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0860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890364.X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IPC: B27K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树脂浸渍改性木材的干燥方法,方法包括预热、常规干燥、高频干燥、高温固化、平衡与调湿等5个阶段。首先将树脂浸渍改性木材堆垛并装入干燥窑,在略高于常规干燥初期温度的条件下预热,间歇式开启喷蒸,使窑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关闭喷蒸,打开风机,开始常规干燥,温度范围控制在40‑80℃;然后在80‑100℃的温度条件下,启动高频发生器,频率控制在5~20MHz,对改性材进行高频干燥;将窑内温度控制在100℃~120℃,同时持续喷蒸,对改性材进行高温固化处理。本发明提出一种干燥质量好、能耗低、周期短的改性材干燥新工艺,解决了改性后的规格板材易出现的翘曲、端裂、内裂、湿芯等干燥缺陷技术问题,提升改性木材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与转型升级。
-
公开(公告)号:CN11081546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27149.5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渍橡胶木的处理方法,将待改性的木材放置于浸渍罐,在加热的状态下抽真空;随后降温至25℃,注入浸渍液后加压并保持5~6h,排出浸渍液;打开浸渍罐,取出木材放入干燥窑,分阶段干燥处理,60℃干燥至含水率<30%,70℃干燥至含水率<20%,80℃干燥至含水率<15%,100℃干燥至含水率<10%,即得浸渍橡胶木。本发明可以对橡胶木湿板直接进行加工处理,解决了常规橡胶木加工需要干板才能加工处理导致的高能耗和高成本的问题,保持在加热的状态下抽真空,可以部分或全部排出木材内的空气,之后降温使得木材内剩余的空气压缩而产生真空状态,加压时借助压力差使药剂进入木材,提高了浸渍效果,且所用浸渍液甲醛含量低,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073333.3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压阻效应的导电木质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天然轻木依次经过漂白、木质素脱除、半纤维素脱除、洗涤、冷冻、冷冻干燥,以得到具有层状结构的木质海绵;2)将所述木质海绵于所述导电纳米材料溶液中进行浸渍;在浸渍完成后,将所述木质海绵取出、反复挤压,然后干燥,以得到导电木质海绵;其中,所述导电纳米材料溶液中导电纳米材料选自石墨烯、碳纳米管、炭黑和Mxene中的至少一种。该导电木质海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电气凝胶或导电海绵成本高昂、加工繁琐和环保性能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961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127762.7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改性剂,由5%~15%的树脂,5%~20%的硅酸钠水溶液,余量为蒸馏水混合后,在室温下磁力搅拌10min后制得。所述树脂可以选择GU树脂或GMUF树脂。向硅粉中加入4倍量10%氢氧化钠水溶液和0.1%的碳酸锂,随后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制得硅酸钠水溶液;将乙二醛和尿素,或乙二醛、尿素、三聚氰胺和甲醛加入反应釜,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H值,制得乙二醛‑尿素(GU)树脂或乙二醛‑三聚氰胺‑尿素‑甲醛(GMUF)树脂。本发明简单易行,得到的改性剂稳定性较好,其固含量在40~50%,水溶倍数>10,分子量为A,贮存期在60天以上,对木材的渗透性较好,采用乙二醛部分或全部代替甲醛,对环境友好,属于环保型改性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09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73333.3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压阻效应的导电木质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天然轻木依次经过漂白、木质素脱除、半纤维素脱除、洗涤、冷冻、冷冻干燥,以得到具有层状结构的木质海绵;2)将所述木质海绵于所述导电纳米材料溶液中进行浸渍;在浸渍完成后,将所述木质海绵取出、反复挤压,然后干燥,以得到导电木质海绵;其中,所述导电纳米材料溶液中导电纳米材料选自石墨烯、碳纳米管、炭黑和Mxene中的至少一种。该导电木质海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电气凝胶或导电海绵成本高昂、加工繁琐和环保性能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9613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27762.7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改性剂,由5%~15%的树脂,5%~20%的硅酸钠水溶液,余量为蒸馏水混合后,在室温下磁力搅拌10min后制得。所述树脂可以选择GU树脂或GMUF树脂。向硅粉中加入4倍量10%氢氧化钠水溶液和0.1%的碳酸锂,随后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制得硅酸钠水溶液;将乙二醛和尿素,或乙二醛、尿素、三聚氰胺和甲醛加入反应釜,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H值,制得乙二醛-尿素(GU)树脂或乙二醛-三聚氰胺-尿素-甲醛(GMUF)树脂。本发明简单易行,得到的改性剂稳定性较好,其固含量在40~50%,水溶倍数>10,分子量为A,贮存期在60天以上,对木材的渗透性较好,采用乙二醛部分或全部代替甲醛,对环境友好,属于环保型改性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9086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90364.X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IPC: B27K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树脂浸渍改性木材的干燥方法,方法包括预热、常规干燥、高频干燥、高温固化、平衡与调湿等5个阶段。首先将树脂浸渍改性木材堆垛并装入干燥窑,在略高于常规干燥初期温度的条件下预热,间歇式开启喷蒸,使窑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关闭喷蒸,打开风机,开始常规干燥,温度范围控制在40-80℃;然后在80-100℃的温度条件下,启动高频发生器,频率控制在5~20MHz,对改性材进行高频干燥;将窑内温度控制在100℃~120℃,同时持续喷蒸,对改性材进行高温固化处理。本发明提出一种干燥质量好、能耗低、周期短的改性材干燥新工艺,解决了改性后的规格板材易出现的翘曲、端裂、内裂、湿芯等干燥缺陷技术问题,提升改性木材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与转型升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