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1712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666488.7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油田开发井下注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筒溶胀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气瓶、空气压缩机、气体增压泵、恒温箱、高温高压实验筒和阀门;气瓶、空气压缩机分别与气体增压泵连接,气体增压泵与高温高压实验筒相连,高温高压实验筒置于恒温箱内部,高温高压实验筒进出口均设置有阀门。本发明采用气体增压泵对高压实验筒增压,模拟井下高压环境;高压实验筒安装在恒温箱内,可以模拟井下高温环境。将胶筒安装在高压实验筒内,通过齿条、齿轮啮合机构,把胶筒的径向变形转化为角度变化,通过读取角度变化值来计算胶筒的径向膨胀率,从而实现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胶筒溶胀率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6505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1275677.2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22C19/03 , C22C30/00 , B22F1/05 , B22F1/065 , B22F7/08 , B22F9/04 , B22F10/28 , B33Y10/00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及其同轴送粉激光增材制造方法。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8~51份的Ni、30~35份的Ti、15~20份的Pt以及0.6~2.4份的TiN。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合金粉末激光增材制造制备的样品没有裂纹、组织结构致密。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46846.5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缝洞型油藏筑坝堵水的物理模拟装置及方法,涉及筑坝堵水物理模型技术领域,包括缝洞物理模型、注入系统和控制系统;由底板和盖板叠放拼接而成,之间设有密封件;底板表面蚀刻有半镂空的模拟缝洞,模拟缝洞内填充有非均质介质;缝洞物理模型开设有模拟井和模拟裂缝,模拟裂缝连通模拟井和模拟缝洞,模拟井和模拟裂缝的注入口处均设有开关;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所述模拟缝洞内部不同阶段油水分布状态、堵剂展布情况和筑坝形态。本发明提供的物理模拟装置可视化效果好,密封性强,不易渗漏,可定量研究复杂地质发育模式下堵剂体系性能参数、堵剂体系比例等因素对藏内堵剂形态和含水上升规律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93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1260960.3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8F283/06 , C08F220/14 , C08F2/44 , C08K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温抗盐形状记忆材料颗粒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的原料: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氰和石墨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温抗盐形状记忆材料颗粒体系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搅拌混合均匀;S2)将偶氮二异丁腈溶液加入步骤S1)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S3)将石墨烯加入混合溶液中,超声至石墨烯分散均匀得到反应体系;S4)将体系在55~90℃条件下固化4~12h,得到石墨烯改性的PMMA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63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209642.2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冻胶复合堵水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管线准备、记录压降;S2)反注弱冻胶,其注入量为注入总量的0.5‑1.2%;S3)反注强冻胶,注入量为注入总量的55‑65%;S4)反注中质油,注入量为注入总量的20‑25%;S5)反注油田水,注入量为注入总量的0.1‑0.5%;S6)再次记录压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弱冻胶做一级堵剂封堵远端高含水通道,强冻胶做二级堵剂封堵近井地带控制高含水、增加产油量,并结合中质油形成选择性堵水的段塞组合,降低含水量,以TK111该井为例,含水量从堵水前的99%降低到63%,增加出油。
-
公开(公告)号:CN11464569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1517455.2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冻胶分散体复合调驱工艺,属于油层调驱技术领域。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依次向地层中注入前置段塞、主体段塞、第一保护段塞、第二保护段塞、顶替段塞;其中,所述前置段塞、主体段塞和第一保护段塞均采用冻胶分散体和表面活性剂,所述第二保护段塞采用功能冻胶分散体、稳定剂和除氧剂;所述顶替段塞采用功能冻胶分散体。本发明采用冻胶分散体和表面活性剂的复合驱油体系作为封堵剂,并在前置段塞注入冻胶分散体和表面活性剂的复合驱油体系,调整注水驱替剖面,抑制注水优势通道的水窜,提高欠发育储层的水驱波及体积,达到提升注水效率和增加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37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010996780.5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33/138 , C09K8/514 , C09K8/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溶体油藏选择性堵水段塞设计方法,先将前置段塞触变凝胶体系注入地层,封堵断溶体油藏深源出水通道;再将第一主体段塞油溶粘连颗粒体系注入地层,选择性封堵断溶体油藏中部水窜通道;然后将第二主体段塞耐稀释冻胶体系注入地层,选择性封堵井周出水通道;最后通过顶替段塞地层水注入地层进而将前述的相应段塞在地层压实。该方法采取从下往上、多段塞组合、选择性封堵设计,能够更加有效地封堵深源出水通道、水窜优势通道进行封堵,释放次级通道剩余油,能够有效解决堵水低效无效问题,为断溶体油藏高效开发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504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89833.2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B01J23/755 , B01J23/83 , B01J23/887 , B01J23/888 , B01J29/46 , B01J37/02 , B01J37/18 , C10G45/60 , C10G45/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重油残渣、高粘油加氢改质的催化剂,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该催化剂由多孔载体、二级载体和活性成分构成,还可加入修饰元素,具有较优的活性、使用周期、传质效果,能够提高加氢改质的效率,能够有效应用于重油残渣、高粘油的加氢改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156000.5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E21B33/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裂缝型水平井堵剂用量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先针对待测油藏井的地层类型进行识别,依据地层类型从预先建立的体积压裂水平井模型中选取匹配的地层特征数据构建对应的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确定对应的水平井试井曲线,进而获得水平井对应的试井解释信息;基于此结合考虑不同边界条件约束计算的滤失系数,计算目标堵剂用量信息。采用本发明的方案,保障了堵剂设计引入参数的精确性,更接近实际地层的真实参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理论设计用量与合理用量之间的差距大的问题,有助于油藏解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0427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811186577.0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防窜流分层充填防砂管柱及方法,防窜流分层充填防砂管柱包括悬挂封隔器、封隔防砂外管柱,还包括隔离桥式内充填管柱、冲管,所述冲管设置在隔离桥式内充填管柱内部,所述隔离桥式内充填管柱设置在封隔防砂外管柱内部,所述封隔防砂外管柱、隔离桥式内充填管柱、冲管三者的上端分别与悬挂封隔器下端三层管连接,所述隔离桥式内充填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隔离管、桥式内充填工具、充填转换工具,所述隔离管上间隔式设置密封筒。该发明解决了一趟管柱分层充填防砂技术在充填施工及反洗井过程中,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形成窜流导致分层充填不能正常、安全及可靠实施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