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185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293277.X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开关设备本体状态信息监测系统及方法,将本体状态感知传感器分散安装在高压断路器及隔离刀闸本体上,并对高压开关设备原始运行参数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预处理;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到功能高度集成化的本体状态在线监测装置,对开关设备的各类运行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经在线监测装置处理过得信息通过标准规约上传至高压开关设备本体状态信息监测展示分析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及展示、开关设备健康度评估等高级应用功能。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过植入在线监测功能,提高断路器的智能化程度,对断路器的各类运行状态,控制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设备的可观测、可控制,为建立断路器状态的综合诊断模型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555856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010331674.5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机械动作时间与状态量的预测模型,以及健康值与状态量和机械动作时间的预测模型;获取断路器的实时状态量并输入至机械动作时间与状态量的预测模型,计算出机械动作时间的预测值;将机械动作时间的预测值发送至与断路器控制模块,调整断路器控制模块的出口延时时间,完成断路器的目标相位角度的分合闸操作,获取当前操作后断路器实际的机械动作时间;获取断路器的实时状态量,并将其与实际的机械动作时间输入至健康值与状态量和机械动作时间的预测模型,计算出断路器的健康值,健康值用于发送至断路器控制模块,为断路器选相控制提供依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断路器智能控制水平和集成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198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850192.0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方法,包括采集高压断路器本体状态量和健康值作为样本集;通过将采集的样本集分别训练得到高压断路器健康值与高压断路器本体状态量的预测模型;将高压断路器本体状态量作为输入,根据预测模型,计算出断路器的健康值;采集高压断路器二次回路状态量以及二次辅助设备状态量作为断路器状态检修模块的输入;将计算健康值和采集到的二次系统状态量作为输入,根据断路器状态检修模型判断断路器状态是否需要检修;本发明还揭示一种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系统,可实现通过高压断路器本体状态、二次回路状态以及二次辅助设备状态采集,判断断路器是否需要检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断路器状态检修功能,提高运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558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331674.5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机械动作时间与状态量的预测模型,以及健康值与状态量和机械动作时间的预测模型;获取断路器的实时状态量并输入至机械动作时间与状态量的预测模型,计算出机械动作时间的预测值;将机械动作时间的预测值发送至与断路器控制模块,调整断路器控制模块的出口延时时间,完成断路器的目标相位角度的分合闸操作,获取当前操作后断路器实际的机械动作时间;获取断路器的实时状态量,并将其与实际的机械动作时间输入至健康值与状态量和机械动作时间的预测模型,计算出断路器的健康值,健康值用于发送至断路器控制模块,为断路器选相控制提供依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断路器智能控制水平和集成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0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16930.7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7/2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断路器受控防跳电路,包括合闸电路、跳闸电路和继电保护防跳电路,合闸电路包括合闸保持继电器和跳位监视继电器,跳闸电路包括跳闸保持继电器和合位监视继电器,继电保护防跳电路前端接合闸电路,后端接至外部电路的合圈,合闸电路上串接有一个受控继电器,受控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位于继电保护防跳电路前。能够解决断路器辅助接点时间竞争导致防跳功能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1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50192.0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方法,包括采集高压断路器本体状态量和健康值作为样本集;通过将采集的样本集分别训练得到高压断路器健康值与高压断路器本体状态量的预测模型;将高压断路器本体状态量作为输入,根据预测模型,计算出断路器的健康值;采集高压断路器二次回路状态量以及二次辅助设备状态量作为断路器状态检修模块的输入;将计算健康值和采集到的二次系统状态量作为输入,根据断路器状态检修模型判断断路器状态是否需要检修;本发明还揭示一种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系统,可实现通过高压断路器本体状态、二次回路状态以及二次辅助设备状态采集,判断断路器是否需要检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断路器状态检修功能,提高运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34684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319537.X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相合闸控制方法及装置,基于断路器的电气关合点记录断路器实际关合时间,并同断路器额定关合时间比较,若超过一定的突变量门槛值,则判定为发生断路器峰值附近提前击穿,然后在下次选相合闸控制的等待延时中引入修正量,并通过逐渐调整该修正量的值,直至断路器不在电压峰值附近发生提前击穿。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在断路器选相关合控制场合,有效避免断路器关合过程中在电压峰值附近提前发生击穿所导致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158555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0381424.2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3K1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系统精确控制定时开关量输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硬总线同步信号获取PPS间隔;计算本地晶振偏差;获取定时开关量输出的相对时间差及出口状态;计算出口板卡定时出口距PPS时刻的时间差;在定时中断或根据定时器功能触发定时开关量输出,本发明的分布式系统精确控制定时开关量输出的方法,可以突破控制板卡必须对出口继电器进行直接I/O控制的限制,通过板间通讯机制及板卡间的协同配合,保证定时出口的控制精度,为需要准确定时出口的应用场景提供了解决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53468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19537.X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相合闸控制方法及装置,基于断路器的电气关合点记录断路器实际关合时间,并同断路器额定关合时间比较,若超过一定的突变量门槛值,则判定为发生断路器峰值附近提前击穿,然后在下次选相合闸控制的等待延时中引入修正量,并通过逐渐调整该修正量的值,直至断路器不在电压峰值附近发生提前击穿。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在断路器选相关合控制场合,有效避免断路器关合过程中在电压峰值附近提前发生击穿所导致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62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337007.5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压器剩磁估算装置及方法,首先,采集配置在变压器的高压侧或低压侧的主变机端三相电压数据,并计算各相电压幅值;以及获取包含变压器的接线型式、机端电压和电容型电压互感器参数的工程参数;其中所述机端电压取自高压侧电容型电压互感器或者低压侧电磁型电压互感器;然后,根据采集的各相电压幅值及获取的工程参数,得到主变高压侧一次电压信息;最后,根据一次电压信息,当三相电压发生跌落时判定为分闸,利用电压积分计算剩磁,变压器各相剩磁分别进行计算,并输出各相剩磁。此种技术方案可同时支持变压器高压侧配置为电容型电压互感器以及变压器低压侧配置为电磁型电压互感器的不同应用场景,提高工程应用普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