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0686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51851.9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沈阳金欧科石油仪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E21B33/14
Abstract: 一种模拟压力变化引起固井胶结失效的方法,通过采用包括高压釜、套管组件等形成的模拟装置,在真实模拟井下工况的情况下,保持高压釜的温度恒定、高压釜和套管组件之间围压恒定,在多个压差级别下,检测水泥环在压力变化过程中其与套管之间是否发生气窜,以未发生气窜的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和初始压力之间的差值作为被测试水泥环配方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差;通过对所述水泥环配方以最大压差反复加压和泄压,检测其与套管之间是否发生气窜,并测定气窜量;以承受压差最大、加压和泄压循环次数最多的水泥环配方为最佳配方。本方法实现在室内实现对工程工况的仿真模拟,得到对工程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和参数,寻找出水泥环的最佳配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758510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033731.6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资源钻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流信号发射源井下三电极系。电流信号发射源井下三电极系包括:上马龙头、下马龙头、电极系外壳、电极系推靠支撑机构、电极传导单元,其特征在于:上马龙头、下马龙头分别将电极系外壳的上端、下端封闭;电极系推靠支撑机构位于电极系外壳内,推动电极传导单元的开合。本发明的井下三电极系能有效增加信号发射源注入地层电流的大小,进一步增加事故井套管上聚集的低频交变电流,从而使救援井中的探管可以检测到由事故井套管上聚集的低频交变电流产生的相对更大的低频交变磁场,易于增加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系统的测距范围,使该探测系统更适用于深井连通定向钻井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818952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01811.2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1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17/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电磁控制减震式弹性扶正装置,其特点主要包括:支撑连接机构、电磁控制系统、减震弹性扶正机构。本发明能够连接与之匹配的井下牵引装置或测井仪器,采用四组夹角为90°的扶正臂单元实现扶正作用;并通过电磁控制系统和螺旋减震弹簧的弹性伸缩共同作用以适应井下管径的变化,其中电磁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减震弹簧的振动和弹性冲击力的大小进行连续的自适应调节,避免扶正装置完全依靠螺旋减震弹簧的刚性伸缩来实现减震,从而提高扶正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保证扶正效果;避免扶正装置的疲劳破坏等影响测井仪器在井下的正常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2022107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010560496.X
申请日:2010-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裂缝各向异性油藏注水开发可预测物理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a)根据裂缝性油藏水驱油开发过程的特点,利用渗流力学理论和相似性分析,建立裂缝性油藏开发模拟的相似性准则,相似性准则包括外形与空间相似、井筒几何相似、岩石物性相似、油水粘度相似、重力-压力相似、基质与裂缝可动油量比相似、基质内含油量分布的相似、基质渗吸与裂缝驱替特征时间相似、渗吸强度分布相似及时间过程相似;(b)相似性准则的实现及模型参数设计方法;(c)建立满足多重相似性的油藏宏观物理模型,以全面模拟预测实际裂缝性油藏的渗流特征和开发过程。本发明建立了裂缝各向异性油藏可预测物理模拟相似准则体系,功能全面、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65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51845.3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沈阳金欧科石油仪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1N19/04
Abstract: 一种模拟温度变化引起固井胶结失效的方法,包括:安装套管组件,并往套管组件内注入水泥浆;将套管组件吊入试验装置的高压釜,并封闭套管组件顶部和高压釜顶部;给套管组件内部充高压油并加温;给高压釜和套管组件之间环空加压,给高压釜加温,并将高压釜内的温度、压力调整至与实际井下工况一致,养护水泥浆至水泥环成型;保持高压釜和套管组件之间以及套管组件内部压力恒定,通过反复加温降温,检测温度变化过程水泥环和套管之间是否发生气窜,并测定气窜量,以承受反复加温降温次数最多的水泥环配方为最佳配方。本方法实现在室内实现对工程工况的仿真模拟,得到对工程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和参数,寻找出水泥环的最佳配方。
-
公开(公告)号:CN102220845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010543671.4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减压提速的钻头结构,由钻头体、主流道、流道过渡区、水孔、卡簧槽、密封槽和耐冲蚀层组成,主流道、流道过渡区和水孔位于钻头体内,流道过渡区连通主流道与水孔,流道过渡区和水孔的轴线与主流道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卡簧槽与密封槽位于水孔内,耐冲蚀层位于流道过渡区表面。钻头水孔出口方向与钻头轴线的夹角由现有的0°~60°调整到90°~180°,泥浆由原先的向下直接冲击井底,改变成背离井底方向倾斜向上,在钻头旋转速度的带动下,在井底形成低压漩涡区,降低钻头作用面局部压力,减小泥浆液柱对岩屑的压持作用,提高钻速,降低钻井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61519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658941.X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井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压反循环钻井方法及系统。该泵压反循环钻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井筒的环空内输入钻井液;所述钻井液从钻头的水眼进入所述钻头;所述钻井液从所述钻头进入钻柱,并从所述钻柱返出。本发明泵压反循环钻井方法及系统,当井口密封装置的耐压能力和地层的破裂压力值足够时,理论钻井深度可以无限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060960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86969.X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扶正式井下牵引装置。其特点主要包括:主动单元、斜齿轮传动机构、链轮传动机构、驱动单元、支撑调节机构。所述的主动单元输出的动力和扭矩经斜齿轮传动机构分配到三组夹角为120°的链轮传动机构,带动三组驱动单元上的驱动轮旋转,实现牵引装置的自扶正稳定驱动。本发明能够双向牵引与之匹配的井下仪器;通过三组夹角为120°驱动单元和支撑调节机构实现牵引装置在井下自扶正稳定驱动,适应井眼内的复杂情况。该牵引装置的斜齿轮传动机构啮合性好、重合度大、传动稳定,且可以通过两组串联的形式实现井下双驱双控,能提高牵引装置在井下驱动的稳定性、越障能力和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75851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3731.6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资源钻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流信号发射源井下三电极系。电流信号发射源井下三电极系包括:上马龙头、下马龙头、电极系外壳、电极系推靠支撑机构、电极传导单元,其特征在于:上马龙头、下马龙头分别将电极系外壳的上端、下端封闭;电极系推靠支撑机构位于电极系外壳内,推动电极传导单元的开合。本发明的井下三电极系能有效增加信号发射源注入地层电流的大小,进一步增加事故井套管上聚集的低频交变电流,从而使救援井中的探管可以检测到由事故井套管上聚集的低频交变电流产生的相对更大的低频交变磁场,易于增加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系统的测距范围,使该探测系统更适用于深井连通定向钻井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3615191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58941.X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井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压反循环钻井方法及系统。该泵压反循环钻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井筒的环空内输入钻井液;所述钻井液从钻头的水眼进入所述钻头;所述钻井液从所述钻头进入钻柱,并从所述钻柱返出。本发明泵压反循环钻井方法及系统,当井口密封装置的耐压能力和地层的破裂压力值足够时,理论钻井深度可以无限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