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22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010499521.1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信号在线探测记录系统。所述探测记录系统包括:CMOS平板探测器、CMOS成像芯片和混合像素探测器;CMOS平板探测器设置在低能离子的出射区域,CMOS成像芯片设置在中能离子的出射区域,混合像素探测器设置在高能离子的出射区域,低能离子、中能离子和高能离子均是由激光打靶产生的。本发明根据激光加速离子束的能谱分布特点,提出了分段式在线探测记录方式,采用三种不同探测器对低、中、高三个能量段的离子信号进行在线探测记录,实现宽能谱范围离子信号在线探测记录,并且能够提高对高能离子的探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76550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711222042.X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杨靖 , 单连强 , 吴玉迟 , 于明海 , 闫永宏 , 王少义 , 张天奎 , 袁宗强 , 毕碧 , 杨雷 , 董克攻 , 朱斌 , 谭放 , 杨月 , 张晓辉 , 周维民 , 曹磊峰 , 谷渝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X射线分幅相机及其探测硬X射线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能段范围为几十keV~几百keV的硬X射线进行具有时间分辨能力的二维成像的问题。本发明分幅相机包括多通道硬X射线探测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CCD、针孔阵列板、电气控制系统、阴极Au微带、导电薄层、微通道板Au微带,探测方法主要是靶发射硬X射线脉冲经过针孔阵列板、多通道硬X射线探测阴极、微通道板和荧光屏,最后在CCD上成像。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能有效对能段范围为几十keV~几百keV的硬X射线进行具有时间分辨能力的二维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68934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756939.X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质子成像离子谱仪诊断系统,涉及等离子体物理和核探测领域,包括在线质子成像模块、在线汤姆逊离子谱仪模块和屏蔽瞄准模块;屏蔽瞄准模块包括屏蔽腔体和瞄准激光笔,在线质子成像模块包括金属滤片、第一闪烁体和两个质子成像采集组件;质子成像采集组件包括贴合于第一闪烁体的第一光纤面板,以及贴合于第一光纤面板的第一CMOS传感器;在线汤姆逊离子谱仪模块包括离子束偏转机构和离子谱诊断采集组件,离子谱诊断采集组件包括依次重叠布置的避光铝膜、第二闪烁体、第二光纤面板和第二CMOS传感器。本发明减小了整个系统的尺寸,能同时开展在线质子成像和离子能谱诊断,可以有效防止辐射损伤CMOS芯片。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23296.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3/04 , G01P3/00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飞片透视照相方法及系统,涉及动态飞片成像领域,方法包括:基于超短脉冲激光驱动高时空分辨X射线成像技术,构建初始X射线源、初始炮筒结构及初始探测器进行实验,利用初始X射线源产生初始X射线,对初始炮筒结构中初始电爆炸箔爆炸产生的初始动态飞片进行照射,同时利用初始探测器进行探测,得到原始探测数据,进一步地,获取关于初始X射线源、初始炮筒结构、初始探测器的原始设计参数,根据原始探测数据、原始设计参数进行仿真模拟,构建成像仿真模型,通过成像仿真模型进行模拟优化,得到优化后的设计参数,根据设计参数构建X射线源、炮筒结构及探测器并进行探测,可实现对炮筒结构中动态飞片的姿态观测及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47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48786.2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能谱范围的带电粒子谱仪。所述带电粒子谱仪包括:准直器、磁场发生装置、电子探测器组件、绝缘盘、电场发生装置、离子探测器组件和瞄准激光组件。本发明中,通过激光加速产生的带电粒子穿过准直器,注入到磁场发生装置,然后电子偏转到磁场发生装置侧面的电子探测器上被记录;穿出磁场发生装置的离子注入到电场发生装置中,然后偏转到离子探测器上被记录。本发明电子只受到磁场作用,而离子在穿过磁场后再通过电场发生装置,从而将不同种类的离子分辨开来。