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957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82126.2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风光气互补联合储能制氢系统及协调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机、燃气轮机、蓄电池、制氢装置和储氢装置;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网、蓄电池和制氢装置;光伏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网、蓄电池和制氢装置;蓄电池的输出端和燃气轮机的输出端均连接制氢装置;制氢装置的氢气出口连接储氢装置的输入端。本发明通过在蓄电池的基础上配置燃气轮机,能够更好的支撑制氢装置在最佳功率范围内工作,提高电解槽工作稳定性、性能和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所制取的氢气可以灵活应用于钢铁、冶金、化工等行业的气负荷,以及在电网需求时,通过氢燃料电池为电网供电,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83518.2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优化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以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电网购电量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构建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优化调度模型;确定优化调度模型中的各个部件之间能量流动的决策变量,以及优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下,求解优化调度模型,得到决策变量的最优解。本发明涉及电、氢、热多种能源形式的调度,实现了对电能和氢能的综合利用,满足了用户的多种负荷需求,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本发明选择以电网购电量作为优化目标,该指标本身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能源枢纽运行过程的经济性与碳排放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659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03443.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6/35 , G06F40/284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科技情报的智能分类分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服务器,方法包括:进行数据收集并对收集到的数据通过预处理构建文本主题信息词向量矩阵;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从文本主题信息词向量矩阵提取词汇特征和上下文特征;获取上下文特征的池化特征,并采用全连接对池化特征进行非线性处理获得整合特征;对整合特征通过softmax分类学习得到分类标签。本发明使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文本特征提取方面兼具细颗粒度的词向量特征和粗颗粒度的上下文特征,相比于传统卷积网络分类模型,能够捕获更为丰富的语义特征,解决了文本信息中蕴含的上下文复杂语义关系特征抽取问题。相比图像分类卷积模型,本发明模型结构具有轻量化特点,降低网络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93141.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并网变流器谐波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在d轴电流控制器的前向通道中增加相应的重塑传递函数Gig(s);基于氢能逆变器直流侧小信号模型和交流侧功率的小信号模型构建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功率传输关系;将控制氢能并网逆变器得到的电压外环与电流内环的小信号传递函数模型输入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功率传输关系中,得到氢能并网逆变器在dq坐标系下的小信号控制模型;基于重塑传递函数Gig(s)和小信号控制模型确定氢能逆变器的等效输出导纳模型,通过电网阻抗与氢能逆变器输出导纳得到表征氢能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最小回率矩阵,基于最小回率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并网变流器系统的稳定性,实现谐波振荡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62746.X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风光氢蓄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总成本最低、系统负荷缺电率最小构建目标函数,以系统自身功率及容量限制作为约束条件,以系统内各设备的投运个数为决策变量,对风光氢储系统模型进行种群初始化;通过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遗传算法对初始种群进行非支配排序,通过选择、交叉、变异操作获得第一代子代种群;从第二代开始,将父代种群与子代种群合并,对合并后的种群进行非支配排序,对每个非支配层中的个体进行拥挤度计算,根据非支配关系及个体的拥挤度选取个体组成新的父代种群;对新的父代种群进行选择、交叉、变异操作;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输出容量优化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解决复杂场景下优化配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42208.X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C25B9/65 , C25B9/60 , C25B1/04 , G06F17/10 , H02J15/00 , F03B13/06 , F03B11/00 , F03B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氢储氢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水下储氢的抽水蓄能电站与电解制氢耦合储能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装置能够有效利用抽水蓄能电站枯水时剩余库容,电制氢储能通过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将富余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化为氢气,并将氢气储存在上水库死库容中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储氢气囊中;氢气可用于氢燃料电池发电,也可直接销售。实现了一定库容的氢能储存和水能储存,将原来无法利用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本发明配置方法,以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大化、系统年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采用多目标樽海鞘群算法及改进的Critic‑Topsis算法,进行容量优化配置,提升整个系统的放电效率,即提升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调峰能力,能够更好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21801459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0402044.6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氢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水下储氢气囊装置及系统,包括:储氢气囊,设置于水下;束缚装置,用于将所述储氢气囊束缚于水下;气体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储氢气囊;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储氢气囊充气或者放气。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水下储氢气囊装置,储氢气囊可以放置在水中,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储氢气囊的充气和放气,实现氢气的存储和释放。本实用新型储氢气囊能够实现氢能的储存和利用,有效提升清洁能源的调节能力,通过水下储氢提升系统公共安全水平,依靠库底已有水压可降低储氢材料强度需求,储氢成本下降从而有效提升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858290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20403587.X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氢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半开放式钟型水下储氢装置及系统,包括:刚性壳体;所述刚性壳体设置于水下;所述刚性壳体呈钟型,包括下部的圆筒形主体,以及设置于圆筒形主体顶部的半球形盖体;所述刚性壳体上设有氢气出入接口和水出入接口;所述氢气出入接口设置于半球形盖体顶部;所述水出入接口设置于圆筒形主体侧壁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刚性壳体采用刚性材料,具有易获得、易建造、气密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同时能够提供较高的储氢压力;装置结构采用半开放式设计,刚性壳体在底部与外部联通,充/放氢气可改变刚性壳体内水量,从而对外部水位起到调节作用;钟型设计可以降低水流阻力,减小对装置壳体的冲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