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50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46362.1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7/327 , G01N27/31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溶解氢浓度测量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耐高压的溶解氢分析仪及溶解氢浓度监测系统,耐高压的溶解氢分析仪包括:耐高压溶解氢传感器、流通池和二次仪表;所述耐高压溶解氢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流通池中,并通过信号传输电缆组件与所述二次仪表连接,用于在高压条件下,对所述流通池中的目标溶液进行溶解氢浓度信号的检测;所述流通池,用于放置所述目标溶液和所述耐高压溶解氢传感器;所述二次仪表,用于对所述溶解氢浓度信号进行分析,以确定并显示所述目标溶液对应的溶解氢浓度值。通过该技术方案,使得溶解氢浓度的测量精度高,测量误差不受其它气体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778974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210403222.9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专设安全系统,一种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余热排出系统,反应堆通过管线连接隔离阀,隔离阀与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隔离阀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连接,反应堆冷却剂泵与反应堆连接,水池通过隔离阀与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连接,还通过并联的隔离阀与冷却水泵与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将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和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集成在一起,取消了目前核电站正常余热排出系统的两台余排泵、两台余排换热器及相关的管路、阀门等,简化了系统配置,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5155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71620.7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D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回路系统故障分区热信号谱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反应堆回路系统故障分区热信号谱定位系统,包括进行三维分区的堆舱或反应堆厂房,堆舱或反应堆厂房进行三维分区后,具备多个三维立体结构的堆舱或反应堆厂房分区块,在任意一个堆舱或反应堆厂房分区块的周围设置一个或多个热像仪,热像仪连接有数据计算分析处理中心,数据计算分析处理中心还连接有热信号谱数据库和系统设备位置数据库;热信号谱数据库是根据所有堆舱或反应堆厂房分区块在不同角度和不同运行状态下汇总形成的一个热信号谱数据库,系统设备位置数据库是记录有每一个堆舱或反应堆厂房分区块内的设备信息和设备位置信息的一个数据库。
-
公开(公告)号:CN103778974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03222.9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专设安全系统,一种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余热排出系统,反应堆通过管线连接隔离阀,隔离阀与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隔离阀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连接,反应堆冷却剂泵与反应堆连接,水池通过隔离阀与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连接,还通过并联的隔离阀与冷却水泵与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将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和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集成在一起,取消了目前核电站正常余热排出系统的两台余排泵、两台余排换热器及相关的管路、阀门等,简化了系统配置,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51552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871620.7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D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回路系统故障分区热信号谱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反应堆回路系统故障分区热信号谱定位系统,包括进行三维分区的堆舱或反应堆厂房,堆舱或反应堆厂房进行三维分区后,具备多个三维立体结构的堆舱或反应堆厂房分区块,在任意一个堆舱或反应堆厂房分区块的周围设置一个或多个热像仪,热像仪连接有数据计算分析处理中心,数据计算分析处理中心还连接有热信号谱数据库和系统设备位置数据库;热信号谱数据库是根据所有堆舱或反应堆厂房分区块在不同角度和不同运行状态下汇总形成的一个热信号谱数据库,系统设备位置数据库是记录有每一个堆舱或反应堆厂房分区块内的设备信息和设备位置信息的一个数据库。
-
公开(公告)号:CN202948738U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20543290.0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厂专设安全系统,一种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余热排出系统,反应堆通过管线连接隔离阀,隔离阀与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隔离阀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连接,反应堆冷却剂泵与反应堆连接,水池通过隔离阀与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连接,还通过并联的隔离阀与冷却水泵与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和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集成在一起,取消了目前核电站正常余热排出系统的两台余排泵、两台余排换热器及相关的管路、阀门等,简化了系统配置,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948737U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20542200.6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反应堆专设安全系统,一种与主回路直接连接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它包括反应堆,反应堆通过管线与系统入口阀连接,系统入口阀还与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却器连接,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却器的另一端与并联的气动控制阀连接,气动控制阀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连接,反应堆冷却剂泵通过管线连接到反应堆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在反应堆主回路直接设置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导出堆芯衰变热,提高反应堆的固有安全性。本系统的投入无需人为干预,无需外加电源和其他外力驱动,即可自行维持堆芯长时间处于安全状态。本系统的阀门、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却器阻力小,具有较高的自然循环能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