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0493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1164619.1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该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压汞实验数据处理;步骤2,利用处理后的数据,绘制喉道半径与区间汞饱和度频率的直方图;步骤3,根据喉道半径与区间汞饱和度频率直方图,选取主峰峰值半径Rf;步骤4,进行压汞数据截取处理;步骤5,计算喉道与孔隙配置系数,利用压汞实验特征数据,求取喉道半径与对应区间汞饱和度乘积之和,作为喉道与孔隙的配置系数。该发明为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在致密油藏开发方式选择、开发效果评价及储层评价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4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23875.6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宽度预测方法,该包括:步骤1,根据小层的沉积微相图,静态识别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步骤2,对典型井组进行动态分析,动态划分单一期次河道;步骤3,通过测井相和岩心资料对典型井组已识别出的水下分流河道进行细致刻画,对精细刻画的单期水下分流河道进行度量,获取水下分流河道的定量参数;步骤4,建立河道砂体宽度与单期砂体厚度的关系,求出宽厚比这些定量参数,建立回归公式,进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预测。本发明不仅从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布进行了定性描述,并且对河道的宽度进行了定量描述,为研究区外围滚动开发寻找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有利相带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8204936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611164619.1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该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压汞实验数据处理;步骤2,利用处理后的数据,绘制喉道半径与区间汞饱和度频率的直方图;步骤3,根据喉道半径与区间汞饱和度频率直方图,选取主峰峰值半径Rf;步骤4,进行压汞数据截取处理;步骤5,计算喉道与孔隙配置系数,利用压汞实验特征数据,求取喉道半径与对应区间汞饱和度乘积之和,作为喉道与孔隙的配置系数。该发明为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在致密油藏开发方式选择、开发效果评价及储层评价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64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23988.6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李忠新 , 郭迎春 , 陈利 , 刘磊 , 李志鹏 , 王玮 , 王瑞 , 刘峰 , 高劲松 , 张书凡 , 孙玉花 , 何伟 , 段悦 , 赵林 , 单宝忠 , 杨明林 , 李坚 , 程培涛 , 班丽 , 姜官波 , 刘阳 , 李靓 , 陈云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测井数据时间域分析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选择核磁测井长短极化时间测量的两组回波串数据进行相减,得到回波串差;步骤2,确定核磁测井回波串差符合的指数拟合模型,利用非常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对回波串差进行指数拟合,得到流体相T2特征值及视孔隙度;步骤3,选取目的层段流体相T2特征值的平均值作为储层流体相的T2特征值,设成常量,重新计算流体相的视孔隙度;步骤4,对流体相的视孔隙度进行极化校正,得到流体相的真孔隙度。本发明中的核磁测井数据时间域分析的计算方法,突破国外专业软件的限制,实现了核磁测井数据时间域分析的快速处理解释。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8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77123.8
申请日:2019-01-2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随钻开关阀,主要由外壳体、球座、压力球、定位销、弹簧、中心轴组成;外壳体上部设有径向旁通孔,定位销设置在外壳体上,球座上段为与外壳体旁通孔密闭配合,下段为与压力球密闭配合,中心轴为圆筒状,上段与定位销构成限位配合,下段与弹簧配合,球座与中心轴上下连接后,其外部与外壳体内部构成轴向滑动密封配合。本发明的随钻开关阀安装在钻具组合中,漏失发生时,不需要起出钻具,只需将随钻开关阀移动至漏失层附近,然后从井口投入一个压力球,通过启、停泵就可完成堵漏作业,具有结构简单、堵漏效率快、安全可靠性高、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83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1910077123.8
申请日:2019-01-2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随钻开关阀,主要由外壳体、球座、压力球、定位销、弹簧、中心轴组成;外壳体上部设有径向旁通孔,定位销设置在外壳体上,球座上段为与外壳体旁通孔密闭配合,下段为与压力球密闭配合,中心轴为圆筒状,上段与定位销构成限位配合,下段与弹簧配合,球座与中心轴上下连接后,其外部与外壳体内部构成轴向滑动密封配合。本发明的随钻开关阀安装在钻具组合中,漏失发生时,不需要起出钻具,只需将随钻开关阀移动至漏失层附近,然后从井口投入一个压力球,通过启、停泵就可完成堵漏作业,具有结构简单、堵漏效率快、安全可靠性高、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57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58326.5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瞬时属性的强振幅屏蔽层剔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叠后或偏移后数据上对强振幅屏蔽层进行精细解释;2)以解释好的强振幅屏蔽层为中心,设计时窗,截取时窗内的地震数据;3)获取已解释好的强振幅屏蔽层的时间和振幅信息,对时窗内的地震数据进行Hilbert变换,获取构成强振幅屏蔽层子波的频率和相位,通过井震标定提取平均子波,根据平均子波与不同尺度参数理论子波的相关系数,确定平均子波的尺度参数,逐道构建近似于强振幅屏蔽层的Morlet子波;4)将第1)步的数据体与第3)步获取的Morlet子波逐道做差,得到剔除强振幅屏蔽层后的地震记录。本发明处理后的数据能够有效消除地震剖面上强振幅屏蔽层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9780807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20136545.3
申请日:2019-01-2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2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随钻开关阀,主要由外壳体、球座、压力球、定位销、弹簧、中心轴组成;外壳体上部设有径向旁通孔,定位销设置在外壳体上,球座上段为与外壳体旁通孔密闭配合,下段为与压力球密闭配合,中心轴为圆筒状,上段与定位销构成限位配合,下段与弹簧配合,球座与中心轴上下连接后,其外部与外壳体内部构成轴向滑动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的随钻开关阀安装在钻具组合中,漏失发生时,不需要起出钻具,只需将随钻开关阀移动至漏失层附近,然后从井口投入一个压力球,通过启、停泵就可完成堵漏作业,具有结构简单、堵漏效率快、安全可靠性高、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245448C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310108169.0
申请日:2003-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8L2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改性的聚氯乙烯共混物。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用核壳材料改性聚氯乙烯时,由于核与壳之间的相容性差,核壳之间的结合力差,造成冲击改性的聚氯乙烯共混物冲击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丙烯酸烷基酯聚合物以及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相容剂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为壳,核与壳之间通过相容剂相连的丙烯酸酯核壳聚合物冲击改性的聚氯乙烯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611540A
公开(公告)日:2005-05-04
申请号:CN200310108169.0
申请日:2003-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8L2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改性的聚氯乙烯共混物。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用核壳材料改性聚氯乙烯时,由于核与壳之间的相容性差,核壳之间的结合力差,造成冲击改性的聚氯乙烯共混物冲击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丙烯酸烷基酯聚合物以及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相容剂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为壳,核与壳之间通过相容剂相连的丙烯酸酯核壳聚合物冲击改性的聚氯乙烯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工业生产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