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551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447180.3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 , 深圳市行健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机组出力特性的仿真验证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仿真验证装置包括功率转换模块、配方管理模块、功率控制模块、负荷电阻模块和输出模块;功率转换模块将输入功率转换成恒定功率后传输至功率控制模块,功率控制模块实时采集配方管理模块输出的新能源机组的参数配方,并将恒定功率与新能源机组的参数配方运算后得到负荷电阻需要消耗的功率,功率控制模块控制负荷电阻模块实际消耗的功率,使其与负荷电阻需要消耗的功率相等,功率控制模块将恒定功率与负荷电阻模块实际消耗的功率运算后得到新能源机组的出力特性并传输至输出模块进行显示和输出。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对新能源机组出力特性进行验证的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547123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72740.0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 , 深圳市行健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热源热气排放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多热源环境中,在每个热源处均设置一压力表、一温度检测仪和一可变阻力系数风盘管,在多热源环境四周设置一散热管路,并使得每个散热管路分管的管口处相应对准每个热源处的可变阻力系数风盘管,并在每个散热管路分管的管口处对应设置另一压力表,在散热管路的排气口处设置若干风机;2)判断各热源是否需要散热及判断散热管路是否有效散热。在每个热源处对应设置一可变阻力系数风盘管,可以针对不同热源的散热有针对性的散热。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散热设备安装不合理、现场工艺调整、设备调整或散热要求发生变化等工况下,根据现场装置和设备对散热的需求,实现有针对性的温度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3675516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447180.3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 , 深圳市行健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机组出力特性的仿真验证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仿真验证装置包括功率转换模块、配方管理模块、功率控制模块、负荷电阻模块和输出模块;功率转换模块将输入功率转换成恒定功率后传输至功率控制模块,功率控制模块实时采集配方管理模块输出的新能源机组的参数配方,并将恒定功率与新能源机组的参数配方运算后得到负荷电阻需要消耗的功率,功率控制模块控制负荷电阻模块实际消耗的功率,使其与负荷电阻需要消耗的功率相等,功率控制模块将恒定功率与负荷电阻模块实际消耗的功率运算后得到新能源机组的出力特性并传输至输出模块进行显示和输出。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对新能源机组出力特性进行验证的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54712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472740.0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 , 深圳市行健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热源热气排放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多热源环境中,在每个热源处均设置一压力表、一温度检测仪和一可变阻力系数风盘管,在多热源环境四周设置一散热管路,并使得每个散热管路分管的管口处相应对准每个热源处的可变阻力系数风盘管,并在每个散热管路分管的管口处对应设置另一压力表,在散热管路的排气口处设置若干风机;2)判断各热源是否需要散热及判断散热管路是否有效散热。在每个热源处对应设置一可变阻力系数风盘管,可以针对不同热源的散热有针对性的散热。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散热设备安装不合理、现场工艺调整、设备调整或散热要求发生变化等工况下,根据现场装置和设备对散热的需求,实现有针对性的温度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203550156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625586.1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 , 深圳市行健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阻力系数风盘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外部框架,若干转动穿设于外部框架中的钢筒,若干对应安装于钢筒上的扇叶,一固定于外部框架上且与某一钢筒连接的调节旋钮,以及一带动所有钢筒同步转动的连杆机构。通过手动调节扇叶所在框架上设置的调节旋钮调节单一扇叶片带动整个连杆机构的旋转实现整个连杆机构的旋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因此适用于多种工况,如散热设备安装不合理、现场工艺调整、设备调整或散热要求发生变化等工矿,根据现场装置和设备对散热的需求,调节扇叶的开度,实现有针对性的温度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5182104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441004.8
