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7699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810149306.1
申请日:2018-02-1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储能电站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储能电站主智能体接收储能电站总功率需求,确定各储能单元区智能体的充放电功率参考值;并将所述充放电功率参考值下发至各储能单元区智能体;储能电站主智能体根据储能单元区智能体上传的充放电功率目标值和所述充放电功率参考值计算额外充放电功率;并将所述额外充放电功率下发至相应的储能单元区智能体。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系统的可控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具有跟踪发电计划控制功率输出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572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610474.3
申请日:2020-06-2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规模储能MMC变换器装置及储能控制方法,属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多个桥臂,每个桥臂包括多个储能子模块和一个电感;所述多个储能子模块串联,并连接电感;每两个桥臂通过桥臂的电缆相连,作为一组一相子变换器;所述一相子变换器,包括三组,三组一相子变换器并联;所述储能子模块,包括:储能子模块正极、储能子模块负极、第一至第六IGBT、第一至第三电容、电感L1、光伏发电单元、锂电池组和二极管。本发明能有效减小电池组所需的端电压,电池组串联电池数量减少,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因为储能子模块中具备锂电池组,无需考虑电容电压平衡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57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10474.3
申请日:2020-06-2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规模储能MMC变换器装置及储能控制方法,属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多个桥臂,每个桥臂包括多个储能子模块和一个电感;所述多个储能子模块串联,并连接电感;每两个桥臂通过桥臂的电缆相连,作为一组一相子变换器;所述一相子变换器,包括三组,三组一相子变换器并联;所述储能子模块,包括:储能子模块正极、储能子模块负极、第一至第六IGBT、第一至第三电容、电感L1、光伏发电单元、锂电池组和二极管。本发明能有效减小电池组所需的端电压,电池组串联电池数量减少,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因为储能子模块中具备锂电池组,无需考虑电容电压平衡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99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149306.1
申请日:2018-02-1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粒子群的储能电站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储能电站主智能体接收储能电站总功率需求,确定各储能单元区智能体的充放电功率参考值;并将所述充放电功率参考值下发至各储能单元区智能体;储能电站主智能体根据储能单元区智能体上传的充放电功率目标值和所述充放电功率参考值计算额外充放电功率;并将所述额外充放电功率下发至相应的储能单元区智能体。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系统的可控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具有跟踪发电计划控制功率输出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15300.7
申请日:2024-07-2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储能并网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阻尼控制功能测试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所述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阻尼控制功能测试方法包括:基于向待阻尼控制功能测试的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输入的正弦波动有功功率信号,在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进行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按照预设的阻尼系数取值范围将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阻尼系数依次设定为不同的取值,并获得阻尼系数各个取值对应的并网点输出功率;基于并网点输出功率变化趋势,获得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阻尼控制功能测试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对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阻尼控制功能进行测试,可获得精确、有效的测试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6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98996.4
申请日:2023-06-3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367 , G06F17/18 , G06F17/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性能等级评价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性能试验,获得多个试验项目的对应技术指标作为试验结果;根据得到的试验结果计算每个试验项目的各技术指标的试验分值;根据每个试验项目中各技术指标的试验分值在对应项目中所占的重要性确定技术指标权重;根据应用场景设定试验项目之间的相互支配关系,根据尖锥网络分析法确定每个试验项目的指标权重;将得到的试验分值、技术指标权重及得到的指标权重带入电池储能系统性能计算模型,获得电池储能系统性能分值;根据得到的电池储能系统性能分值在不同等级中的数值范围,将电池储能系统性能分值根据其所属的数值范围,分别归入不同的等级中,获得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94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10013081.1
申请日:2019-01-0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海格尔木鲁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联合储能电站功率的优化分配方法,包括:采集热电联合储能电站的相关参数;将相关参数作为所述电站的指标向量;将预先设置的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的划分界限、储电功率系数、储热功率系数等作为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的判断条件;定义所述电站的工作状态类别;计算指标向量在各工作状态类别下是否超出安全运行范围,计算各工作状态下超出安全运行范围的概率,保留概率最小的组合作为训练样本;使用训练样本,生成并优化随机森林神经网络,将未来一段时间储能系统的状态量作为输入值,通过随机森林神经网络输出热电联合储能电站的工作模式,解决了未来超短期内发电趋势的分配储能电池和储热系统功率的控制策略的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2443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51834.8
申请日:2020-03-0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二次调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力系统允许频率偏差范围,确定所述电力系统的系统频率状态区间;确定储能系统的状态区间;根据所述系统频率状态区间和所述状态区间,建立强化学习矩阵,确定强化学习学习率;对所述状态区间进行初始化;根据所述强化学习矩阵的更新策略,计算下一时刻所有动作的奖励值,采取奖励值最大的策略对应的选择动作;利用所述选择动作获取所述强化学习矩阵的某一元素的值,更新所述强化学习矩阵;当所述强化学习矩阵满足收敛条件时,将所述强化学习矩阵进行保存;利用所述经过保存的强化学习矩阵,对分布式储能系统二次调频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0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543151.6
申请日:2018-12-1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支撑型无机隔膜复合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陶瓷粉末,配置粘合剂及分散剂溶液,将三种物质以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后形成浆料,按照预设的涂覆条件,将浆料涂覆在电池极片的两面上,涂覆完成后收卷、裁片,由此得到电极支撑型的无机隔膜复合电极片。本发明通过通过将交联三维网络粘结剂用于陶瓷隔膜的制备过程中,在4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对交联的粘合剂进行烘烤试验,以确定隔膜的机械性能不受影响,然后再选用该交联的粘合剂制备无机隔膜;制备工艺简单,同时电极支撑型无机隔膜具有和电极一样的柔软性,利于生产,能够消除脆而易碎带来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10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58292.8
申请日:2018-11-3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机组的梯次利用储能电池能量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储能机组的梯次利用储能电池当前时刻的功率命令值;根据所述各储能机组的梯次利用储能电池当前时刻的功率命令值,利用预先建立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各储能机组的梯次利用储能电池下一时刻的功率命令值;根据各储能机组的梯次利用储能电池下一时刻的功率命令值调整所述各储能机组的梯次利用储能电池的当前放电速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对功率命令值进行预测,从而避免了功率变化过大时梯次利用电池出力的激增,可以提前做好响应,使梯次利用电池的使用更加稳定,该方法优化了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提高了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