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594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292249.9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30 , G01V1/36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入先验信息地深度学习地震子波振幅谱估计方法,包括:步骤1,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得到叠后地震资料;步骤2,对叠后地震资料进行光滑预处理;步骤3,构建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步骤4,对实际资料进行地震子波振幅谱估算,得到浅层的地震子波;步骤5,进行实际资料验证,实现深层地震子波的矫正。该融入先验信息地深度学习地震子波振幅谱估计方法充分利用地震子波谱具有光滑性这一先验信息,将预处理后的地震记录振幅谱输入到深度学习网络中,实现了在不依赖任何假设前提的条件下,对非单峰和单峰子波振幅谱进行准确估计,从而实现了对地震资料的保真高分辨率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30375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141075.X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砾岩有效储层常规测井定量识别方法,该砂砾岩有效储层常规测井定量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校正测井资料环境影响;步骤2,明确有效储层测井响应特征,优选敏感测井曲线;步骤3,计算储层识别参数R;步骤4,计算粒度指示参数G;步骤5,计算有效空间参数P;步骤6,构建储层有效性指数的计算模型E;步骤7,结合试油情况,建立有效储层定量划分标准。该砂砾岩有效储层常规测井定量识别方法融合多种常规测井曲线建立了有效储层的定量公式和划分识别标准,提高了砂砾岩有效储层的定量识别精度,可在成像、核磁测井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为复杂砂砾岩油藏中有效储层的划分识别和试油层段优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884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16645.1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的砂砾岩沉积相地震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针对叠后三维地震数据体,采用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地震资料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函数分量;步骤2,采用重构算法得到具有一定频率成分的各模态函数分量;步骤3,对重构得到的各模态函数分量在时间空间域进行保构造平滑滤波;步骤4,进行沿层地震属性提取算法研究,建立砂砾岩地震相识别标志;步骤5,构建砂砾岩沉积相敏感特征参数,实现砂砾岩沉积相地震预测。该基于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的砂砾岩沉积相地震预测方法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内在的丰富信息,提高了砂砾岩沉积相的预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74965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28472.4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控多级重构测井定量识别泥页岩甜点方法,该方法包括精细划分泥页岩的不同岩相,明确各类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以及相控约束下,通过测井多级重构融合,建立泥页岩不同岩相中甜点的定量识别模型,并验证推广至全区。该相控多级重构测井定量识别泥页岩甜点方法充分考虑了泥页岩甜点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质性,明确了不同岩相中甜点的测井响应差异,通过多级重构减少了测井参数众多、互相关性高导致的多解性,同时在融合多种测井信息的基础上,完成了泥页岩不同岩相中甜点的测井定量识别,为泥页岩油藏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275458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410316124.0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脆延判定指数的泥页岩脆性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理想埋深下的垂直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的计算;以及形成不同脆性矿物含量下的理想强度曲线后,结合Byerlee摩擦定律确定相应的脆延转换深度;最终,构建脆延判定指数,进行泥页岩脆性的动态评价。该基于脆延判定指数的泥页岩脆性动态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泥页岩在不同脆性矿物含量下脆延转换深度的差异,通过构建脆延判定指数动态评价了泥页岩在不同外在加载条件下的脆性特征,为泥页岩油藏的压裂选层和勘探目标优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033127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489400.2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横波速度变化率的地应力方位地震预测方法,包括:进行AVO正演模拟,明确各类AVO的地震响应特征;AVO正演基础上,分析AVO属性与快慢横波速度差异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快慢横波速度变化率的AVO地震响应模式,并利用实际井AVO正演模拟进行验证;进行叠前地震资料优选,分方位角地震处理,分方位进行属性分析,建立AVO属性与地应力方位间的关系,优选地应力方位的敏感属性;应用90°交叉方位判别剔除异常值,结合FMI成像测井、声波各向异性测井资料进行验证对比;进行地应力方位的地震识别与预测。该方法为油田勘探目标优选和钻完井方案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3312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610489400.2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横波速度变化率的地应力方位地震预测方法,包括:进行AVO正演模拟,明确各类AVO的地震响应特征;AVO正演基础上,分析AVO属性与快慢横波速度差异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快慢横波速度变化率的AVO地震响应模式,并利用实际井AVO正演模拟进行验证;进行叠前地震资料优选,分方位角地震处理,分方位进行属性分析,建立AVO属性与地应力方位间的关系,优选地应力方位的敏感属性;应用90°交叉方位判别剔除异常值,结合FMI成像测井、声波各向异性测井资料进行验证对比;进行地应力方位的地震识别与预测。该方法为油田勘探目标优选和钻完井方案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7545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316124.0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脆延判定指数的泥页岩脆性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理想埋深下的垂直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的计算;以及形成不同脆性矿物含量下的理想强度曲线后,结合Byerlee摩擦定律确定相应的脆延转换深度;最终,构建脆延判定指数,进行泥页岩脆性的动态评价。该基于脆延判定指数的泥页岩脆性动态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泥页岩在不同脆性矿物含量下脆延转换深度的差异,通过构建脆延判定指数动态评价了泥页岩在不同外在加载条件下的脆性特征,为泥页岩油藏的压裂选层和勘探目标优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9383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15820.3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的储层孔隙度智能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叠前三参数非线性反演;步骤2,提取AVO属性;步骤3,基于三参数小波变换提取地震数据的瞬时振幅和瞬时频率属性;步骤4,将上述反演提取的七种属性和测井孔隙度曲线作为网络训练数据,构建样本集;步骤5,利用训练样本训练修正U‑net网络,获得孔隙度预测网络模型。该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的储层孔隙度智能预测方法充分的利用地震数据,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挖掘储层物性反映在地震数据中的特征信息,并利用修正U‑net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学习多种地震属性与储层孔隙度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孔隙度的智能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148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82090.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震结合上覆地层等效密度估算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相同工区井旁地震纵波速度和测井纵波速度,建立地震纵波速度和测井纵波速度之间的转换关系;步骤2,利用工区测井纵波速度和测井密度,建立测井纵波速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步骤3,利用地震纵波速度和测井纵波速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对地震纵波速度进行刻度,进而利用测井纵波速度和地层密度之间的关系得到浅部无测井资料的上覆地层等效密度。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难以得到浅部无测井地层密度的困难,可提高上覆地层压力和岩石力学参数求取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