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3740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1230184.2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丁二烯橡胶领域,公开了一种复配型抗氧剂和丁二烯橡胶组合物及其应用。该复配型抗氧剂含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式(I)中,R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n为0‑20的整数,式(II)中,Y为甲基、异丙基或叔丁基,m为0‑10的整数。通过使用该复配型抗氧剂可以得到一种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的丁二烯橡胶。#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39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050343.9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83/06 , C08F236/10 , C08F212/08 , C08L51/08
Abstract: 的组合物的力学性能,并降低生热。该共聚物在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 高性能轮胎制造、塑料改性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涉及一种梳型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 前景。法与应用。所述共聚物包含丁二烯链段、苯乙烯链段和侧链接枝的由式(1)所示的单体提供的含聚环氧乙烷链段;以共聚物的总质量计,苯乙烯链段的含量为5‑50wt%,含聚环氧乙烷链段的含量为0.5‑20wt%,丁二烯链段的含量为45‑94.5wt%。该共聚物为侧链含有聚环氧
-
公开(公告)号:CN11405794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0757721.2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79/02 , C08F232/06 , C08F236/10 , C08L9/06 , C08L5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橡胶加工助剂领域,公开了一种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丁苯橡胶。本发明的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含有来自共轭二烯烃单体的结构单元和任选的来自单乙烯基芳烃单体的结构单元,且所述共轭二烯烃聚合物的分子链上连接有来自于改性剂的结构单元;以来自共轭二烯烃单体的结构单元和来自单乙烯基芳烃单体的结构单元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来自共轭二烯烃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60‑100质量%;以来自共轭二烯烃单体的结构单元的摩尔量为基准,所述来自于改性剂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01‑2摩尔%;所述共轭二烯烃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5万。根据本发明的共轭二烯烃聚合物,能够促进白炭黑和炭黑在橡胶中良好分散。
-
公开(公告)号:CN114425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0943418.1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领域,公开了设置有氧化铝反应腔体的反应器及其应用,该反应器包括氧化铝反应腔体、填充在所述反应腔体内的催化剂和沿所述氧化铝反应腔体的外壁环绕固定设置的不锈钢支撑套,且氧化铝反应腔体的内表面的粗糙度为0.2‑0.8微米;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其中,载体选自二氧化硅和/或钛酸钡;活性组分包括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第一活性组分为Na2WO4和/或K2WO4,第二活性组分为Mn的氧化物。该反应器质坚,使用寿命长,氧化铝反应腔体的内表面光滑,阻力小,保温性能好,原料转化率高,副反应少,碳二烃的选择性和收率高,易于工业上大规模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421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0816588.0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97/04 , C08C19/25 , C08F236/10 , C08F212/08 , C08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合成星线共混的溶聚丁苯橡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惰性溶剂和有机锂引发剂的存在下,将苯乙烯单体和丁二烯单体进行聚合反应至所述丁二烯单体和所述苯乙烯单体的转化率均达95%以上;(2)将步骤(1)后获得的反应体系与含有偶联剂的添加剂进行接触,所述添加剂中任选还含有防老剂;其中,所述偶联剂为含有星型偶联剂和线型偶联剂的混合偶联剂,且在所述混合偶联剂中,所述星型偶联剂和所述线型偶联剂的含量摩尔比为1:(1.2‑20)。由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获得具有三峰分子量分布的溶聚丁苯橡胶,从而改善溶聚丁苯橡胶的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8527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811242860.0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戊二烯加氢制环戊烯领域,提供了环戊二烯加氢制环戊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加氢方法。该加氢催化剂由以下组分经陈化反应制得:a、含第VIII族元素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和/或金属配合物;b、通式RnM表示的烷基金属化合物,其中,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烷基,M为第VIII族之外的金属元素;n为配位数且与M的价态数相等;和c、水;d、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一元或多元醇;其中,组分a:组分b:组分c:组分d的摩尔比=1:(1‑10):(0.01‑0.9):(0.01‑0.2)。该加氢催化剂用于环戊二烯加氢制环戊烯反应,能够提高环戊二烯的转化率和环戊烯的选择性,使得环戊二烯的转化率达到95%以上,环戊烯的选择性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59154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78946.0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甲烷氧化偶联成型催化剂的方法及催化剂和应用以及制备碳二烃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成型催化剂能够较大保留实验室催化剂的活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能够满足工业反应器使用需要。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成型催化剂配合特定的反应方式和条件,能够获得更高的甲烷转化率和C2烃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5656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621542.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领域,公开了设置有螺旋管的反应器及其应用,该反应器内包括反应腔体、填充在所述反应腔体内的催化剂段和沿所述反应腔体的外壁环绕设置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催化剂段的下方,且所述螺旋管的出气口与所述催化剂段下游端的横截面的距离为催化剂段长度的0.5‑0.8倍;所述催化剂段中的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其中,所述载体为CaO、MgO和Ba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组分为碱金属的氧化物。以吹扫气体做热载体撤去反应热量,有效控制催化剂床层的热点温度,减少飞温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甲烷的深度氧化,提高甲烷转化率及碳二烃的选择性和收率,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21554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888072.7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36/10 , C08F212/08 , C08L9/06 , B60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溶聚丁苯橡胶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溶聚丁苯橡胶橡胶的合成方法和低生热溶聚丁苯橡胶及汽车轮胎。方法包括:(1)在惰性溶剂和有机锂引发剂存在下,将苯乙烯单体和一段丁二烯单体进行第一共聚反应;(2)向步骤(1)所得产物中加入二段丁二烯单体,所述二段丁二烯单体在10‑40min内完成进料,再进行第二共聚反应10‑40min;其中,所述一段丁二烯单体与二段丁二烯单体的质量比为30‑200:100;(3)将步骤(2)得到的活性丁苯聚合产物进行偶联和终止,并加入防老剂,得到低生热溶聚丁苯橡胶。可以不使用任何结构调节剂而制备获得低生热溶聚丁苯橡胶。
-
公开(公告)号:CN11035799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810319391.1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2/08 , C08F236/10 , C08F4/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共轭二烯烃与单乙烯基芳烃无规共聚物领域,公开了一种共轭二烯烃与单乙烯基芳烃无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阴离子聚合条件下,将含有第一部分共轭二烯烃、单乙烯基芳烃、溶剂、凝胶抑制剂和单有机锂引发剂的反应物料,从所述连续聚合反应装置的首釜连续引入,并依次在所述连续聚合反应装置的各个反应釜中进行连续的共聚反应,其中,分别在各个反应釜中引入第二部分共轭二烯烃,并将聚合温度控制在90‑140℃。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不添加任何结构调节剂或无规剂,且能在较高的反应温度、合理的停留时间条件下,制备出基础分子量可控、且乙烯基含量低的共轭二烯烃与单乙烯基芳烃无规共聚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