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04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20413.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青岛海时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变产物聚合度的壳聚糖酶突变体、质粒、重组菌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突变体为Csn‑BJ‑A134C或Csn‑BJ‑Q97K,突变体Csn‑BJ‑A134C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突变体Csn‑BJ‑Q97K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野生型壳聚糖酶Csn‑BJ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含有所述突变体基因的重组载体、重组菌和酶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所述的突变体来源于GH46家族壳聚糖酶Csn‑BJ,通过对壳聚糖酶进行分子突变改造,实现壳聚糖酶催化活性的提高,并改变了终产物壳寡糖的聚合度,使其最小水解底物的聚合度增大,为其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10426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539845.2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圆斑星鲽成体体色调控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包括车间屋面改造和光照调节;所述的车间屋面改造为采用透光率不同的两种或多种覆盖物交替摆放;所述的光照调节为在每个养殖池均匀安装2~4个不同功率的单色光源或2~4个同一功率的不同颜色光源。本发明利用圆斑星鲽体色对环境的适应性,调整养殖车间屋面透光性、光照强度和光源颜色,人为造成光照强度和颜色不均匀,使养殖的圆斑星鲽成体体色正常比例在70%以上,显著提高了圆斑星鲽的商品价格。
-
公开(公告)号:CN10439683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28736.0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Abstract: 一种圆斑星鲽在自然海水养殖条件下的安全度夏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包括调节养殖密度、增大溶氧量,加大流水量、减少饵料投喂量和投喂免疫制剂。采用该方法,我国北方养殖场在单纯依靠自然海水养殖圆斑星鲽的情况下,在夏季水温高达28℃时,存活率仍高达95%,从而扩大了圆斑星鲽的推广养殖区域。本发明与夏季使用制冷水降温养殖相比,该方法可显著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1042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39845.2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Abstract: 一种圆斑星鲽成体体色调控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包括车间屋面改造和光照调节;所述的车间屋面改造为采用透光率不同的两种或多种覆盖物交替摆放;所述的光照调节为在每个养殖池均匀安装2~4个不同功率的单色光源或2~4个同一功率的不同颜色光源。本发明利用圆斑星鲽体色对环境的适应性,调整养殖车间屋面透光性、光照强度和光源颜色,人为造成光照强度和颜色不均匀,使养殖的圆斑星鲽成体体色正常比例在70%以上,显著提高了圆斑星鲽的商品价格。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657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10546147.1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nventor: 常青 , 陈四清 , 王志军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控制圆斑星鲽苗种畸形率和体色异常的繁育方法,属于水产苗种培育领域,对圆斑星鲽5-6日龄的仔鱼投喂经过强化的轮虫,在圆斑星鲽19-21日龄时同时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并减少轮虫的投喂量,直至34-36日龄结束,然后开始完全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所述的卤虫无节幼体是经过裂壶藻强化的;所述的轮虫是在经过裂壶藻强化后,再用硒酵母对其进行强化。本发明将硒酵母作为轮虫的强化剂,提高饵料中硒的含量,能够促进圆斑星鲽仔鱼生长,促进其变态率,有效地降低了畸形率和体色异常的比率,成活率高,苗种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65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46147.1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nventor: 常青 , 陈四清 , 王志军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控制圆斑星鲽苗种畸形率和体色异常的繁育方法,属于水产苗种培育领域,对圆斑星鲽5-6日龄的仔鱼投喂经过强化的轮虫,在圆斑星鲽19-21日龄时同时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并减少轮虫的投喂量,直至34-36日龄结束,然后开始完全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所述的卤虫无节幼体是经过裂壶藻强化的;所述的轮虫是在经过裂壶藻强化后,再用硒酵母对其进行强化。本发明将硒酵母作为轮虫的强化剂,提高饵料中硒的含量,能够促进圆斑星鲽仔鱼生长,促进其变态率,有效地降低了畸形率和体色异常的比率,成活率高,苗种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43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20413.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青岛海时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变产物聚合度的壳聚糖酶突变体、质粒、重组菌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突变体为Csn‑BJ‑A134C或Csn‑BJ‑Q97K,突变体Csn‑BJ‑A134C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突变体Csn‑BJ‑Q97K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野生型壳聚糖酶Csn‑BJ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含有所述突变体基因的重组载体、重组菌和酶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所述的突变体来源于GH46家族壳聚糖酶Csn‑BJ,通过对壳聚糖酶进行分子突变改造,实现壳聚糖酶催化活性的提高,并改变了终产物壳寡糖的聚合度,使其最小水解底物的聚合度增大,为其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396830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728736.0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圆斑星鲽在自然海水养殖条件下的安全度夏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包括调节养殖密度、增大溶氧量,加大流水量、减少饵料投喂量和投喂免疫制剂。采用该方法,我国北方养殖场在单纯依靠自然海水养殖圆斑星鲽的情况下,在夏季水温高达28℃时,存活率仍高达95%,从而扩大了圆斑星鲽的推广养殖区域。本发明与夏季使用制冷水降温养殖相比,该方法可显著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3414666U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20523187.4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育苗池用的观察装置,属于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它包括手柄,镜片和卡壳,卡壳整体为圆筒形,卡壳是由两片可以自由开合的半圆筒形卡片组成,卡片内部具有一突出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檐,檐的上下方卡片上具有网状分布的透水孔,檐的中间具有一凹槽,两个卡片上的凹槽在卡壳内部组成一圆环槽,镜片恰好能卡在凹槽组成的圆环槽中,手柄连接在卡壳外部。本实用新型装置结合手电筒使用,先把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观察镜通过手柄放入育苗池池底,手电筒照向观察镜的镜片,由于镜片对光的反射作用,因此水体中的苗种培育密度及饵料情况清晰可见。
-
公开(公告)号:CN203353430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407158.1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比目鱼人工授精操作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平面架体,设置在所述平面架体前端的烧杯放置架和设置在所述平面架体后端的用于将平面架体固定在池壁上的固定挂架,所述平面架体的长度为50~60cm,宽度为40~50cm。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其平面架体的长度与宽度适当,方便操作与使用,同时其可以通过固定挂架将平面架体挂至水池池壁上,并可以将烧杯放置在烧杯放置架中,只需一个人即可以完成人工授精操作,实用性较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