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3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64190.3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面向构网型逆变器平滑并离网切换的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对构网型逆变器中的调频模块分别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参考功率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在实际系统中的离散化模型以及系统未来预测输出模型;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离散化模型以及预测输出模型选取目标函数建立相角预同步模型;构网型逆变器基于相角预同步模型进行相角预同步后,构网型逆变器通过对预测输出模型中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而实现对构网型逆变器进行并离网切换,本申请优化了构网型换流器在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动态响应,提高电网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859200.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 G05B17/02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构网型储能机电暂态仿真模型参数校核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机电暂态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构建完成的构网型储能机电暂态仿真模型的结构;根据所述构网型储能机电暂态仿真模型的结构,按照预设拟合原则,分环节的对所述构网型储能机电暂态仿真模型的电气参数/变量及控制参数/变量进行参数拟合;针对拟合的参数,进行外部试验校核和误差量化,根据所述外部试验校核和误差量化的结果,对拟合的参数进行调整,得到适用于构网型储能机电暂态仿真模型的校核参数。本发明可以满足不同仿真精度机电暂态模型参数拟合需求,本发明采用误差能量比指标来量化误差,能够定量分析拟合准确度,为模型仿真准确度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91166.1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东升 , 宋新立 , 郑超 , 戴汉扬 , 邓嘉卿 , 苏志达 , 徐希望 , 穆世霞 , 吕思卓 , 杨大业 , 姜静雅 , 宋瑞华 , 刘亚东 , 肖雄 , 万凯遥 , 吴国旸 , 郝韶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外送系统中构网型储能功角稳定性改进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新能源外送系统的固有参数,确定双PI控制环节的参数;基于所述固有参数实时地计算所述新能源外送系统的转子相对角转子相对角;当所述转子相对角不在预设转子相对角范围区间内时,计算角度偏差量;基于所述角速度偏差量,经过双PI控制环节,计算角速度偏差量;基于所述角速度偏差量更新转子角速度,动态调节所述新能源外送系统中构网型储能的角速度,提升构网型储能的功角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72544.7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穆世霞 , 梁倍华 , 戴汉扬 , 卢文清 , 吴国旸 , 谢欢 , 李霞 , 曹天植 , 宋新立 , 王虹富 , 李东升 , 苏志达 , 李长宇 , 郝韶航 , 刘瑛琳 , 徐希望 , 肖雄 , 万凯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的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仿真接口交互方法和系统,包括:将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仿真接口模型分为定子侧和网侧换流器侧并网接口;通过电压相角计算模块,获得接口模型所用的相角;通过电压计算模块,获得受控电压源的电压幅值;根据定子侧并网接口电路计算定子支路电流,根据串联阻抗计算并联导纳;获取网侧换流器注入电网电流和并联导纳,根据双馈风电机组接入电网的拓扑关系确定总电流;将定子侧并网接口和网侧换流器侧并网接口每次注入电流后与前一次注入电流进行比较,若误差在阈值范围内,则确定仿真接口收敛,提高双馈风电机组在接入弱网系统下并网接口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9699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910361932.1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暂态异步并行计算方法,包括:对大电网进行网络分割,确定与每个子网相连的其他所有子网;并根据传输线理论计算任意两个相连子网间的最小延时;判断任意两个相连子网之间的计算时间差是否在最小延时范围内,并将所述判断条件作为任意子网异步并行计算的时间约束条件;当任意子网计算完毕,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判断所述任意子网是否满足异步并行计算的时间约束条件,若所述任意子网不满足异步并行计算条件,则需要挂起等待,当收到解锁通知后进行所述约束条件的再次判断;当所述任意子网满足异步并行计算的时间约束条件,则所述任意子网进入下一时刻的计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磁暂态仿真程序计算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961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710947.0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迹灵敏度的直流模型参数校核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得直流模型参数以及实测数据;根据所述直流模型参数,计算轨迹灵敏度,选取直流系统观测量,确定直流系统观测量对应的轨迹灵敏度,并根据直流系统观测量对应的轨迹灵敏度筛选待校核参数;选取不同的校核方法,对所述待校核参数进行校核,采用校核后的参数进行直流模型的仿真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进行误差分析,确定满足误差要求的最终参数。该校核流程简单、准确性高,易于实现,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机电暂态仿真中直流模型因参数不准确导致误差较大的问题,可为相关直流工程的参数校核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654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429868.9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水火电分频控制AGC系统的滤波因子的方法及系统,设置电网处于非分频调节模式,根据稳态调频结果确定火电机组调频滤波因子备选值,根据扰动调频结果确定水电机组调频滤波因子备选值;设置电网处于分频调节模式,根据当前的火电机组调频滤波因子备选值和水电机组调频滤波因子备选值设置AGC系统的滤波因子,进行仿真测试,获取分频调节模式下AGC系统对电网的二次调频结果,并根据二次调频结果确定水火电分频控制AGC系统的滤波因子最优值。本发明通过仿真手段准确高效地确定AGC系统的滤波因子,降低参数配置对以往电网以往运行经验依赖性,能够快速给出最优解,充分发挥调频机组的最佳调频性能,降低了试运行期间的试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6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04360.9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32 , G06F18/15 , G06F18/2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频率自适应谱聚类空间分群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扰动后不同观测节点频率量测数据,构建电力系统的量测空间;根据自适应选取的频率量测数据的时间尺度从量测空间中提取对应的频率量测数据;根据频率量测数据构建电力系统的频率量测数据相似信息的无向图;对无向图进行聚类分析,确定电力系统的频率空间分群。
-
公开(公告)号:CN118677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64240.5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24 , H02J3/32 , H02J3/00 , G06F18/24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资源参与AGC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对新型资源进行分类,对分类的新型资源进行聚合为不受控场站和受控场站;根据省级电网的控制模式,计算出所述省级电网区域的控制偏差,根据所述控制偏差,确定所述省级电网区域的调节需求;针对所述不受控场站,进行出力预测,根据所述调节需求以及所述出力预测的预测结果,计算AGC主站下发调节量,基于所述调节量下发调节指令,对所述受控场站进行调节。本发明提升了电网AGC的控制水平,提高电网频率指标,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61995.5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燕山大学
Inventor: 宋新立 , 戴汉扬 , 叶小晖 , 李霞 , 马世英 , 谭福成 , 肖雄 , 穆世霞 , 李子昂 , 吴国旸 , 苏志达 , 李东升 , 郝韶航 , 王亦慷 , 李延龙 , 李长耘
IPC: H02J3/00 , G06F30/20 , H02J3/38 , H02J3/32 , H02J3/46 , G01R31/367 , G01R31/374 , G01R31/378 , G06F119/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新能源并网中储能的温度风险分析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建立储能电池的电气模型、热模型以及风险分析模型;分析所述电气模型、所述热模型以及所述风险分析模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所述电气模型、所述热模型以及所述风险分析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建立储能电池的热‑电‑风险耦合模型;分别在并网场景和恒功率充放电场景下运行所述热‑电‑风险耦合模型,获取所述并网场景和所述恒功率充放电场景下的储能电池的温度、性能衰减参数;基于所述并网场景和所述恒功率充放电场景下的储能电池的温度、性能衰减参数,分析对所述储能电池的衰减性能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