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4520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30579.0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包括: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和若干淋雨排;其中,各淋雨排沿支撑机构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淋雨排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方向可调的若干喷头,用以沿各个方向对待喷淋设备进行喷淋;支撑机构与淋雨排相连接,用以支撑各淋雨排;升降机构置于支撑机构底部,用以调节支撑机构上的各淋雨排的高度。本发明提供的淋雨装置,通过在支撑机构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若干淋雨排,能够将水均匀的喷淋至待喷淋设备的上下表面,并且,淋雨排上设置有方向可调的喷头,能够保证待喷淋设备各个表面均被淋雨覆盖,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且安全系数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淋雨试验设备难以准确控制淋雨量的问题。

    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0347795U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20560055.6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直套管、支柱绝缘子淋雨设备,包括: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和若干淋雨排;其中,各淋雨排沿支撑机构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淋雨排上可拆卸的设置有方向可调的若干喷头,用以沿各个方向对待喷淋设备进行喷淋;支撑机构与淋雨排相连接,用以支撑各淋雨排;升降机构置于支撑机构底部,用以调节支撑机构上的各淋雨排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淋雨装置,通过在支撑机构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若干淋雨排,能够将水均匀的喷淋至待喷淋设备的上下表面,并且,淋雨排上设置有方向可调的喷头,能够保证待喷淋设备各个表面均被淋雨覆盖,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且安全系数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淋雨试验设备难以准确控制淋雨量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淋雨试验的雨量自动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6953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510958872.3

    申请日:2015-12-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高压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设备淋雨试验的雨量自动测量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雨水采集模块和雨量自动测量传输显示模块组成;所述雨量自动测量传输显示模块由雨量称量系统、数据采集装置、无线传输模块及工控机依次连接组成;所述雨水采集模块包括若干个雨水采集器和一个测量柱。采集漏斗内的雨水从进水管流进蓄水容器后,防水电子称显示雨量数据,数据采集器收集这些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电子称的重量信息传至工控机内;测量控制显示软件综合分析各采集漏斗的雨量数据,显示出当前淋雨的雨量;本发明能实时自动测量雨量,方便了试验中雨量的调试;同时测量准确度比传统方式高。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淋雨试验的雨量自动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6953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58872.3

    申请日:2015-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高压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设备淋雨试验的雨量自动测量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雨水采集模块和雨量自动测量传输显示模块组成;所述雨量自动测量传输显示模块由雨量称量系统、数据采集装置、无线传输模块及工控机依次连接组成;所述雨水采集模块包括若干个雨水采集器和一个测量柱。采集漏斗内的雨水从进水管流进蓄水容器后,防水电子称显示雨量数据,数据采集器收集这些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电子称的重量信息传至工控机内;测量控制显示软件综合分析各采集漏斗的雨量数据,显示出当前淋雨的雨量;本发明能实时自动测量雨量,方便了试验中雨量的调试;同时测量准确度比传统方式高。

    两种有机外绝缘材料组合的输变电设备新型空心复合绝缘子

    公开(公告)号:CN1170124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40784.5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两种有机外绝缘材料组合的输变电设备新型空心复合绝缘子,空心复合绝缘子包括芯棒和伞套,芯棒由环氧玻纤材料制成,伞套包覆在芯棒的外周壁,伞套包括中心伞套段和两个分别位于中心伞套段的两端的端部伞套段,中心伞套段由中心伞套段制成,各端部伞套段均由脂环族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马来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醚醚酮中的任意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的组合制成。本发明中,高电场强度区域采用具有优异界面性能及界面耐老化性能材料的端部伞套段,低电场强度区域采用传统材料的中心伞套段,从而确保了绝缘子在高场强区域不存在任何界面,避免了现有空心复合绝缘子高场强区界面老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