此外本发明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分布具有一个上升沿,从而可以在满足高能端诊断需求的情况下,降低电子能量诊断阀值,可以实现相同空间立体角电子和离子的宽能谱范围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7703712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113837.7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杨靖 , 单连强 , 韩丹 , 吴玉迟 , 于明海 , 张天奎 , 袁宗强 , 毕碧 , 杨雷 , 闫永宏 , 董克攻 , 王少义 , 朱斌 , 谭放 , 杨月 , 张晓辉 , 周维民 , 曹磊峰 , 谷渝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42/02 , G01T1/1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硬X射线条纹相机,包括条纹变像管、像增强器、记录介质组件、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内设有真空金属腔体,条纹变像管设置在该真空金属腔体内,像增强器与条纹变像管连接,记录介质组件设置在电控系统外,并与像增强器连接;条纹变像管包括具有入口狭缝和出口的管体,设置在管体内并由入口狭缝往出口的方向依次分布的探测光阴极、加速电极、聚焦电极和偏转系统;探测光阴极包括阴极基底,以及多个设置在阴极基底上并使阴极基底呈现出蜂窝状的阴极通道;阴极通道与阴极基底法线之间的夹角为0.1°-15°,并且每个阴极通道内壁上均设有一层用于初级电子电离产生低能二级电子的碱金属镀层。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对10~300keV能段的硬X射线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99085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264020.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电子磁谱仪,涉及等离子体物理和核探测技术领域,包括装配屏蔽盒以及安装于所述装配屏蔽盒内的磁铁组件和传像探测器;其中,所述磁铁组件用于实现电子束限束和偏转,从而实现不同能量电子空间上的分离;所述传像探测器包括装配盒、闪烁体、光纤面板以及CMOS传感器,所述闪烁体、所述光纤面板以及所述CMOS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装配盒上,所述闪烁体通过所述光纤面板与所述CMOS传感器连接,所述电子束经过所述磁铁组件后能够入射到所述闪烁体上,并产生闪烁光,所述闪烁光能够通过所述光纤面板传输至所述CMOS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实现对CMOS传感器芯片的有效保护,避免CMOS传感器性能变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3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91598.5
申请日:2023-08-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能量段照相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产生X射线并让所述X射线穿过测量客体;收集所述X射线穿过测量客体后产生的X射线图像;分析所述X射线图像,按照所述测量客体不同位置处的密度将所述X射线图像分离为多个能量段图像;基于所述X射线图像分离后产生的多个所述能量段图像,生成所述测量客体在不同密度下对应的测量图像。具有扩大X射线密度测量范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40240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710815355.X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X射线成像探测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探测硬X射线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均低、并且视场小从而达不到实际探测需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主要由探测器框体、射线滤窗和荧光屏共同围设而成密封的真空腔体,均设于真空腔体内的多通道硬X射线探测光阴极和微通道板,以及脉冲高压电源;脉冲高压电源分别为多通道硬X射线探测光阴极和微通道板提供工作电压,以及为多通道硬X射线探测光阴极和微通道板之间及微通道板和荧光屏之间加载电压。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在探测硬X射线时能有效提高时间分辨率、优化空间分辨率和物方空间分辨,并且具备时间门控功能,同时具有很大的探测视场。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9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47171.3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吴玉迟 , 谷渝秋 , 王少义 , 张天奎 , 朱斌 , 杨月 , 于明海 , 闫永宏 , 董克攻 , 谭放 , 毕碧 , 何卫华 , 李纲 , 张晓辉 , 张杰 , 温家星 , 赵宗清 , 周维民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的高能CT成像装置和方法,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传输系统、气体靶、真空室、前准直器、样品台、后准直器和成像记录系统,还包括转换靶、金属薄膜磁带系统、能谱测量系统、束斑测量系统和定位标记;气体靶采用倾斜方式,斜向着对转换靶的旋转靶盘片喷气;转换靶用于在成像时供高能电子束穿过;金属薄膜磁带系统用于在调试时阻挡剩余的激光;能谱测量系统用于在调试时获取高能电子束的能谱;束斑测量系统用于在调试时获取高能电子束的束斑大小;定位标记固定在样品台周围,不随样品运动;以根据成像需求调整高能CT成像装置的能谱,并且进一步减小束斑的大小,以得到更清晰的样品图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