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596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0122799.X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箱模型的岩溶流域水文过程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流域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资料;S2选择任意时段的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采用单层蒸发模型计算出实际蒸发量;S3根据所述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计算出流域产流;S4根据所述流域产流确定所述包气带水箱蓄水量并通过所述开口对所述包气带水箱蓄水,所述包气带水箱内的蓄水流经所述裂隙水箱和所述管道水箱,并于所述裂隙水箱和所述管道水箱之间交换后由所述排水口排出,计算所述排水口排量即为所述时段流域总径流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模型结构简单,可定量计算出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和流域总径流量,能够客观地反映流域真实的产汇流特征,提高水文模拟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87967.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地下水径向回灌的物理模型,可用于模拟地下水回灌的渗流过程及溶质迁移过程。抽注水动力系统包括回灌管、抽水管和循环水箱,用于模拟回灌井的补给和抽水过程;径向回灌系统包括抽注水井、扇形砂箱和稳流槽,用于模拟地下水径向回灌过程,研究径向渗流影响因素,扇形砂箱用于模拟层状含水层;溢流装置包括溢流池、出水管和溢流口。砂箱与测压板相连,用于监测回灌过程中水位和水压的变化特征。本装置结构完整,操作方便,空间布局合理,影响因素可控,数据采集方便,可行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7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335115.7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水回灌化学堵塞作用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注水系统、径向回灌系统、溢流系统和数据监测;径向回灌系统包括扇形砂箱和抽注水井;所述扇形砂箱内填充有含水介质,含水介质内还设有三口取样井,每一取样井内设有一吸水软管,吸水软管用于抽取含水层内水样以测定水样的水化学特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实验方法可以模拟地下水径向回灌过程,研究回灌水化学组分对回灌井的堵塞作用,通过改变实验溶液的化学性质,模拟地下水回灌化学堵塞过程中溶液浓度的时空变化,揭示地下水回灌化学堵塞机制,为地下水回灌效率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该实验装置结构完整,空间布局合理,可操作性强,影响因素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841596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22799.X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箱模型的岩溶流域水文过程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流域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资料;S2选择任意时段的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采用单层蒸发模型计算出实际蒸发量;S3根据所述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计算出流域产流;S4根据所述流域产流确定所述包气带水箱蓄水量并通过所述开口对所述包气带水箱蓄水,所述包气带水箱内的蓄水流经所述裂隙水箱和所述管道水箱,并于所述裂隙水箱和所述管道水箱之间交换后由所述排水口排出,计算所述排水口排量即为所述时段流域总径流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模型结构简单,可定量计算出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和流域总径流量,能够客观地反映流域真实的产汇流特征,提高水文模拟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1187967.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地下水径向回灌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可用于模拟地下水回灌的渗流过程及溶质迁移过程。抽注水动力系统包括回灌管、抽水管和循环水箱,用于模拟回灌井的补给和抽水过程;径向回灌系统包括抽注水井、扇形砂箱和稳流槽,用于模拟地下水径向回灌过程,研究径向渗流影响因素,扇形砂箱用于模拟层状含水层;溢流系统包括溢流池、出水管和溢流口。砂箱与测压板相连,用于监测回灌过程中水位和水压的变化特征。本装置结构完整,操作方便,空间布局合理,影响因素可控,数据采集方便,可行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1335115.7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水回灌化学堵塞作用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注水系统、径向回灌系统、溢流系统和数据监测;径向回灌系统包括扇形砂箱和抽注水井;所述扇形砂箱内填充有含水介质,含水介质内还设有三口取样井,每一取样井内设有一吸水软管,吸水软管用于抽取含水层内水样以测定水样的水化学特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实验方法可以模拟地下水径向回灌过程,研究回灌水化学组分对回灌井的堵塞作用,通过改变实验溶液的化学性质,模拟地下水回灌化学堵塞过程中溶液浓度的时空变化,揭示地下水回灌化学堵塞机制,为地下水回灌效率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该实验装置结构完整,空间布局合理,可操作性强,影响因素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215677981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1474900.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岩溶管道‑裂隙介质间溶质暂态存储的试验装置,包括机架、管道裂隙装配系统和供水示踪剂注入系统,管道裂隙装配系统用于模拟管道和裂隙两种岩溶含水介质;供水示踪剂注入系统包括供水水箱,来模拟岩溶洼地汇水区,供水水箱底部连接竖直管道,用于模拟落水洞,竖直管道连接示踪剂注入装置,用于示踪剂注入。该试验装置整体上用于模拟非稳定流条件下岩溶管道‑裂隙介质间的溶质暂态存储过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于实现暂态存储机制下水力传输和溶质运移的定量研究,可为南方岩溶地下水的污染防控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丰富岩溶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5677982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1476633.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岩溶管道‑裂隙介质间溶质交换的物理试验装置,可模拟落水洞处于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条件下落水洞和水平岩溶管道‑裂隙介质间溶质交换过程与机理。包括落水洞和岩溶管道与裂隙介质间溶质交换的物理模型,用于模拟岩溶管道与裂隙介质间的溶质交换过程;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试验过程中各组分的压力及变化过程;示踪剂浓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装置出口示踪剂浓度的变化情况;电磁流量计,用于监测砂箱出口的流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影响因素可控,数据采集方便且精度较高,适用于对多种工况(包括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条件下落水洞‑岩溶管道与裂隙介质间溶质交换规律的探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