申请日:2015-07-24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浪能‑潮流能综合测试平台及工况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波浪能‑潮流能工况模拟系统和波浪能‑潮流能试验控制系统;波浪能‑潮流能工况模拟系统中拖动电机侧变流器与永磁同步拖动电机、紧急制动、惯性轮、永磁同步发电机依次连接后,通过切换开关与发电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构成的发电系统连接;永磁直线发电机通过切换开关与发电系统连接;供电变压器的高压侧与电网连接,低压侧和网侧变流器与拖动电机侧变流器连接;波浪能‑潮流能试验控制系统中上位机系统发送相关控制信号到波浪能‑潮流能工况模拟系统对潮流能工况和波浪能工况进行模拟;并对模拟信号采集与输入处理系统和功率分析仪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波浪能‑潮流能工况模拟及性能测试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7490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210128859.1
申请日:2012-04-27
Inventor: 王春升 , 谭越 , 董庆辉 , 陈国龙 , 王建文 , 伞立忠 , 戴挺 , 石云 , 赵雷 , 张理 , 郑晓鹏 , 平朝春 , 张明 , 姜福洪 , 冷阿伟 , 刘洪峰 , 刘祥建 , 李在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7/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自安装平台。所述自安装平台包括上部生产平台、底部平台基础和至少3个桩腿;所述桩腿的上部与所述上部生产平台相连接,下部与所述底部平台基础相连接;所述底部平台基础的主体内设有储油舱。本发明提供的可移动自安装平台具有以下优点:一、可移动,可重复再利用,由多个小油田分摊一套工程设施的投资,提高了小油田的开发效益;二、综合性,多功能,能够将生产、储油和外输一体化,解决了小型边际油田开发对周边设施的依托饱和或无依托的困难;三、能够实现自安装,减小对大型施工船舶的依赖,增加施工选择的灵活性,一方面降低施工费用,同时缓解施工机具超负荷给工程进度带来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29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62069.2
申请日:201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水原油静电脱水装置。它包括气液分离罐和油水分离罐;气液分离罐上设有油气水进料管,气液分离罐内于油气水进料管的出口处设有防冲板;气液分离罐上设有气出口管和油水进料管;油水分离罐的底部设有排水管,其顶部设有出油管;油水进料管与所述油水分离罐相连通且延伸至油水分离罐的底部;油水分离罐内于底部处设有进料分布器;油水分离罐内于进料分布器的上部设有电极组件,电极组件自下而上形成弱电场区、中强电场区和强电场区,电极组件与变压器相连接。本发明能处理任意油气水三相比例采出液,操作弹性大,可以消除三相分离过程界面波动,提高气液分离和油水分离效率;采用绝缘电极,避免电极短路,提高装置安全和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6518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63256.0
申请日:2015-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 Y02E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对流式水平轴潮流能发电装置,其包括叶轮发电机组和自对流装置两部分;自对流装置包括转盘轴承、箱体、轴承端盖、动密封结构、连接盘、导电滑环、支架和底座,叶轮发电机组通过支架直接固定在底座上;转盘轴承内圈与箱体固定连接,转盘轴承外圈与连接盘顶部大端面连接;箱体一端连接叶轮发电机组,另一端连接轴承端盖,轴承端盖的沟槽内安装有动密封结构;连接盘的小端面连接支架,其下端固定连接底座;连接盘内部安装有导电滑环,导电滑环的动环电线连接叶轮发电机组,导电滑环的静环电线穿过底座连接岸上的母线。本发明能有效解决潮流能发电水轮机的换向难题,并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有效降低机组的振动、噪声和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449063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236745.9
申请日:2012-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污染油水置换水下储油系统。该储油系统包括依次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储油舱、过渡舱和海水进/排舱;所述储油舱与所述过渡舱通过连通管路Ⅰ相连通,且所述连通管路Ⅰ的一开口端设于所述储油舱的下部,另一开口端设于所述过渡舱的上部;所述过渡舱与所述海水进/排舱通过连通管路Ⅱ相连通,其所述连通管路Ⅱ的一开口端设于所述过渡舱的下部,另一开口端设于所述海水进/排舱的上部;所述海水进/排舱通过连通管路Ⅲ与外界相连通,且所述连通管路Ⅲ的一开口端设于所述海水进/排舱的下部,另一开口端设于所述海水进/排舱的上部。本发明可通过油水置换法实现水下储油和卸载,并通过不同功能舱室的设置、管路的特殊设置和布置、油份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及与阀门、油水泵等互动控制,组成三道减少含油污水排放的保护屏障,实现了置换海水的标准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