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01939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46373.5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0 , E21B49/00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煤层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属于煤层钻井工程技术领域。煤岩强度低、脆性大、非均质性显著,导致井壁极不稳定。现有煤层井壁稳定分析方法未能反映煤层应力-损伤-渗流耦合过程,计算所得泥浆密度在实际钻井过程中难以奏效。本发明基于多孔介质弹塑性与渗流流动理论及相应的有限元数值方法发展了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层井壁稳定性分析方法,准确预测应力、损伤、渗流多因素耦合作用下井周煤岩坍塌破坏形状与尺寸,结合目标煤层钻井实际情况,提出对井壁坍塌区域尺寸的限制,确定相应的煤层钻井安全泥浆密度窗口。本发明计算精度高,预测效果好,设计的钻井泥浆密度在现场钻井中稳定井壁,又能起到储层保护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514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584996.7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灰确定煤层强度技术,一种适用于煤层气钻井中的井壁稳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录井获取的煤岩岩屑分类、清洗、烘干、粉碎后按国标进行煤的工业分析,确定灰分和挥发分比重;根据挥发分值判断煤岩的煤级;根据煤级选择对应的灰分与强度关系经验公式,计算煤岩岩块强度;结合GSI值应用Hoek-Brown岩体强度经验公式,求出煤储层强度。该方法在Hoek-Brown岩体强度经验公式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提出,适用于煤层气钻井井壁稳定预测对煤层强度参数获取的需求,且预测方法简单、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05542137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299845.X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温复杂结构井测井电缆,其特点主要包括:防护套、外铠层、聚合物层、内铠层、绕包层、填充物、金属屏蔽层、缆芯绝缘层、导电缆芯、保护层、纤膏、光纤缆芯。电缆最外层的防护套具有耐磨、防硫化氢、酸碱物腐蚀和耐高温等特点,能够提高电缆寿命和减弱井底高温影响。小直径外铠层和大直径内铠层对整个电缆起承重和全屏蔽作用。聚合物层将外铠层和内铠层隔开并且将内外铠层锁定于相应固定位置,能够降低内外铠层之间滑动摩擦、电缆局部扭曲变形以及维持电缆扭矩平衡。电缆内部具有六个能够快速传递电能的导电缆芯和一个传输测井信息参数的大直径光纤缆芯。绕包层、填充物、金属屏蔽层、缆芯绝缘层、保护层起保护缆芯和屏蔽各缆芯之间信号干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