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83881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1811573955.0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F03D17/0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发电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风电场内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利用预先建立的风速判定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的风速状态;根据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的风速状态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的发电功率;本发明通过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得到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的发电功率,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的发电功率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35787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393470.3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水过程自动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基于获取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识别各时刻对应的降水中心;基于所述各时刻对应的降水中心所在降水网格进行时间连续性判断,并将时间连续的降水网格作为关联降水网格进行标记;基于标记的关联降水网格和所述降水网格中的历史数据确定所述数值天气预报数据的降水过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出发进行时间连续性判断,并结合历史数据确定数值天气预报数据的降水过程,快速准确的识别数值天气预报数据的降水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56123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01467.1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铮 , 王勃 , 王伟胜 , 冯双磊 , 刘纯 , 赵艳青 , 姜文玲 , 裴岩 , 胡菊 , 靳双龙 , 宋宗朋 , 王姝 , 车建峰 , 张菲 , 汪步惟 , 王钊 , 沈洋 , 余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场内受限电量和场外受限电量的量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当前时段所有并网风电机组的机舱风速、实际发电功率和工作状态;基于获取的数据计算各并网风电机组当前时段的理论发电量、实际发电量和可用发电量;基于风电场当前时段的理论发电量、实际发电量和可用发电量,计算当前时段风电场的场内受限电量和场外受限电量,本发明基于风电场所有并网风电机组的数据进行场内受限电量和场外受限电量的量化评估,提高了受限电量计算的科学、准确性,从而支撑风电的调控运行,提高风电消纳,并为风电相关并网运行技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78388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73955.0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发电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风电场内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利用预先建立的风速判定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的风速状态;根据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的风速状态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的发电功率;本发明通过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得到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的发电功率,风电机组的当前风速的发电功率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16344.3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汪海蛟 , 何国庆 , 王伟胜 , 吴福保 , 冯双磊 , 席嫣娜 , 王舒 , 赵文祎 , 曲平 , 李光辉 , 孙艳霞 , 孙文文 , 张斌 , 李洋 , 马俊华 , 余芳芳 , 高彩云 , 张兴 , 刘可可 , 高丽萍 , 雷雨 , 段钰琪 , 甄妮 , 赵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场站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当监测到振荡分量大于振荡分量阈值时,基于获取的参数信息确定风电机组并网电气距离模糊子集和风电机组运行功率相对值模糊子集;采用模糊逻辑策略基于所述风电机组并网电气距离模糊子集和所述运行功率相对值模糊子集确定下调功率指令分配系数;基于所述下调功率指令分配系数下调风电机组运行功率。本发明采用模糊逻辑策略基于风电机组并网电气距离模糊子集和运行功率相对值模糊子集确定下调功率指令分配系数,并下调风电机组运行功率,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弃风弃光量,提升了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16274.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何国庆 , 汪海蛟 , 曲平 , 王伟胜 , 吴福保 , 张宏宇 , 冯双磊 , 席嫣娜 , 王舒 , 李光辉 , 孙艳霞 , 孙文文 , 张斌 , 李洋 , 马俊华 , 高彩云 , 张兴 , 刘可可 , 余芳芳 , 高丽萍 , 雷雨 , 段钰琪 , 甄妮 , 赵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与AGC协调的新能源场站宽频带振荡监控平息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傅里叶变换分析新能源场站的参数信息得到各频段的振荡分量;当振荡分量不小于振荡分量阈值时,通过新能源场站自动发电控制和振荡抑制启动指令下调输出有功功率;基于振荡抑制启动指令的状态,通过新能源场站自动发电控制上调输出有功功率进行振荡平息。本发明当振荡发生时,通过新能源场站自动发电控制和振荡抑制启动指令下调输出有功功率,自动降低有功功率,快速平息振荡,当振荡消除后,通过新能源场站自动发电控制上调输出有功功率进行振荡平息,自动恢复有功功率,保证送出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58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352076.2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偏差的量化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新能源电站的数据和电网实际消纳限制;基于所述新能源电站的数据和电网实际消纳限制,从预设的多个偏差量化指标中选择对应偏差量化指标,并基于所述偏差量化指标对应的预测电量计算式,计算各偏差量化指标的指标值;基于所述各偏差量化指标的值,对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偏差进行评估,采用本发明中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偏差的量化评估方法,可以准确反映预测功率的电力偏差程度,切实有效指导新能源的调控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18380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0591048.7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风电场观测数据的风速预报订正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区域内风电场的风速观测值确定区域对应栅格网络中节点的风速观测值;根据所述区域对应栅格网络中节点的风速观测值修正区域对应栅格网络中节点的风速预报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订正过程更加合理、客观和科学,最大化预报数据可利用性,为新能源功率预测和调度提供科学依据,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力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322194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0394934.8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3213 , G06F1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影响新能源出力的多尺度天气过程分类方法和系统,包括:通过二维傅里叶变换,对样本气象场进行分解,得到大尺度气象场和中尺度气象场;分别对所述大尺度气象场和中尺度气象场进行聚类,将聚类结果作为多尺度天气过程分类结果;所述影响新能源出力的多尺度天气过程包括大尺度气象场和中尺度气象场;本发明可有效避免传统方法只能分类大尺度天气过程的问题,能够同时对大尺度和中尺度天气过程进行分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及并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743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34687.6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寒潮天气过程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首先利用预先设定的多种寒潮校验方式对网格化数值天气预报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受寒潮影响的网格化位置并进行标识;其次,基于标识后的网格化位置以及网格化气温数据的单位网格面积,确定低温寒潮天气的影响范围;所述多种寒潮校验方式包括:降温过程识别、温度负距平校验和日均气温最低值校验,本发明通过采用网格化对降温过程标识、温度负距平校验以及日均气温最低值校验的方式得到低温寒潮天气过程的影响范围,从而实现了识别低温寒潮天气过程在不同时间断面下的影响范围,解决低温寒潮天气下风电出力预测极端偏差大的问题,从而支撑电力保供,具有工程适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