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106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06096.1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IPC: H04B10/516 , H04B10/50 , H04B10/548 , H04B10/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率全排列的捷变型光子学通感一体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包括光子学捷变频通感一体化信号产生模块、双捷变雷达探测模块和大信息量通信接收模块;所述光子学捷变频通感一体化信号产生模块包括双波长激光器、双带捷变一体化波形产生模块、双平行光调制器、光滤波器、光耦合器、光电探测器、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所述双捷变雷达探测模块包括接收天线一、低噪放大器、光相位调制器、光功分器、双通道光子雷达去斜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大信息量通信接收模块包括接收天线二和非相干通信接收模块。本发明具有很强的信息隐藏性,能够应用在复杂电磁环境下。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7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03712.3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IPC: H04B10/70 , H04B17/391 ,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光子系统仿真的跨域模型匹配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基于载流子输运模型,建立微波信号和光学信号的跨域匹配模型;采用直流交流变量分离法,求解跨域匹配模型,得到载流子密度;完成载流子密度到光子密度的求解,进而得到光场表达式,从而完成微波到光波的联合求解和仿真。本发明实现了微波和光波模型的跨域匹配,进而支撑系统级联合建模和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0937913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0971011.2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IPC: H04B10/2575 , G06N3/08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光子传输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神经网络的高线性微波光子链路实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通过强度调制链路处理射频信号源,输入到N个微环滤波器,所示N为大于1的整数;针对N个微环滤波器的权重系数进行神经网络训练;所述N个微环滤波器输出的N路电信号进行调制、线性叠加,构造高线性微波光子链路。本发明方法利用光子神经网络来构建反向链路传输函数,通过后补偿的思路实现高线性度的微波光子链路,显著地简化了系统结构,通过BP训练算法使系统具备工作于非合作的环境下,并且具备宽带(如THz)、实时和低功耗的处理能力,与现有微波光子链路高度兼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神经网络的高线性微波光子链路实现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86200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78802.7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信号仿真的高效信息压缩表征、解压缩方法及设备,信息压缩表征方法包括:获取信号的特征;根据所获取的特征,利用评价函数进行信道化滤波,滤波后的子信道个数为n,所述评价函数为指导信道化滤波的准则;依次对n个子信道进行下变频,其中,第i个子信道的下变频数据为Down_Datai,i≤n;将第i个子信道的变频量fiC和信道标号i写入信息传递协议;生成压缩信息。本发明通过信道化、变频和信息融合等技术,显著降低了仿真所需的采样频率,极大地减小了仿真数据量,实现了多载波调制信号的信息压缩,提升了系统跨域仿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97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910086124.9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光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调制器多波长激光产生的幅度均衡参数仿真方法。包括以强度调制器和相位调制器的调制过程的数学模型,建立双调制器输出的多波长激光的功率参数的数学模型;将多波长激光的功率参数的数学模型在仿真软件中转化为程序模型;将光调制器的内部参数以常规取值带入程序模型,并将光调制器的外部参数根据实际使用的取值代入程序模型;根据仿真程序模型运行输出结果绘制三维图;根据三维图在三维坐标中的坐标取值,分析多波长激光幅度参数。通过仿真分析快速得到强度调制器上的RF信号的功率值PRF和外部输入到强度调制器上的偏置点控制信号的直流电压值VDC的优化设计参数,能够有效地实现基于双调制器产生的多波长激光的幅度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937913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0971011.2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IPC: H04B10/2575 , G06N3/08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光子传输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神经网络的高线性微波光子链路实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通过强度调制链路处理射频信号源,输入到N个微环滤波器,所示N为大于1的整数;针对N个微环滤波器的权重系数进行神经网络训练;所述N个微环滤波器输出的N路电信号进行调制、线性叠加,构造高线性微波光子链路。本发明方法利用光子神经网络来构建反向链路传输函数,通过后补偿的思路实现高线性度的微波光子链路,显著地简化了系统结构,通过BP训练算法使系统具备工作于非合作的环境下,并且具备宽带(如THz)、实时和低功耗的处理能力,与现有微波光子链路高度兼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神经网络的高线性微波光子链路实现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95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510725573.5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IPC: H01Q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阵列天线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手段的一位幅/相加权实现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步骤一、射频信号输入到电光强度调制器的射频输入口,直流源连接到电光强度调制器的直流输入口,激光器连接到电光强度调制器的光输入口;步骤二、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直流源的输出电压,从而使电光强度调制器工作于不同的偏置点处,从而实现对射频信号的一位幅/相加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调节光学器件进行射频信号幅度/相位加权,从而降低阵列方向图旁瓣电平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使用电学移相器,在采用微波光子传输的系统中不需要另加器件,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旁瓣抑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手段的一位幅/相加权实现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5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7611.7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IPC: G01S17/90 , G01S7/484 , G01S7/4861 , G01S7/4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光子超宽带成像装置及方法,属于微波光子信号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通过光学倍频技术产生超宽带成像信号,并采用距离引导高精度可调光延时线的自适应去斜接收处理方式,辅以逆合成孔径成像算法实现对微小目标超宽带远距离高精度成像。利用光学倍频技术,将MHz量级的窄带中频驱动成像信号带宽提高到GHz量级;利用高精度的电控可调光延时线,实现自适应光学延时匹配;利用光子混频技术,实现超宽带光学去斜接收;利用脉冲积累的逆合孔径成像处理算法,实现远距离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微小目标信号成像处理。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雷达、通信、电子战等领域中各种复杂信号的产生与接收处理,具有宽带、远距离、高精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5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97611.7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IPC: G01S17/90 , G01S7/484 , G01S7/4861 , G01S7/4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光子超宽带成像装置及方法,属于微波光子信号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通过光学倍频技术产生超宽带成像信号,并采用距离引导高精度可调光延时线的自适应去斜接收处理方式,辅以逆合成孔径成像算法实现对微小目标超宽带远距离高精度成像。利用光学倍频技术,将MHz量级的窄带中频驱动成像信号带宽提高到GHz量级;利用高精度的电控可调光延时线,实现自适应光学延时匹配;利用光子混频技术,实现超宽带光学去斜接收;利用脉冲积累的逆合孔径成像处理算法,实现远距离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微小目标信号成像处理。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雷达、通信、电子战等领域中各种复杂信号的产生与接收处理,具有宽带、远距离、高精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5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96466.9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先进多功能射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属于先进多功能射频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系统在硬件规模及成本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问题;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阵列孔径前端、光交换矩阵和数字处理/信号产生资源;阵列孔径前端包括依次连接的阵列有源天线、电光/光电转换阵列、波分复用器和第一光环行器组;数字处理/信号产生资源包括信号处理资源和信号发射源,信号处理资源和信号发射源均连接至第二光环行器组上;本发明充分发挥了微波光子技术中的优势,利用光信号宽带、并行处理和传输损耗低的特点,在保证系统效果优异的前提下,实现了分布式布局设计,减小了系统硬件规模,降低了系统构建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