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6507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610693333.6
申请日:2016-08-19
IPC: G01R1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励磁涌流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其方法包括设定时间间隔基准;计算变压器高压侧和中压侧出口断路器电流的直流分量与基波分量幅值比;对变压器出口断路器电流数据进行逻辑判断,辨识出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正确率;该识别装置包括电流测量单元、数字仿真单元、数据判别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判据制定单元和电流识别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需测量数据少、简单易实现,并且三相独立判别、按相制动,且不受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高效可靠,在变压器出口断路器未加装合闸电阻的应用场景下可靠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76507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693333.6
申请日:2016-08-19
IPC: G01R1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励磁涌流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其方法包括设定时间间隔基准;计算变压器高压侧和中压侧出口断路器电流的直流分量与基波分量幅值比;对变压器出口断路器电流数据进行逻辑判断,辨识出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正确率;该识别装置包括电流测量单元、数字仿真单元、数据判别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判据制定单元和电流识别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需测量数据少、简单易实现,并且三相独立判别、按相制动,且不受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高效可靠,在变压器出口断路器未加装合闸电阻的应用场景下可靠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76507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610692670.3
申请日:2016-08-19
IPC: G01R1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励磁涌流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其方法包括设定时间间隔基准;计算变压器高压侧和中压侧出口断路器电流的谐波畸变率;对变压器出口断路器电流数据进行逻辑判断,辨识出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正确率;该识别装置包括数字仿真单元、电流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判据制定单元和识别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需测量数据少、简单易实现,并且三相独立判别、按相制动,且不受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正确动作,在变压器出口断路器未加装合闸电阻的应用场景下可靠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76507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692670.3
申请日:2016-08-19
IPC: G01R1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励磁涌流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其方法包括设定时间间隔基准;计算变压器高压侧和中压侧出口断路器电流的谐波畸变率;对变压器出口断路器电流数据进行逻辑判断,辨识出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正确率;该识别装置包括数字仿真单元、电流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判据制定单元和识别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需测量数据少、简单易实现,并且三相独立判别、按相制动,且不受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正确动作,在变压器出口断路器未加装合闸电阻的应用场景下可靠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36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60440.5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姜红利 , 宋瑞华 , 杜宁 , 周佩朋 , 杨大业 , 杨越 , 沈琳 , 班连庚 , 项祖涛 , 杨万开 , 王晓彤 , 郑彬 , 韩彬 , 张媛媛 , 韩亚楠 , 徐文佳 , 滕文涛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和装置,先基于电网额定工频频率偏差确定附加次同步谐振阻尼控制信号,然后基于附加次同步谐振阻尼控制信号计算实际电流指令,最后根据实际电流指令确定实际电压指令,并根据实际电压指令实现汽轮机组次同步谐振的抑制,计算量小,且次同步谐振抑制效果明显;本发明无需新增接口、一次装置和二次装置,投资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且通过就近采集交流线路的电压,并通过交流线路的电压得到附加次同步谐振阻尼控制信号,避免了汽轮机组与统一潮流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距离和延时。
-
公开(公告)号:CN10809223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68331.3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3/32 , H02H1/0007 , H02H1/0061 , H02H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补装置中线路侧接地开关操作条件的判断方法和装置,首先采集串联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线路侧隔离开关各自的位置信号,然后确定输电线路的三相电流有效值,最后判断第一线路侧接地开关和第二线路侧接地开关是否满足操作条件,不仅缩短了执行过程的时间,同时提高了串补装置中线路侧接地开关操作条件的判断效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实现线路侧接地开关操作条件的自动判断,同时避免了人为操作,简化了串补装置的运维操作流程,并且缩短了串补装置的检修和投运状态转换的时间,有效提升第一线路侧接地开关和第二线路侧接地开关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9223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711268331.3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补装置中线路侧接地开关操作条件的判断方法和装置,首先采集串联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线路侧隔离开关各自的位置信号,然后确定输电线路的三相电流有效值,最后判断第一线路侧接地开关和第二线路侧接地开关是否满足操作条件,不仅缩短了执行过程的时间,同时提高了串补装置中线路侧接地开关操作条件的判断效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实现线路侧接地开关操作条件的自动判断,同时避免了人为操作,简化了串补装置的运维操作流程,并且缩短了串补装置的检修和投运状态转换的时间,有效提升第一线路侧接地开关和第二线路侧接地开关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29496.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送出系统的过电压抑制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首先根据新能源送出系统的设备参数,建立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基于模型确定新能源送出系统的过电压超标位置。然后针对最严重的过电压超标位置确定过电压抑制装置的参数。其次在进行抑制装置配置时,根据不同位置的安装效果开展仿真,在过电压水平最高的超标位置安装,通过模型仿真计算系统的过电压水平后,如仍有超标的位置,继续在剩余的超标位置中过电压最高的位置安装,直至所有位置均不超标。最后确定系统的过电压抑制方案,并根据过电压抑制方案对系统进行过电压抑制。本发明能够快速响应新能源送出系统的瞬态和暂时过电压,保障设备安全,避免新能源脱网。
-
公开(公告)号:CN116153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005400.2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张书琦 , 汪可 , 赵义焜 , 吕晓露 , 李金忠 , 程涣超 , 谢茜 , 罗亮 , 张农 , 李刚 , 王一林 , 张荐 , 李熙宁 , 李戈琦 , 唐勇 , 孙建涛 , 赵晓林 , 杨帆 , 滕文涛 , 遇心如 , 吴超 , 刘雪丽 , 汤浩 , 王健一 , 赵志刚 , 赵晓宇 , 徐征宇 , 谭瑞娟
IPC: H01F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用油箱顶盖及油浸式电力设备,该油浸式电力设备用油箱顶盖包括:实体密封板、限位支撑板和连接件;其中,所述限位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实体密封板的上方;所述连接件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实体密封板和所述限位支撑板,连接件用于连接油箱侧壁,以将所述实体密封板活动连接在油箱侧壁上;所述实体密封板和所述限位支撑板之间设有弹性泄压元件。本发明采用夹心结构,油箱发生内部冲击载荷时,设置在底层的实体密封板先承受压力冲击,向上移动,并将冲击载荷传递至位于中间的弹性泄压元件,弹性泄压元件在压力冲击载荷下迅速压缩,使得实体密封板脱离油箱侧壁,形成油气泄放通道,压力泄放完毕后可再次密封油箱。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13046.3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新能源次同步振荡对火电机组影响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新能源次同步振荡对火电机组影响的计算条件;根据所述计算条件,计算不同的系统工况下新能源次同步引起火电机组轴系扭振情况;根据所述不同的系统工况下新能源次同步引起火电机组轴系扭振情况,确定新能源次同步振荡对火电机组影响。本发明简单易行,本发明的实施能为含新能源及传统火电机组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