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1151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0395175.7
申请日:2021-04-1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陈国平 , 李明节 , 朱艺颖 , 吴娅妮 , 刘琳 , 许涛 , 张晓丽 , 刘浩芳 , 贺静波 , 李跃婷 , 刘翀 , 杨立敏 , 王薇薇 , 王晶芳 , 庞广恒 , 林少伯 , 刘世成 , 李潇潇 , 许锐文 , 杨尚瑾 , 赵志华 , 雷霄 , 谢国平 , 李新年 , 胡涛 , 贺郁文 , 付小倍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稳态建立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建立的包括发电机组以及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电网模型进行潮流计算;当潮流计算收敛时,将潮流计算的计算结果的稳定值赋予所述发电机组,完成所述仿真电网模型的初始化;对经过初始化的所述仿真电网模型启动仿真;当启动仿真后的仿真电网模型稳定运行时,将仿真电网模型作为确定仿真电网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51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95175.7
申请日:2021-04-1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陈国平 , 李明节 , 朱艺颖 , 吴娅妮 , 刘琳 , 许涛 , 张晓丽 , 刘浩芳 , 贺静波 , 李跃婷 , 刘翀 , 杨立敏 , 王薇薇 , 王晶芳 , 庞广恒 , 林少伯 , 刘世成 , 李潇潇 , 许锐文 , 杨尚瑾 , 赵志华 , 雷霄 , 谢国平 , 李新年 , 胡涛 , 贺郁文 , 付小倍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稳态建立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建立的包括发电机组以及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电网模型进行潮流计算;当潮流计算收敛时,将潮流计算的计算结果的稳定值赋予所述发电机组,完成所述仿真电网模型的初始化;对经过初始化的所述仿真电网模型启动仿真;当启动仿真后的仿真电网模型稳定运行时,将仿真电网模型作为确定仿真电网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8608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06063.2
申请日:2023-07-2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数据高速实时同步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监控主机中建立共享内存数据库;共享内存数据库接口二次封装,形成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在监控主机和综合应用主机的软件平台消息总线中,增加支持对共享内存服务端功能调用的关联接口,形成生数据写入接口;对软件平台历史数据库的操作接口进行改造,封装为历史数据库回调存储接口。本发明利用软件平台消息总线接口,二次封装形成4个共享内存数据库外部访问接口,上层应用功能通过4个外部接口实现对共享内存数据库的实时数据访问;数据采集进程通过历史数据存储回调接口,回调历史数据存储功能,实现实时数据自动写入历史库。
-
公开(公告)号:CN116718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01795.0
申请日:2023-05-25
申请人: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3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含权策略表的继电保护装置内部故障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含权策略表结构,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原始状态监测信息,得出异常监测状态并配置相应的状态值变量ID、定位因子权重和定级因子权重,将继电保护装置多个异常监测状态组成的故障表现定义为组合状态并配置相应的状态值变量ID、定位因子权重、定级因子权重以及组合脚本,含权策略表结构和配置的数据结合,形成继电保护装置内部故障分级定位的含权策略规则,并将含权策略规则文件下装到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基于含权策略规则文件进行故障定位定级。本发明能够实现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精确定位与定级,灵活、快速地判断故障所在位置及其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6470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18335.9
申请日:2023-05-2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集群测控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待集群测控的各电气间隔的配置信息;根据待集群测控的各电气间隔的配置信息,建立与待集群测控的各电气间隔一一对应的用于运行测控功能的容器,且各容器之间相互独立;接收外部报文并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和待集群测控的各电气间隔的配置信息,将外部报文分别传输至各容器,以及将各容器生成的对外报文对外传输。通过容器虚拟化技术,实现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统一调度,能够实现多个测控功能的并行安全运行,各容器之间相互独立保证隔离性和安全性,在提升装置集成度水平的同时有效保障装置整体运行的可靠性水平,为智能变电站运行监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0009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828518.9
申请日:2022-07-1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的线路导纳保护判据构建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线路两侧的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基于线路两侧的电流相量,确定线路的差动电流;基于线路两侧的电压相量,确定线路的电压相量和;根据所述差动电流与电压相量和的关系,计算线路对地导纳;根据线路在发生故障前后,所述线路对地导纳的幅值和相位的变化特性,构建线路导纳保护动作判据。解决新能源接入后短路电流受限导致故障识别灵敏度不足的技术难题,提高保护应对可控并联电抗或串补电容等新型设备接入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9056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23635.2
申请日:2020-10-20
申请人: 湖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电力系统亚区间功率不匹配度的方法及系统,综合考虑风电功率短期波动的爬坡参数以及经济调度相关约束,建立了电力系统亚区间安全风险评估的线性规划模型,计算电力系统亚区间各个时刻的功率不匹配度;根据模型求得的亚区间各个时刻的功率不匹配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降低亚区间最大功率不匹配度的预防调度模型,通过有限次迭代最终使得亚区间最大功率不匹配度降低到安全阈值之内,以保证系统备用容量能够完全补偿电力系统亚区间功率不匹配度。本发明在未牺牲过多经济性的基础上有效地将电力系统亚区间功率不匹配度降低到安全阈值之内,保证了电力系统整个调度区间内部的安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2764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520903.5
申请日:2019-06-1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电机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变流器资料;基于所述变流器资料和预先构建的风电机组电磁暂态模型设置仿真试验得到风电机组电磁暂态特性;所述预先构建的风电机组电磁暂态模型为:由动态链接库模型构建的纯数字风电机组电磁暂态模型。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建立风电场及控制系统模型仿真,准确验证风电机组的电磁暂态特性,解决了仿真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848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02178.0
申请日:2023-03-24
申请人: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40/30 , G06Q50/06 , G06F40/253
摘要: 支撑变电站全景信息监控的自描述语义数据管理方法,包括结合变电站全景信息语义,对一般性的网络本体语言OWL语法进行数据类型属性和对象属性扩充;采用扩充后的OWL语法对变电站全景信息进行语义本体建模,以提供变电站全景信息自描述语义化数据管理服务,支撑变电站全景信息数据监控。为变电站全景信息监控的高阶语义应用提供数据处理、本体建模、知识抽取和时间序列数据关联的完整解决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913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03482.6
申请日:2022-11-10
申请人: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的集约化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的设备集约化指标体系‑建立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的网络集约化指标体系‑建立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的监控能力集约化指标体系‑建立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的占地集约化指标体系‑结合上述集约化指标体系、网络集约化指标体系、监控能力集约化指标体系和占地集约化指标体系‑验证。本发明采用上述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的集约化指标体系建立方法,为建设自主可控的变电站保护与监控系统提供依据,从而不断提升系统性能,到达改善系统架构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