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液重金属结晶处理设备和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24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6668.4

    申请日:2023-03-23

    Inventor: 倪兵 徐建炎 刘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液重金属结晶处理设备和使用方法,包括第一结晶区,第二结晶区,涡流区,分离区和阻隔区,第一结晶区设有废液进口、药剂进口、第一结晶出口和第一载体进口,第二结晶区设有第二结晶出口和第二载体进口,第一结晶区和第二结晶区连通以使废液可在第一结晶区和第二结晶区之间循环流动,且第一结晶区和第二结晶区内的流动方向相反;涡流区连接于第一结晶区和第二结晶区之间,分离区连接于第一结晶区和涡流区之间,分离区设有排液口,排液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废液;阻隔区设于第一结晶区和分离区之间,阻隔区用于将第一结晶区的沉淀晶体阻止在第一结晶区内。本发明的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高,处理时间短,且成本低。

    垃圾焚烧烟气发电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51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21206.X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的垃圾焚烧烟气发电系统,包括:垃圾焚烧锅炉,垃圾焚烧锅炉具有第一出口;第一汽包,第一汽包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一蒸汽进口和第一蒸汽出口;第一蒸发器;高压透平,高压透平的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蒸汽出口连通;第一汽水分离器,第一汽水分离器具有第一进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二蒸汽出口,第一进口与高压透平的出口连通,蒸汽压缩机,蒸汽压缩机的进口与第二蒸汽出口连通;低压透平,低压透平的进口与蒸汽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发电机,高压透平和低压透平均与发电机相连。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垃圾焚烧烟气发电系统具有提高蒸汽利用率和发电量的优点。

    蒸发冷凝换热系统和发电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69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85921.X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蒸发冷凝换热系统和发电系统。其中,所述蒸发冷凝换热系统包括储水箱、喷淋件、换热管和热源室壳体。所述喷淋件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换热管设置在储水箱的上方,换热管包括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喷淋件的喷头朝向所述第二段设置以便通过喷淋水对第二段内的气体进行冷却;热源室壳体罩设在第一段外,热源室壳体与第一段形成用于供气体进入的换热通道以便对通入的气体进行冷凝。本发明通过换热管和热源室壳体之间通入的乏汽进行冷却,使汽轮机内的乏汽冷却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并依靠储水箱、喷淋件与第二段的配合,实现换热管内的热量进行交换。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蒸发冷凝换热系统具有降低设备尺寸和节约用水的优点。

    基于BIM的施工图设计条件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904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72744.4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施工图设计条件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涉及计算机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建筑信息模型和第二建筑信息模型,第一建筑信息模型为根据建筑结构图构建的建筑结构模型,第二建筑信息模型为基于第一建筑信息模型创建的管道模型、桥架模型、支吊架模型中的至少一种模型;基于第一建筑信息模型提取得到第一模型信息,以及基于第二建筑信息模型提取得到第二模型信息,根据第一模型信息和第二模型信息生成多个施工图设计条件;提取每个施工图设计条件的条件信息,基于条件信息核验各个施工图设计条件之间是否存在干涉,并生成核验结果。上述方法可以提升施工图设计条件提出的准确性,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余热锅炉
    5.
    发明公开
    余热锅炉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208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64451.4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的余热锅炉包括:烟道,烟道用于排出余热锅炉产生的烟气;锅筒,锅筒用于排出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立式蛇形管过热器,立式蛇形管过热器位于烟道内,立式蛇形管过热器用于吸收烟道内的烟气的热量,立式蛇形管过热器的进口通过第一管路与锅筒的出口连通;排汽管,排汽管的进口与立式蛇形管过热器的出口连通,立式蛇形管过热器内的蒸汽可通入排汽管内;换热器,换热器的进口用于通入换热水,换热器可吸收余热锅炉产生的烟气的热量以便将换热水加热为蒸汽,换热器的出口与立式蛇形管过热器的进口连通。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余热锅炉具有可提高立式蛇形管过热器内的水的蒸干速度以便降低启炉时间的优点。

    余热回收及废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027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47599.0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及废水处理系统,所述余热回收及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余热回收单元、蒸发及冷凝单元和闪蒸单元,余热回收单元包括脉动热管换热器,脉动热管换热器的热源室通入高温废水或废气,蒸发及冷凝单元包括降膜蒸发器和冷凝器,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与脉动热管换热器连通,降膜蒸发器的入口与低温废水池连通,降膜蒸发器的蒸汽出口与冷凝器连通,闪蒸单元包括闪蒸罐,降膜蒸发器的废水出口与闪蒸罐连通,闪蒸罐的蒸汽出口与冷凝器连通。本发明的余热回收及废水处理系统采用脉动热管换热器,体积小,且闪蒸罐可对浓缩废水进行二次处理,解除了浓缩结垢对浓缩比的限制,提高了淡水回收率。

    脉动热管减温装置和减温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93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134413.8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动热管减温装置和减温控制系统,所述脉动热管减温装置包括冷源室、热源室和多组闭式脉动热管,冷源室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子腔室,子腔室在介质的流动方向上包括相对的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任意子腔室的所述介质入口均外接冷端介质输送管道,热源室外接减温主蒸汽管道,多组闭式脉动热管的蒸发段穿设在热源室内,多组闭式脉动热管的冷凝段对应穿设在多个子腔室内。本发明的脉动热管减温装置可灵活应用于多个不同的工况,无需根据减温幅度的需求对减温器重新设计和制造,降低了成本。

    余热回收及废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0279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147599.0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及废水处理系统,所述余热回收及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余热回收单元、蒸发及冷凝单元和闪蒸单元,余热回收单元包括脉动热管换热器,脉动热管换热器的热源室通入高温废水或废气,蒸发及冷凝单元包括降膜蒸发器和冷凝器,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与脉动热管换热器连通,降膜蒸发器的入口与低温废水池连通,降膜蒸发器的蒸汽出口与冷凝器连通,闪蒸单元包括闪蒸罐,降膜蒸发器的废水出口与闪蒸罐连通,闪蒸罐的蒸汽出口与冷凝器连通。本发明的余热回收及废水处理系统采用脉动热管换热器,体积小,且闪蒸罐可对浓缩废水进行二次处理,解除了浓缩结垢对浓缩比的限制,提高了淡水回收率。

    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和冶炼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38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85920.5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和冶炼系统。其中,所述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喷淋设备、蓄水池、脉动换热单元和冷源室壳体。喷淋设备具有进液管和喷淋头,进液管的进液口与冶金炉冲渣系统连通;所述脉动换热单元设置在所述蓄水池的上方,所述脉动换热单元包括连通的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和所述冷凝端内均充有相变材料,所述喷淋头朝向所述蒸发端设置;所述冷源室壳体罩设在所述冷凝端外,且所述冷源室壳体与所述冷凝端形成用于供冷水通过的换热通道。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具有降低设备尺寸和能量利用率高的优点。

    废水处理系统
    10.
    发明公开
    废水处理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375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43775.3

    申请日:2023-02-09

    Inventor: 倪兵 刘瑶 徐建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布水单元、换热单元和抑垢单元,布水单元连接在换热单元和废水池之间,废水池内的水可经布水单元流入换热单元,抑垢单元与布水单元连通,且抑垢单元可向布水单元通入抑垢晶种和/或抑垢镁离子溶液。本发明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抑垢单元可根据需求向废水通入抑垢晶种或抑垢镁离子溶液,从而能够针对不同范围的成垢离子浓度合理选择抑垢溶液,解决单一晶种防垢法应用窄的问题,抑垢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