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0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22610.5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源性河流的生态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包括水厂取水系统、补水管道系统、补水综合利用系统和雨水蓄用系统。水厂取水系统包括并列的溢流井出水系统以及闸门井出水系统;补水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有四种水利用方式,包括河道上游补水口、人工湿地和小湖塘库以及预留后期补水接口,人工湿地和小湖塘库最终出水通过管道连接至河道,补水管网和小湖塘库分别有预留后期补水接口。补水管道系统出水管网采用主系统形成环形管路、支系统采用枝状管网流入各出口的布置方式。雨水蓄用系统包括雨水蓄水模块,雨水流经沉泥弃流井至雨水蓄水模块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实现流域补水,而且还能够针对不同情形提高流域活水充沛、水质清澈达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3791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510601.7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南方高密度建成区面源污染重点区域的整治与管理方法,所述整治方法首次对流域水环境整治中雨水路径进行梳理,主要针对占据建成区≤2%的垃圾站、洗车店、餐饮一条街以及农贸市场的四类面源污染重点区域,提出系统性整治方法,实施两级控制;主要包括垃圾站、洗车店、餐饮一条街、农贸市场等四类,改变原面源污染直接入雨水系统、雨季污染溢流入河的现象,通过工程和管理措施同步实施,从源头截断面源污染,减少溢流污染频次,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8976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835678.1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1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用水源地水源保护工程施工期水质保障结构及其监测管控和施工方法,在饮用水源地的水源保护工程施工区域下游侧依次设置三道过滤拦污带,所述过滤拦污带的两端与饮用水源地岸边的乔木或现有稳定构筑物连接,在施工区域的上游、施工区域、施工区域的下游以及饮用水源地的取水口位置分别设置水质监测点。本发明克服现有方案无法解决水下施工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开发有效措施应对突发水质污染状况,降低了饮用水源地水下施工带来的水质污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25013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622610.5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源性河流的生态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包括水厂取水系统、补水管道系统、补水综合利用系统和雨水蓄用系统。水厂取水系统包括并列的溢流井出水系统以及闸门井出水系统;补水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有四种水利用方式,包括河道上游补水口、人工湿地和小湖塘库以及预留后期补水接口,人工湿地和小湖塘库最终出水通过管道连接至河道,补水管网和小湖塘库分别有预留后期补水接口。补水管道系统出水管网采用主系统形成环形管路、支系统采用枝状管网流入各出口的布置方式。雨水蓄用系统包括雨水蓄水模块,雨水流经沉泥弃流井至雨水蓄水模块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实现流域补水,而且还能够针对不同情形提高流域活水充沛、水质清澈达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0635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05135.5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海高密度建成区雨源性河流水环境系统治理方法,以“流域统筹、系统治理”为核心理念,打破治水零敲碎打的治理模式,构建全要素治理、全周期管理、全流域统筹的治水体系,系统提出“织网成片、正本清源、理水梳岸、寻水溯源”四步逐级推进的系统方法,开创流域水环境治理新模式,分阶段逐步达成年度流域水环境治理目标,最终实现流域水环境的长制久清。
-
公开(公告)号:CN11337919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10601.7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南方高密度建成区面源污染重点区域的整治与管理方法,所述整治方法首次对流域水环境整治中雨水路径进行梳理,主要针对占据建成区≤2%的垃圾站、洗车店、餐饮一条街以及农贸市场的四类面源污染重点区域,提出系统性整治方法,实施两级控制;主要包括垃圾站、洗车店、餐饮一条街、农贸市场等四类,改变原面源污染直接入雨水系统、雨季污染溢流入河的现象,通过工程和管理措施同步实施,从源头截断面源污染,减少溢流污染频次,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62439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38346.4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置细格栅集成混凝强化平流沉淀池,设置与进水管相连的导流槽,导流槽的出口侧连接细格栅区,细格栅区的下游连接混凝强化区,细格栅区和混凝强化区集成设置,混凝强化区的下游与导流渠相连,导流渠出口侧连接平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排泥斗,排泥斗靠近导流渠出口侧设置,排泥斗的下部设置排泥管;本发明缩小了构筑物占地面积,可在不利工况下通过添加混凝剂增强沉淀区效率,并且通过优化进水方式增加了药剂混合效果,进一步提高水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10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933903.0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管接驳导排结构及顶管接驳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以解决现有顶管接驳导方式中污水导排量巨大,施工成本高,工期长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管接驳导排结构,设置于现状井内,该现状井上接有上游的现状管和下游的现状管,其特征在于:具有新建导排管,该新建导排管一端插装于上游的现状管内,另一端插装于下游的现状管内,连通上、下游现状管,并在新建导排管与上、下游现状管之间间隙采用新建封堵结构封堵;所述新建导排管分成若干段导排管段,且每段导排管段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现状井的内径,相邻两段导排管段之间经铰接件相连,导排管段的铰接端设有用于与另一段导排管段连接的法兰。本发明适用于市政给排水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7418375U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21691954.3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用水源地水源保护工程施工期水质保障结构,在饮用水源地的水源保护工程施工区域下游侧依次设置三道过滤拦污带,所述过滤拦污带的两端与饮用水源地岸边的固定物连接,在施工区域的上游、施工区域、施工区域的下游以及饮用水源地的取水口位置分别设置水质监测点。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方案无法解决水下施工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开发有效措施应对突发水质污染状况,降低了饮用水源地水下施工带来的水质污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4738561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304375.2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生态排水沟防堵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生态排水沟防堵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利生态排水沟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斜导滤网框,斜导滤网框的迎水面中部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装有阻回框,阻回框的下游侧可拆卸的安装有收集滤筒,该收集滤筒的进口端与阻回框衔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生态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