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42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29410.9
申请日:2022-11-1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0/613 , H01M10/637 , H01M10/655 , H01M10/6554 , H01M10/6563 , H01M10/658
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定向隔热散热结构及散热方法,定向隔热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依次串联,形成多列电池组,多列电池组的同一行电池单体之间沿第二方向相互并联,且相邻两列电池组在第二方向均设有间隙,通过间隙设置用于提供定向散热气流的散热通道,多列电池组相邻两行电池单体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阻隔热量在串联方向上扩散的隔热材料层。散热方法包括实时检测电池单体的温度,当电池单体的温度超过安全运行的温度阈值,打开散热通道,提供定向散热气流,对电池单体进行降温。本发明能够实现电池模块级的定向隔热散热,在有效的缓解电池单体间热扩散的同时,快速的将过热电池单体的多余热量定向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30732.5
申请日:2022-11-1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14
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量化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不同健康状态锂离子电池样品热失控实验中危害性相关评价指标对应参数,建立样品矩阵,将样品矩阵中不同质的评价指标进行同质化,得到参数标准矩阵;通过熵权法计算各危害性相关评价指标所占客观指标权重;根据需求设置各危害性相关评价指标所占主观指标权重,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结合主观指标权重对客观指标权重进行修订,获得综合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标权重与参数标准矩阵计算得到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度指数,定量评价对应类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本发明能获得全面考虑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指标的评价结果,同时考虑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老化造成的指数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74144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84023.6
申请日:2024-02-1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R31/367 , G06F17/16 , G06F17/18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池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多层级安全性能等级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电池单体试验、储能电池模块试验与储能电池簇试验的试验现象与参数指标,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得主客观融合赋权的评价指标权;根据主客观融合赋权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储能电池的安全性能等级评价得分值,实现储能电池多层级安全性能等级评价。本发明中根据试验现象与参数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结合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得到储能电池安全关键的评价指标权重,能够准确的评价储能电池多层级安全性能,克服了现有中无法达到对储能系统各层级安全性能的评价表征,测试结果不准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9611.8
申请日:2023-11-3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模块热失控反应测试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获取电池模块热失控连锁反应试验中热失控电池单体数量和电池模块内电池单体温度;根据热失控电池单体数量和电池模块内电池单体温度,建立失控传热计算模型;根据失控传热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标准化矩阵;根据标准化矩阵,计算电池模块热失控扩散风险得分;根据电池模块热失控扩散风险得分,进行评价。由于考虑了不同来源的热能,实现电池模块热失控扩散风险的定量标定与客观评价。从热传导吸热、热传导散热、热辐射吸热、热辐射散热、对流换热、火焰炙烤六方面定量计算各热失控电池单体失控热能,在机理上实现对电池模块热失控扩散风险的客观评价,并且评价方法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0140.X
申请日:2024-08-01
申请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1R31/36 ,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21/00 , G01R31/00 , G01R31/389 , G01D21/02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测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每支单体电池不同采集点位的温度数据、冷却系统的实际能耗和冷却系统的运行参数,从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却性能,对于储能电池单体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对于储能电池模块/储能电池簇内部各单体温度不一致性影响三个方面对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价,并建立适用于液冷与风冷热管理系统的测试平台,可以实现不同环境条件、多种运行工况下针对不同热管理系统设计的评测,为储能电池热管理整体设计提供试验数据。本发明解决了对各方向上温度场分布的不一致性、周边实际气候环境及能效考虑不充分,采集数据类型以及核心采集点位不明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1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84023.6
申请日:2024-02-1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R31/367 , G06F17/16 , G06F17/18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池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多层级安全性能等级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电池单体试验、储能电池模块试验与储能电池簇试验的试验现象与参数指标,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得主客观融合赋权的评价指标权;根据主客观融合赋权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储能电池的安全性能等级评价得分值,实现储能电池多层级安全性能等级评价。本发明中根据试验现象与参数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结合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得到储能电池安全关键的评价指标权重,能够准确的评价储能电池多层级安全性能,克服了现有中无法达到对储能系统各层级安全性能的评价表征,测试结果不准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30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49724.5
申请日:2022-11-18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50/244 , H01M50/581
摘要: 一种电池簇内的电池模块协同防护结构及防护方法,结构包括若干层在电池箱体内倾斜设置的托盘,每一层托盘上放置有一排由多个电池模块组成的电池簇,每一个电池模块的尾部均通过连接杆与电池箱体相连,电池模块头部的电池箱体上开设有符合电池模块大小的模块排出口;每一个电池模块内设置有监测装置,连接杆上均设置有控制开关;监测装置与控制开关连接处理器,处理器接收监测装置采集到的数据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并能发送指令使对应控制开关断开,控制开关断开后的电池模块沿托盘的斜面滑出电池箱体。本发明可以防止电池模块在热失控过程中热量与烟气在电池模块间的蔓延与扩散,实现在电池模块发生热失控的初始阶段或发展阶段初期及时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3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93503.8
申请日:2024-08-0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R31/367 , G01R31/39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与SG‑LSTM的储能电池联合状态估计方法及装置,选取储能电池进行100%SOH~80%SOH循环性能试验,将试验得到的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内充电电压‑能量曲线构建成数据集;对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内充电电压‑能量曲线进行SG滤波平滑、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矩阵X;对标准矩阵X进行分段处理,得到输入集I与输出集O;基于LSTM时序预测模型训练电压与能量的映射关系,得到基础模型M;采用模型迁移学习对基础模型M进行迭代适应,得到状态估计模型M’,采集储能电池实际运行过程中3.1~3.3V电压‑能量片段,经SG滤波平滑、标准化处理后输入状态估计模型M’中,输出3.1~3.65V电压‑能量片段的完整充电曲线,结合输入建立完整充电曲线与能量增量曲线,提取得到储能电池的SOC/SOH/SOA状态,实现储能电池联合状态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9407.7
申请日:2022-11-1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0/613 , H01M10/658 , B82Y30/00 , A62C3/16
摘要: 一种用于锂离子储能电池的复合型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型隔热材料包括采用三明治结构层叠设置的织物层、阻燃层以及纳米涂层;所述织物层提供结构支撑,织物层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两层阻燃层分别设置在织物层的上下两侧表面,阻燃层采用三元乙丙橡胶聚合物制成;阻燃层与织物层之间通过热压进行物理复合;两层纳米涂层分别设置在两层阻燃层的外侧表面,纳米涂层采用MXene材料制成。通过在电池间夹装本发明的复合型隔热材料,能够抑制电池热失控蔓延,隔离电池热失控扩散。本发明的复合型隔热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烧蚀性能,预热不易发生形变,在长期高温环境下不易变脆,可有效抑制有害热、烟、气在电池间的扩散,结构稳定性较佳。
-
公开(公告)号:CN1170768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42380.2
申请日:2023-10-1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储能电池性能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电池全性能数据;基于获取的储能电池全性能数据,确定储能电池各性能中的关键技术指标;分析储能电池全性能数据,确定各技术指标在不同的等级中的数值范围;基于各技术指标在不同的等级中的数值范围和关键技术指标,通过模糊关系矩阵和权重确定储能电池的最终性能等级;根据储能系统建设需求,从确定最终性能等级的储能电池中选择对应等级的储能电池。本发明为储能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电池选型提供技术支持,为电池厂家的技术提升提供指引方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