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17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55048.X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4/10 , C07C11/20 , C07C11/173 , C10G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领域,公开了由聚烯烃制备戊二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水与聚烯烃的混合物进行热处理,得到含戊二烯的产物。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成功由聚烯烃制备得到含戊二烯的产物,且含戊二烯的热处理产物中戊二烯的收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549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108867.4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1/18 , B01J23/44 , B01J37/08 , B01J37/10 , B01J35/61 , B01J35/63 , B01J37/02 , B01J32/00 , C01B32/05 , C07C5/09 , C07C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气体选择加氢净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载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选择加氢净化的方法。该碳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人工合成树脂与溶剂拌合成团,经过成型造粒后,将颗粒依次进行固化、碳化与活化,得到所述碳载体;所述活化的条件包括:在保护气氛下,将碳化后的颗粒在0.01‑0.2g/min的水蒸气流量条件下,于600‑1000℃下活化1‑10h。该碳载体所得的催化剂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比表面积、孔容等物理性能,而且所得催化剂可直接使用于前脱乙烷前加氢工艺中的乙炔加氢净化,在具有较高的乙炔的转化率的基础上,提高了乙烯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29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17914.1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0G6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油裂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波裂解结合催化裂解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石油原料进行加氢处理,得到加氢石油原料;将加氢石油原料进行汽化处理,得到蒸汽相和液相;在微波裂解条件下,蒸汽相在电磁波吸收体存在下进行微波裂解,得到微波裂解气;在催化裂解条件下,液相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催化裂解,得到催化裂解气。本发明通过微波裂解和催化裂解的结合,提高了石油原料的利用率,并且有效解决低碳烯烃制备过程中时容易结焦的问题,同时提高低碳烯烃的收率,延长稳定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5298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20625.7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油裂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裂解和催化裂解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和系统及应用,该方法包括:将原料油进行分馏得到气相馏分和液相馏分;在微波裂解条件下,气相馏分和第一水蒸气混合后与电磁波吸收体进行第一接触;在催化裂解条件下,液相馏分与催化剂进行第二接触;然后将第一接触产物和/或第二接触产物进行分离得到低碳烯烃。本发明采用微波裂解,同时与分馏和催化裂解配合,能够有效解决重质裂解原料裂解反应时容易结焦的问题,同时提高低碳烯烃的收率,延长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913184.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低碳型柴油加氢精制系统及工艺,低碳型柴油加氢精制系统包括进料装置、加热装置和精制装置;进料装置用于输入柴油;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管程和第二换热器的管程相连通,加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壳程连通并用于对换热介质进行激波加热;精制装置包括加氢反应器、脱硫汽提塔和分馏塔,柴油经加热装置加热后依次经过加氢反应器、第一换热器的壳程、脱硫汽提塔和分馏塔得到精制柴油;该系统利用了激波加热的原理,无需采用燃料燃烧的方式,减少了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的产生,同时,通过对精制路线进行合理设计,更有效地利用热能,减少了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07596.7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裂解炉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结焦涂层的制备方法及抗结焦涂层和裂解装置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处理气对合金炉管进行热处理,生成抗结焦涂层;所述合金炉管的元素组成为Cr含量为12‑50wt%,Ni含量为20‑50wt%,Si含量1.2‑2.5wt%,Mn含量1.2‑2.5wt%,C含量为0.2‑0.6wt%,微量元素0.001‑5wt%,余量为Fe;其中,所述合金炉管的表面粗糙度为0.8‑3μm;所述处理气含有氧化性气体和低氧分压气体。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并且通过特定的处理工艺,配合特定Si含量和特定Mn含量以及特定粗糙度的合金炉管,制备得到的抗结焦涂层具备优异的抗结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6499.X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0G9/24 , H05B3/64 , C07C5/48 , C07C11/04 , C07C4/02 , C07C11/02 , F23J15/06 , F27D13/00 , F23K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裂解领域,公开了裂解方法。所述方法在裂解炉中进行,所述裂解炉中的燃气包括氨气。该方法能够大幅降低裂解装置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且可以同时满足裂解炉大型化的需求,解决了裂解炉采用化石燃料供热,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问题,实现了大型裂解装置低碳清洁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945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51246.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209/16 , C07C211/12 , C07C209/00 , C07D295/023 , C07D295/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己二胺联产环己亚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氨化反应条件下,使己二醇和氨发生氨化反应得到氨化反应产物,将氨化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得到含环己亚胺的物料、己二胺、含氨基己醇的物料和含碳十二胺的物料;将至少部分含氨基己醇的物料返回氨化反应中,将部分含环己亚胺的物料返回氨化反应中,将剩余含环己亚胺的物料作为产品抽出,并控制作为产品抽出的含环己亚胺的物料与返回氨化反应的含环己亚胺的物料的重量比为0.01‑0.8;(2)在氨解反应条件下,使含碳十二胺的物料中的碳十二胺发生氨解反应得到氨解产物。可以在保证己二胺和环己亚胺总收率较高的情况下,灵活调节己二胺和环己亚胺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328851.X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1F9/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炼化领域,公开了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和交联剂存在和150‑200℃的条件下,使乙烯装置急冷油减粘副产物发生交联反应,采用交联产物制备碳纤维。采用该制备方法,能够将乙烯装置急冷油减粘副产物转化为应用市场较广的碳纤维,将减粘副产物充分资源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923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320839.4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2/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化领域,公开了处理乙烯装置急冷油减粘副产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乙烯装置急冷油减粘副产物发生交联反应,并将交联产物进行固化,采用固化后的产物制备活性炭。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将一般认为附加值较低的减粘副产物转化为有用的碳材料‑活性炭,能够将减粘副产物充分资源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