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线温变送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0419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96113.6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线温变送装置,用于电力变压器线温测量时引出CT二次绕组电流至加热电阻回路,包括用于采集CT二次绕组电流的电流采集模块、控制电路和以将输出电流引出至加热电阻回路的交流恒流源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和液晶显示模块,交流恒流源电路与中央处理器通过串口通信电路连接,电流采集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液晶显示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采用电流采集传感器采集二次绕组的电流,中央处理器处理采集到的电流数据,与交流恒流源电路进行通信,从而控制输出电流大小,达到交流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电流与采集到的输入电流同步一致的效果,从而达到降低CT二次绕组开路的风险,提高变压器系统的稳定性。

    一种新型线温变送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04190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610796113.6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线温变送装置,用于电力变压器线温测量时引出CT二次绕组电流至加热电阻回路,包括用于采集CT二次绕组电流的电流采集模块、控制电路和以将输出电流引出至加热电阻回路的交流恒流源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和液晶显示模块,交流恒流源电路与中央处理器通过串口通信电路连接,电流采集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液晶显示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采用电流采集传感器采集二次绕组的电流,中央处理器处理采集到的电流数据,与交流恒流源电路进行通信,从而控制输出电流大小,达到交流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电流与采集到的输入电流同步一致的效果,从而达到降低CT二次绕组开路的风险,提高变压器系统的稳定性。

    一种快插式高压微安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26865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35681.1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插式高压微安表,包括高压微安表,还包括四针插头、香蕉插头和高压引出接线柱,四针插头安装在高压微安表顶部,香蕉插头安装在高压微安表底部,高压引出接线柱安装在倍压筒上,四针插头与高压输出线的末端插头插拔连接,高压引出接线柱与香蕉插头插拔连接,香蕉插头外层设置高压绝缘罩,一端设有与高压微安表螺接的螺纹接头一,另一端设有弹性膨胀金属片,高压引出接线柱一端设有与倍压筒螺接的螺纹接头二,另一端设有与弹性膨胀金属片插拔连接的中空插孔。本发明通过插拔式插头设计实现快插安装,香蕉插头的弹性膨胀金属片,增大接触面积,保证接触良好无感应电和电弧危险。

    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监视器故障诊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1327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24336.8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监视器故障诊断装置,其包括接点端子柱S1、接点端子柱S2、接点端子柱S3、可调电流源、毫安表、放电间隙、接点组以及测试切换旋钮,所述接点组包括第一至十二接点,接点端子柱S2通过第二引线分别与第一接点、第三接点、第七接点分别电性连接,接点端子柱S3与第二接点电性连接,第四接点和第八接点电性连接,第六接点和第十接点电性连接,毫安表的一端连接于第四接点和第八接点之间,另一端连接于第六接点和第十接点之间,所述可调电流源的正极连接于第九接点,其负极连接于第十二接点。本发明通过与泄漏电流监视器串联高精度毫安表检测监视器的好坏,对于不同内阻的泄漏电流监视器,均可采用同一套装置。

    防碰撞预警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23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69665.3

    申请日:2025-02-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碰撞预警系统。所述防碰撞预警系统包括:距离传感器、电场传感器、图像采集设备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确定与电场强度信息对应的第一安全距离,根据第一图像确定高空作业设备的作业斗与障碍物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基于第一间隔距离和第二间隔距离,确定目标间隔距离;并在确定目标间隔距离超过第一安全距离时,输出用于指示高空作业设备与障碍物之间间隔过近的预警信息,通过直接测量得到的第一间隔距离和基于第一图像得到的第二间隔距离共同确定目标间隔距离,提高了目标间隔距离的准确性,并且通过电场强度信息确定了第一安全距离,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安全距离在不同场景下的灵活性,进而提高了预警信息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