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振型软波导组件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5301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022296.0

    申请日:2017-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振型软波导组件的制作方法,所述软波导组件由波纹管和法兰连接组成,包括步骤:法兰加工、波纹管加工、感应焊接和法兰根部加固,用本发明的方法制作抗振型软波导组件的周期为30天,国外进口的普通软波导组件采购周期需90天,价格高,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抗振型软波导组件价格、周期仅为进口普通软波导组件的1/10、1/3;且抗振性能高于进口件,突破国外软波导组件的技术壁垒,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一种抗振型软波导组件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53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22296.0

    申请日:2017-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1/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振型软波导组件的制作方法,所述软波导组件由波纹管和法兰连接组成,包括步骤:法兰加工、波纹管加工、感应焊接和法兰根部加固,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抗振型软波导组件的制作周期为30天,国外进口的普通软波导组件采购周期需90天,价格高,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抗振型软波导组件价格、周期仅为进口普通软波导组件的1/10、1/3;且抗振性能高于进口件,突破国外软波导组件的技术壁垒,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H62铜合金器件Ag-Cu-Zn液相扩散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5103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033573.3

    申请日:2009-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H62铜合金器件Ag-Cu-Zn液相扩散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工件焊前除杂处理;步骤2.中间层制备:在铜合金表面采用电镀方式预置厚度为4-10μm的Ag镀层;步骤3.焊接工艺:将待连接工件组按照要求的接头方式放置到钎焊炉中,采用高纯惰性气体保护,并在试样上方施加配重块,在不超过Ag-Cu共晶的温度下加热保温,关闭加热,试样随炉冷却至200℃以下取出试样,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即完成连接。本发明的实现,有效的解决了铜合金精密构件的连接,器件焊接变形≤0.02mm,焊缝圆角R≤0.1mm,焊缝综合性能优异。

    一种新型馈源喇叭的高频感应钎焊方法及高频感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704234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269452.3

    申请日:2017-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馈源喇叭的高频感应钎焊方法及高频感应器,首先设计喇叭结构,喇叭与法兰之间的接头的装配间隙小于0.1mm;喇叭和法兰加工完毕后,进行预装配;清洗合格的喇叭和法兰,去除表面杂质;喇叭与法兰固定在工作台上,预涂钎剂,设置高频感应器与接头距离:限定为1‑4mm,再次校准喇叭及法兰的焊接间隙;设置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调整输出功率及焊接工艺参数;采用高频感应钎焊方式,对接头进行加热,待钎剂熔化后添加钎料;采用对称方式顺序焊接各接头,待工件冷却后进行焊后清洗,去除残余钎剂。高频感应器的连接架一端与感应线圈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电极相连;感应线圈为M型或在感应线圈下方嵌有导磁体。

    H62铜合金器件Ag-Cu-Zn液相扩散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5103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33573.3

    申请日:2009-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H62铜合金器件Ag-Cu-Zn液相扩散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工件焊前除杂处理;步骤2.中间层制备:在铜合金表面采用电镀方式预置厚度为4-10μm的Ag镀层;步骤3.焊接工艺:将待连接工件组按照要求的接头方式放置到钎焊炉中,采用高纯惰性气体保护,并在试样上方施加配重块,在不超过Ag-Cu共晶的温度下加热保温,关闭加热,试样随炉冷却至200℃以下取出试样,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即完成连接。本发明的实现,有效的解决了铜合金精密构件的连接,器件焊接变形≤0.02mm,焊缝圆角R≤0.1mm,焊缝综合性能优异。

    基于天线内定标测试的系统内电磁泄露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31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76574.5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天线内定标测试的系统内电磁泄露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被测天线阵面或模块力学实验前后定标测试数据比对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系统内较明显的射频泄露;S2,分析数据找到定标幅度或相位波动最大的通道,观察可疑通道的回波线性脉压时域波形;S3,进行可疑射频模块检测定位。本申请的检测方法,不需要借助专门的电磁兼容测试人员及设备,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成本,对研制周期几乎不存在影响。直接通过对单通道定标测试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快速高效地评估被测天线阵面是否存在射频干扰,如果系统内存在射频干扰,可以高效地定位射频泄露源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