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距离控制算法构建与柱状节理变异系数一致节理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868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681668.3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距离控制算法构建与柱状节理变异系数一致节理模型的方法,首先根据现场画出的柱状节理的柱体断面素描图计算出实测变异系数,然后采用距离控制算法生成与柱状节理具有一致变异系数的Voronoi图,根据现场实测柱体倾向沿柱体轴向拉伸得到三维柱体模型,最后在柱体上添加随机横向节理,即可得到三维柱状节理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随机生成的种子点集过密或不均匀的现象,极大地减少了对种子点集进行二次判断的次数,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和所得Voronoi图的质量。本发明引入了距离控制算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较先进等优点,可以建立与实地情况较为一致的柱状节理模型,从而更好地为相关岩石力学研究服务和为工程安全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含多层层间错动带和柱状节理复杂岩体结构的制样模具和制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59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94028.0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多层层间错动带和柱状节理复杂岩体结构的制样模具和制样方法。制样模具中包括约束板、连接机构、制样底座和倾角控制机构(5);制样机构的约束板表面设置有刻度线,基岩体和层间错动带以及柱状节理岩体模拟位置可通过刻度设定来标定;柱状节理结构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本发明提供的制样模具结构简单,能够精准快速地制作出含多层层间错动带和柱状节理复杂岩体结构的模拟试样,有利于对含层间错动带和柱状节理复杂岩体的渗透、强度及变形行为进行试验研究,进而获得精准可靠的试验结果。

    一种基于网格映射的三维周期性网格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7288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04851.1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格映射的三维周期性网格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搜索周期性边界上所有面单元,两个相对的面构成一组面单元组合;(2)通过对某个面单元组合进行网格映射,生成该组的周期性网格;(3)对每个面单元组合进行周期性网格的生产,完成周期性边界上周期性网格的划分;(4)在周期性面单元网格的基础上,划分实体单元网格。优点:将面网格映射到相对的面,从而保证周期性边界面单元网格的周期性,克服了现有网格划分方法无法保证周期性的缺点;效率高,实现了针对三维实体周期性边界的周期性网格划分,从而使得周期性边界条件更容易施加,便于实现,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岩土力学相关研究和工程安全性评价。

    一种模拟错动带岩体的制样模具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635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316408.2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错动带岩体的制样模具及制备方法,包括倾角控制系统和试样制作腔体,所述倾角控制系统包括弧形倾角测量架、基板、支撑杆、约束板;所述弧形倾角测量架安装在基板一侧的边沿,所述支撑杆安装在基板两侧的边沿中间位置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约束板铰接,所述试样制作腔体连接在约束板上;所述试样制作腔体包括固定侧板、板体固定装置、侧板和可拆卸控制板,所述可拆卸控制板通过板体固定装置分别安装在固定侧板的底部和右侧,所述侧板安装在固定侧板的前端面;该方法克服了原位试验的弊端,且可操作性强,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小,因此更加可靠。

    一种模拟错动带岩体的制样模具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635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0316408.2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错动带岩体的制样模具及制备方法,包括倾角控制系统和试样制作腔体,所述倾角控制系统包括弧形倾角测量架、基板、支撑杆、约束板;所述弧形倾角测量架安装在基板一侧的边沿,所述支撑杆安装在基板两侧的边沿中间位置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约束板铰接,所述试样制作腔体连接在约束板上;所述试样制作腔体包括固定侧板、板体固定装置、侧板和可拆卸控制板,所述可拆卸控制板通过板体固定装置分别安装在固定侧板的底部和右侧,所述侧板安装在固定侧板的前端面;该方法克服了原位试验的弊端,且可操作性强,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小,因此更加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