试验挠度加载装置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51136U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20448770.4

    申请日:2011-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曲试验挠度加载装置,其包含有:一定位支架,包含有一横梁部及两纵梁部,两所述纵梁部由所述横梁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并与所述横梁部围绕成一容置空间,两所述纵梁部的末端相对延伸且分别形成一定位爪部,且两所述定位爪部之间为一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一检测装置,穿设于所述横梁部上的贯通孔内,且其探头端凸伸至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开口部的位置相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弯曲试验挠度加载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拆卸,加载精度高;能准确加载应力及测量变形挠度,保证应力加载的准确性,为材料选择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硫化氢环境应力腐蚀弯曲试验应力夹具

    公开(公告)号:CN202351128U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20448767.2

    申请日:2011-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硫化氢环境应力腐蚀弯曲试验应力夹具,其包括有:一支架,包含有一横梁部及两纵梁部,两纵梁部由横梁部的两端同向延伸,并与横梁部的内侧面围绕成一容置空间,两纵梁部的末端相对延伸且分别形成一定位爪部,各定位爪部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一上玻璃棒,且两定位爪部之间形成一开口部,开口部与容置空间相连通,横梁部的中间部位贯穿有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螺纹孔;一承载平台,放置在支架的横梁部的内侧面上,且其上表面低于定位爪部的内侧面,而其下表面的中间部位对应螺纹孔形成有一凹部,承载平台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下玻璃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易变形,能够避免试样与支架在试验时发生接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实现多相管流和冲刷腐蚀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76471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910135692.X

    申请日:2009-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实现多相管流和冲刷腐蚀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设置有旋转轴的高温高压反应釜,所述高温高压反应釜内设置有能与旋转轴一起旋转的内置螺栓,在螺栓的下端装有叶轮;以该内置螺栓为中心轴,安装有带法兰的套筒,套筒通过杆件与釜盖顶端连接;在套筒上端法兰有用于夹持试样的夹具。本发明试验装置主要是用于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模拟油气田生产过程中的腐蚀环境,评价材料在多相管壁流动和冲刷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能。

    硫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635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87356.X

    申请日:2016-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将铁粉和硫粉封装于石英管中,进行加热和降温处理后并对产物进行研磨、超声、离心和烘干等处理工艺,最终制备得到硫铁化合物。本发明的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陨铁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铁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简单固相合成法,大容量的石英管可以达到高产量合成陨铁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铁化合物;反应原料采用储量丰富的铁粉,大大降低了反应的繁琐性;反应体系密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制备的硫铁化合物为微米级别且纯净无杂质,可以作为研究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硫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635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10187356.X

    申请日:2016-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将铁粉和硫粉封装于石英管中,进行加热和降温处理后并对产物进行研磨、超声、离心和烘干等处理工艺,最终制备得到硫铁化合物。本发明的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陨铁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铁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简单固相合成法,大容量的石英管可以达到高产量合成陨铁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铁化合物;反应原料采用储量丰富的铁粉,大大降低了反应的繁琐性;反应体系密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制备的硫铁化合物为微米级别且纯净无杂质,可以作为研究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硫铁化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79643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1007772.8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铁化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铁源和硫源置于管式炉的上游区,将经预处理的基底置于管式炉的下游区;在保护气气氛中,将铁源和硫源在190℃‑200℃温度下气化,并将基底在375℃‑575℃温度区域接收沉积,保温180min‑240min后,在基底上获得硫铁化合物薄膜;其中,铁源与硫源的摩尔比为1:1‑1:2,保护气的流速为190sccm‑210sccm。该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大容量的石英管能够一次性大批量生产硫化亚铁、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铁化合物薄膜;且可以在导电玻璃(FTO)上直接合成相应的硫铁化合物薄膜,大大降低了反应的繁琐性,简化了合成的步骤。

    一种硫铁化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79643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07772.8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铁化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铁源和硫源置于管式炉的上游区,将经预处理的基底置于管式炉的下游区;在保护气气氛中,将铁源和硫源在190℃-200℃温度下气化,并将基底在375℃-575℃温度区域接收沉积,保温180min-240min后,在基底上获得硫铁化合物薄膜;其中,铁源与硫源的摩尔比为1:1-1:2,保护气的流速为190sccm-210sccm。该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大容量的石英管能够一次性大批量生产硫化亚铁、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铁化合物薄膜;且可以在导电玻璃(FTO)上直接合成相应的硫铁化合物薄膜,大大降低了反应的繁琐性,简化了合成的步骤。

    一种单晶碲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35098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279263.6

    申请日:201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晶碲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单晶碲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二氧化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乙二醇溶液中,搅拌加热溶清,继续加热至180-230℃,加入氢氧化钠,在180-230℃下搅拌5-60min,得到碲纳米管;其中,所述二氧化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氢氧化钠的重量用量比例为二氧化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氢氧化钠为0.16-0.64:0.2-0.8:55-112:0.05-0.8。所制备的单晶碲纳米管直径为170-460纳米,长度约5.0-9.0微米,壁厚30-40纳米。所述单晶碲纳米管可作为合成PbTe、Bi2Te3、Sb2Te3热电纳米管的原位模板。

    一种单晶碲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350988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79263.6

    申请日:201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晶碲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单晶碲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二氧化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乙二醇溶液中,搅拌加热溶清,继续加热至180-230℃,加入氢氧化钠,在180-230℃下搅拌5-60min,得到碲纳米管;其中,所述二氧化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氢氧化钠的重量用量比例为二氧化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氢氧化钠为0.16-0.64∶0.2-0.8∶55-112∶0.05-0.8。所制备的单晶碲纳米管直径为170-460纳米,长度约5.0-9.0微米,壁厚30-40纳米。所述单晶碲纳米管可作为合成PbTe、Bi2Te3、Sb2Te3热电纳米管的原位模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