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智能变风量温湿度独立控制通风系统及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68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48384.1

    申请日:2023-07-11

    IPC分类号: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通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智能变风量温湿度独立控制通风系统及调节方法,系统包括:新排风子系统,其新风子系统用于承担以新风湿负荷为主的系统湿负荷,且所输入新风采用7~12℃冷水冷却除湿或采用转轮除湿或溴化锂溶液吸湿;循环空气处理子系统,用于承担室内显热冷负荷,且采用12~22℃冷水冷却处理;智能变风量子系统,用于进行送风量与实际非稳态负荷的动态匹配。本发明通过对核电站各个厂房室内进行智能化通风调节,对温湿度进行独立控制,能够实现风量与非稳态负荷的动态匹配,降低通风系统运行能耗,提高通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水平。

    非能动蓄冷型换热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1124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346554.9

    申请日:2020-11-26

    IPC分类号: F28D20/00 F28F27/00 F24F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蓄冷型换热装置,包括:待冷却的散热房间、热管组件、蓄冷水箱、通风房间,通风房间与散热房间相邻且通过楼板隔开,通风房间设置于散热房间上方,热管组件包括:至少两根用于传热的热管,热管用于盛放液体工质,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蒸发段、绝热段、冷凝段,热管贯穿通风房间与散热房间之间的楼板,绝热段设置于楼板内,蒸发段设置于散热房间内,冷凝段设置于蓄冷水箱内,蓄冷水箱用于通入冷却水对热管内的液体工质进行蓄冷,蓄冷水箱设置于通风房间内。非能动蓄冷型换热装置在失去所有核电站厂内外电源后,仅通过水蓄冷和热管非能动导热的方式,维持一定时间内散热房间温度不超过设计值。

    一种核电站远程停堆站通风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7104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35019.5

    申请日:2021-08-16

    IPC分类号: G21D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电站远程停堆站通风的系统,包括:仪控柜间通风子系统和控制组件,所述仪控柜间通风子系统的数量为多列,各列仪控柜间通风子系统均与核电站远程停堆站的房间通过管道相连通,用于为核电站远程停堆站的房间通风;所述控制组件的数量为与所述仪控柜间通风子系统的数量相对应的多套,多套控制组件分设于各列仪控柜间通风子系统与核电站远程停堆站的房间相连通的管道上,各套控制组件分别用于控制各列仪控柜间通风子系统与核电站远程停堆站的房间之间的管道的通断。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核电站远程停堆站通风的方法。本发明可提高远程停堆站的通风可靠性,确保核电站远程停堆站的安全功能的执行,提高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核电站主控室通风系统应急新风管线

    公开(公告)号:CN102820068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79385.0

    申请日:2012-08-07

    CPC分类号: Y02E30/4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主控室通风系统应急新风管线的结构设计。该应急新风管线包括设在核电站厂房屋顶不同位置的两个事故取风口,两个事故取风口分别通过隔离阀进行开启或关闭;所述的两个事故取风口之间通过风管连接,并共用同一条应急送风管线与应急事故风机相连,应急事故风机将室外新风引入主控室,应急送风管线上设有碘吸附器;所述的两个事故取风口的位置相对于反应堆安全壳呈相反方向布置。本发明降低了事故工况下主控室可居留性丧失的风险,提高了主控室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核电站催化式氢气复合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1013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910009372.X

    申请日:2009-02-20

    IPC分类号: B01J12/00 G21C19/31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氢气复合工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催化式氢气复合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能包含大量氢气的气体抽出;(2)汽水分离:(3)氢氧复合,本步骤又包含如下步骤(3.1)加热:将步骤(2)中抽出的含氢空气加热至120℃~140℃;(3.2)沉降:将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沉降;(3.3)催化反应:通过催化剂令沉降后的气体反应,进行氢氧复合,所述的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或者贵金属催化剂。使用本发明的效果是:①加热温度低;②加热时间短;③耗电量低;④连续工作时间长;⑤当氢气浓度达到3%时,消氢效率大于99%,在氢气浓度在0.5%时就可以开始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