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922715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23211955.6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车辆管理中心
Inventor: 尚红兵 , 李洪峰 , 苏文绪 , 李伟 , 贾伟红 , 王东 , 李俊峰 , 展超 , 顾正辉 , 袁勇 , 陈勇 , 杨军 , 陈光乐 , 张辉强 , 张杰 , 童军 , 王洪波 , 李小兵 , 赵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箱配件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箱蓄压器安装组件。其包括油路板和安装座,安装座包括连接座和连接套,连接座与油路板一体成型,连接套为独立的圆筒结构,连接套内壁设有与被固定的蓄能器连接配合的内螺纹,连接套设在连接座上,且外周边与安装座上沿轴向间隔设有的螺栓孔柱构成抵触限位配合,连接套底部分布有与连接座对应的螺纹孔和导流孔,连接套底部通过螺栓与连接座上螺纹孔固定连接,连接套与连接座连接后其导流孔之间保持密封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和固定压板采用分体设计结构,使得加工工艺更简单,降低加工和维修成本,安装和维修更加方便,彻底解决蓄压器安装座断裂导致的油路板报废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6749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010953416.0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构造区建立变速平均速度场的方法,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通过在预设区域内构建虚拟井,并代入最接近的已有井地震合成记录,并根据虚拟井的平均速度对常规变速平均速度场进行校正,获得了精确变速平均速度场。该方法获得的精确变速平均速度场准确度更高,对油气勘探、钻遇有利油气区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063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610817283.8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孔地质聚合物滤砂管,包括基管、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为通孔地质聚合物过滤层,所述基管上开设割缝孔眼,所述通孔地质聚合物过滤层套在基管外壁同时完全盖住割缝孔眼。所述通孔地质聚合物过滤层外壁套有固结套,所述固结套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固结套通过加热的粘合剂连接在通孔地质聚合物过滤层外壁。所述通孔地质聚合物过滤层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粘合剂连接上护罩、下护罩,所述上护罩、下护罩均焊接在基管上。本发明割缝孔眼设计合理;过滤层采用地质聚合物材料,优点明显;过滤层安装连接采用非常规粘合剂加热固结,固结处强度高;在过滤层外壁设置多处固结套,本身强度提高的同时再次提高了固结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2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278555.1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隔热注采管柱的替液注汽插管,包括内设中心通道的插管主体,插管主体包括用于与丢手封隔器滑动密封配合的密封段,所述密封段包括上下分布的上密封段、下密封段,插管主体上在上密封段、下密封段之间设有下光管段,下光管段上开设有与中心通道相通的替液及注汽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平井隔热注采管柱的替液注汽插管,其在插管主体上的替液及注汽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了上密封段、下密封段,使得替液注汽插管既能替液又能注汽,从而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将丢手封隔器以上的井筒液体替出后再进行注汽,避免套管高温,从而能够有效保护大斜度段套管。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04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1070135.1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计算古老碳酸盐岩储层沥青含量的方法,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获得全直径岩心样品孔隙度、岩心柱塞样品孔隙度、常规测井有效孔隙度和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步骤S2、采用全直径岩心样品孔隙度校正岩心柱塞样品孔隙度,得到第一次校正样品孔隙度;步骤S3、采用第一次校正样品孔隙度校正常规测井有效孔隙度,得到第二次校正样品孔隙度;步骤S4、获得第二次校正样品孔隙度和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的差值;步骤S5、获取取心段沥青含量,得到沥青含量与第二次校正样品孔隙度和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的差值的拟合关系式;步骤S6、获取所述目标储层待测段的沥青含量。本发明提高了储层沥青含量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04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070135.1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计算古老碳酸盐岩储层沥青含量的方法,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获得全直径岩心样品孔隙度、岩心柱塞样品孔隙度、常规测井有效孔隙度和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步骤S2、采用全直径岩心样品孔隙度校正岩心柱塞样品孔隙度,得到第一次校正样品孔隙度;步骤S3、采用第一次校正样品孔隙度校正常规测井有效孔隙度,得到第二次校正样品孔隙度;步骤S4、获得第二次校正样品孔隙度和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的差值;步骤S5、获取取心段沥青含量,得到沥青含量与第二次校正样品孔隙度和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的差值的拟合关系式;步骤S6、获取所述目标储层待测段的沥青含量。本发明提高了储层沥青含量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67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953416.0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构造区建立变速平均速度场的方法,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通过在预设区域内构建虚拟井,并代入最接近的已有井地震合成记录,并根据虚拟井的平均速度对常规变速平均速度场进行校正,获得了精确变速平均速度场。该方法获得的精确变速平均速度场准确度更高,对油气勘探、钻遇有利油气区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767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46750.6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IPC: G01N2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油乳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征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分别测量待测样品上层和下层某一位置处的电导率数值;在相同频率条件下,上下两层电导率数值差异越小,样品越稳定。所述装置包括样品管夹套,样品管,电导仪两个,恒温循环水浴装置和两个电极;样品管至于样品管夹套中,样品管夹套与恒温循环水浴装置连接;两个电极分别置于样品管上端和下端,两个电导仪分别与两个电极的接线口连接。本发明利用样品上下层电导率的差值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进行表征,该方法简便快捷,而且在不同频率条件下均可应用,灵敏度高,对油田乳化降粘剂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4695914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310656621.0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平井管内分段高压充填防砂管柱,包括悬挂丢手装置、连接管、高压外充填单元、起压装置、液流转换装置、地层‑环空充填转换机构、底部丝堵,所述悬挂丢手装置主要包括座封丢手机构,所述座封丢手机构设置在连接管上端外侧,所述连接管后端连接液流转换装置,所述液流转换装置后端连接地层‑环空充填转换机构,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起压装置,所述高压外充填单元空套在依次相连的连接管、起压装置、液流转换装置、地层‑环空充填转换机构的外侧,所述高压外充填单元前端外侧套有前端悬挂封隔器,后端部则设置底部丝堵。本发明实现水平井精细开发,均匀产液,充分发挥水平井产能,延缓过早进入高含水期,延长防砂水平井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72988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64258.6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04 , C09D17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性膜稳定砾石充填层防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砾石充填防砂程序结束后,随即注入前置液,用于清洗充填层与油层;(2)泵注醇溶性成膜剂,用于在砾石充填层孔隙水湿表面自动析出生成粘性膜;所述醇溶性成膜剂为酰胺树脂的乙醇溶液,浓度为3~20%;(3)注入水或砾石充填用水基携砂液顶替进入底层,用量为醇溶性成膜剂用量的3倍以上,依靠水驱动力及成膜剂自身粘性促进薄膜铺展,成超薄粘性膜后,侵入充填层的微粒被粘附在充填砂周围,不会运移进而堵塞充填层孔隙,从而长期保持充填层的高渗透性及稳定性。本发明的工艺,既不伤害油层渗透率,保持较高导流能力,又显著提高充填砂体稳定性,方便施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