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7816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657389.2
申请日:2020-07-09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摘要: 一种利用废弃矿井储存天然气及供暖的系统,包括废气矿井、气源热泵和热交换系统,所述废气矿井具有采空区、天然气注气井和天然气采气井,所述天然气注气井和所述天然气采气井均与所述采空区连通,且其内均配置有井下安全阀,所述气源热泵的进气端与所述天然气注气井连通,其可实现对废气矿井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解决了现有煤矿井被弃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废弃矿井重复利用率,推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可实现对夏季过剩的天然气进行储存,并于冬季用气时取出,不仅扩大了天然气的存储空间,还能有效缓解天然气需求高峰期的保供压力,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87948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58308.0
申请日:2020-07-09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M3/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矿井气密性的检测和治理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对废弃矿井进行预处理;S2、检测废弃矿井的气密性;S3、对废弃矿井中各个巷道进行编号;S4、排查主井井筒的气密性;S5、排查第一巷道的气密性;S6、检测第一巷道的气密性;S7、排查各个巷道的气密性。本发明所述的废弃矿井气密性的检测和治理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结果精准度高和实施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86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08008.1
申请日:2020-06-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分类号: E21B33/138 , E21B43/26 , F24T1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蜂窝状混凝土封堵剂抑制地热储层中流体漏失的方法,从地表向热储层钻至少一口注入井,在注入井位于热储层的四周形成与注入井连通的裂隙;在注入井井周附近的裂隙的扩展范围内钻开采井,在开采井四周的热储层中形成与开采井连通的裂隙,注入井井周附近的裂隙与开采井井周附近的裂隙连通并形成循环通道。本发明利用发泡剂与混凝土混合形成蜂窝状混凝土,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形成孔隙多、稳定等特点。通过向天然大断层、溶洞以及井眼坍塌处注入蜂窝状混凝土能有效的减少钻井泥浆以及循环水的漏失;在注入蜂窝状混凝土的基础上进行人工热储改造,形成有效的孔隙-裂缝连通网络,增加流体换热面积,提高采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7816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57389.2
申请日:2020-07-09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摘要: 一种利用废弃矿井储存天然气及供暖的系统,包括废气矿井、气源热泵和热交换系统,所述废气矿井具有采空区、天然气注气井和天然气采气井,所述天然气注气井和所述天然气采气井均与所述采空区连通,且其内均配置有井下安全阀,所述气源热泵的进气端与所述天然气注气井连通,其可实现对废气矿井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解决了现有煤矿井被弃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废弃矿井重复利用率,推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可实现对夏季过剩的天然气进行储存,并于冬季用气时取出,不仅扩大了天然气的存储空间,还能有效缓解天然气需求高峰期的保供压力,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87948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658308.0
申请日:2020-07-09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M3/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矿井气密性的检测和治理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对废弃矿井进行预处理;S2、检测废弃矿井的气密性;S3、对废弃矿井中各个巷道进行编号;S4、排查主井井筒的气密性;S5、排查第一巷道的气密性;S6、检测第一巷道的气密性;S7、排查各个巷道的气密性。本发明所述的废弃矿井气密性的检测和治理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结果精准度高和实施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86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608008.1
申请日:2020-06-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分类号: E21B33/138 , E21B43/26 , F24T1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蜂窝状混凝土封堵剂抑制地热储层中流体漏失的方法,从地表向热储层钻至少一口注入井,在注入井位于热储层的四周形成与注入井连通的裂隙;在注入井井周附近的裂隙的扩展范围内钻开采井,在开采井四周的热储层中形成与开采井连通的裂隙,注入井井周附近的裂隙与开采井井周附近的裂隙连通并形成循环通道。本发明利用发泡剂与混凝土混合形成蜂窝状混凝土,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形成孔隙多、稳定等特点。通过向天然大断层、溶洞以及井眼坍塌处注入蜂窝状混凝土能有效的减少钻井泥浆以及循环水的漏失;在注入蜂窝状混凝土的基础上进行人工热储改造,形成有效的孔隙‑裂缝连通网络,增加流体换热面积,提高采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6556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58296.1
申请日:2020-07-09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供能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系统分别用于与室内供热制冷系统连接,沼气供能系统用于与用气系统连接;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与空气源系统连接,为空气源系统提供热源;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空气源系统的第一冷凝器与地源热泵系统连接,以将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热量和空气能系统的热量传递至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分别与沼气发酵池连接,以将太阳能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的能量传递至沼气发酵池。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全年提供生活热水、供电、供气,满足用户生活能源需求;同时实现多能源互补、多层次能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97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69558.4
申请日:2020-07-13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E21B3/02 , E21B15/00 , E21B19/083 , E21B17/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钻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山、高海拔地区的地质勘探轻便钻机。所述钻机采用汽油机作为动力源,并采用螺旋钻进方式进行钻探工作,其主要包括底座、钻杆、钻头、升降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升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驱动装置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朝下设置,所述钻杆竖直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方,其上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钻头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钻杆的下端,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钻杆带动所述钻头转动。本发明所述钻机的可拆卸度高,便携性强,便于分装搬移,以满足高山、高海拔等钻探难度大的地区钻进需求,降低钻探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2958433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369584.7
申请日:2020-07-13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E21B3/02 , E21B15/00 , E21B19/083 , E21B17/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山、高海拔地区的地质勘探轻便钻机。所述钻机采用汽油机作为动力源,并采用螺旋钻进方式进行钻探工作,其主要包括底座、钻杆、钻头、升降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升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驱动装置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朝下设置,所述钻杆竖直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方,其上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钻头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钻杆的下端,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钻杆带动所述钻头转动。本实用新型所述钻机的可拆卸度高,便携性强,便于分装搬移,以满足高山、高海拔等钻探难度大的地区钻进需求,降低钻探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2841977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1347509.0
申请日:2020-07-09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供能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系统分别用于与室内供热制冷系统连接,沼气供能系统用于与用气系统连接;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与空气源系统连接,为空气源系统提供热源;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空气源系统的第一冷凝器与地源热泵系统连接,以将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热量和空气能系统的热量传递至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分别与沼气发酵池连接,以将太阳能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的能量传递至沼气发酵池。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全年提供生活热水、供电、供气,满足用户生活能源需求;同时实现多能源互补、多层次能源化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