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1403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06433.8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检修孔防水密封盖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埋置于检修孔周边混凝土梁中的槽钢,所述检修孔上覆盖与所述槽钢台口相扣合的防水盖板,所述防水盖板边沿与所述槽钢台口之间合围形成容置室,并通过紧固件贯穿容置室后将所述防水盖板与所述槽钢紧固连接;在所述防水盖板上方覆盖有防水混凝土盖板,使整个盖板结构形成防水密封体系。与传统的密封盖板相比,此密封盖板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耐久性好、弥补了普通密封盖板需要经常性维护,无法承受洪水冲刷产生的水流力和脉动压力的缺点。与此同时该密封盖板为混凝土型钢结构,混凝土为型钢提供防护,型钢为混凝土提供支撑,两者结合结构抗力效果好,安全性高,可长期埋置于水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350541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577695.4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陡直立倾倒变形边坡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边坡开挖至坡脚直立段;采用水平分区段和垂直分层的方式进行开挖隧洞;预设隧洞之间的岩台;加固;对边坡直立段隧洞进行开挖。本发明在坡脚直立段的隧洞之间尽可能地预留大岩台以形成支挡结构;边坡不出现不良变形特征,并且要求在坡脚位置开挖多条大直径隧洞过程中,边坡保持整体稳定,通过分层、分区段开挖方式、保留坡脚直立段岩台、预留岩塞等方案确保倾倒变形边坡的变形特征和稳定性满足施工期要求和运行期永久稳定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21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63413.3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深厚覆盖层上的上下异型组合防渗心墙高堆石坝,包括:混凝土基座、沥青混凝土心墙、混凝土防渗墙、覆盖层、上游堆石I区、下游堆石I区、下游堆石II区、碾压增模区、过渡I区、过渡II区、上游护坡、下游护坡、坝顶结构;所述沥青混凝土心墙设置在混凝土基座上,所述混凝土基座内设置排水廊道,排水廊道具备向下游自流排水条件;所述混凝土基座的下部接混凝土防渗墙,所述沥青混凝土心墙顶部与坝顶结构连接;所述混凝土基座底部坝体内部的混凝土防渗墙两侧分别设置碾压增模区。本发明可以保证坝体下部防渗墙的稳定和变形协调,又可有效减小沥青混凝土心墙沉降变形,提高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6645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29919.1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厚覆盖层坝基与砾质土心墙的防渗连接结构,覆盖层坝基防渗采用两道混凝土防渗墙,上部碾压式堆石坝防渗采用砾质土心墙;砾质土心墙与混凝土防渗墙的连接为“单墙廊道式+单墙插入式”连接,混凝土廊道底部与下部混凝土防渗墙顶部连接部位设置一道铜片止水;上游混凝土防渗墙的插入砾质土心墙的部分、混凝土廊道的周边区域为接触性粘土填筑区;上游侧混凝土防渗墙上游和混凝土廊道下游侧均布设防渗土工膜加强防渗,下游侧土工膜底部设置水平反滤层。本发明既能满足防渗体系封闭的要求,同时也能适应覆盖层基础大变形的特性,以及运行期连接部位各接触面渗透稳定的要求,解决深厚覆盖层坝基修建高砾质土心墙堆石坝的防渗体系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4078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37036.3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倾倒变形岩体中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同时开挖与支护的结构及方法,工程边坡采用分级开挖,地下洞室采用上、下半洞室分别开挖。首先进行地下洞室顶部高程以上的边坡上段的开挖与预应力锚索及框格梁支护,再进行洞室上半洞的开挖与喷锚及混凝土衬砌支护,之后进行地下洞室高程范围内边坡中段的开挖,随后在地下洞室与边坡中段之间进行对穿预应力锚索及混凝土框格梁支护,再进行地下洞室高程以下边坡下段的开挖与预应力锚索及框格梁支护,最后再进行洞室下半洞的开挖与喷锚及混凝土衬砌支护。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及方法能够确保倾倒变形破碎岩体中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同时开挖顺利实施,并确保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的稳定与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090026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34423.X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汽油三相渗流相间对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使用伽辽金有限单元法对水汽油三相渗流微分方程进行离散求解;使用八结点单元体确定形函数;通过加权余量积分建立线性代数方程组,对单元离散结点处的代数方程组使用中点增量法迭代求解;依据饱和度为1的条件对可能出现的不收敛解进行修正;针对对流占优引起的数值振荡问题采用重新定义彼克列数法进行修正。本发明考虑对流影响,不但可预测压力水头、水汽油三相的饱和度的变化,模拟结果与实际工程情况更接近,且可大大缩短计算驱替时间,提高了地下水石油污染处理和油藏能源开采效率,对当前地下流体渗流技术分析探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89750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64767.4
申请日:2017-02-05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倾倒岩体的分类方法,设定7个分类指标来评价倾倒岩体:变形特征、岩层倾角、层间最大拉张量、层间单位拉张量、卸荷变形特征、风化程度、纵波波速,并根据上述分类指标的综合判断,将倾倒岩体分为三类:A类极强倾倒破裂区、B类强倾倒破裂区、C类弱倾倒过渡变形区。本发明的分类指标能够针对性地描述倾倒岩体的基本变形破裂特征。野外工作量小。在评价倾倒变形岩体稳定性方面,由于其针对性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09002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711234423.X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汽油三相渗流相间对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使用伽辽金有限单元法对水汽油三相渗流微分方程进行离散求解;使用八结点单元体确定形函数;通过加权余量积分建立线性代数方程组,对单元离散结点处的代数方程组使用中点增量法迭代求解;依据饱和度为1的条件对可能出现的不收敛解进行修正;针对对流占优引起的数值振荡问题采用重新定义彼克列数法进行修正。本发明考虑对流影响,不但可预测压力水头、水汽油三相的饱和度的变化,模拟结果与实际工程情况更接近,且可大大缩短计算驱替时间,提高了地下水石油污染处理和油藏能源开采效率,对当前地下流体渗流技术分析探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06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20431.3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石坝坝面与土石料回填库底的水库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堆石坝的上游坡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防渗,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采用简式断面;所述库底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复合土工膜上采用沙袋敷压;所述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和库底土工膜之间连接采用防渗水后浇带;所述堆石坝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与后浇带之间设置铜片止水;所述库底防渗复合土工膜与后浇带搭接采用敷涂型聚脲粘结。本发明能满足防渗体系封闭的要求,同时也能适应坝体和库底填筑料大变形的特性,以及运行期连接部位各接触面渗透稳定的要求,解决堆石坝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与土石料回填库底复合土工膜组合建库方案中防渗体系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3824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78579.0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1B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机振动位移场综合测试采集系统及位移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离心机振动位移场综合测试采集系统及位移测量方法,以获得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机振动位移场综合测试采集系统,具有离心场模型箱,该离心场模型箱内置有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场模型箱内装有用于监测试验模型表面位移的摄像机,该离心场模型箱内设有若干用于测量试验模型内部位移的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本发明适用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