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05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751753.1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28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人源CD132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噬菌体筛选的方式,获得了可以靶向人CD132的单克隆嵌合体2D4和/或5H10,这两种抗体亲和力强,可以选择性抑制IL‑4、IL‑7、IL‑9、IL‑15和IL‑21。因此,可用于预防、中和或治疗与IL‑4、IL‑7、IL‑9、IL‑15和/或IL‑21细胞因子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中。其中,抗体2D4对IL‑21的抑制活性强于5H10,5H10对IL‑15的抑制活性弱于2D4。因此,2D4可能对于治疗以IL‑21大量分泌为重要病理生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更有价值,而5H10对IL‑15的弱抑制作用有利于保留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减轻该抗体可能对人体正常防御功能的过度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8694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081646.0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28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源化抗人CD132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在先前本实验室获得的单克隆嵌合体2D4和5H10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筛选并获得了可以靶向人CD132的、高亲和力的单克隆人源化抗体h2D4H4K12和/或h5H10H6K4,在不减弱抗体活性的基础上,降低了母本嵌合体免疫原性,进一步降低了用药患者可能对该抗体产生免疫反应的风险。在用于预防、中和或治疗与IL‑4、IL‑7、IL‑9、IL‑15和/或IL‑21细胞因子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507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355082.2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TIGIT融合蛋白在制备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研究表明TIGIT融合蛋白在治疗SLE上具有一定的潜力,TIGIT融合蛋白可以显著抑制T细胞和NK细胞,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相比目前SLE常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更强的靶向性,具有副作用较小的优势。本发明首次探究TIGIT融合蛋白治疗SLE的效用及机制,为SLE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9091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92750.3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28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源化抗人CD132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在先前本实验室获得的单克隆嵌合体2D4和5H10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筛选并获得了可以靶向人CD132的、高亲和力的单克隆人源化抗体h2D4H4K12和/或h5H10H6K4,在不减弱抗体活性的基础上,降低了母本嵌合体免疫原性,进一步降低了用药患者可能对该抗体产生免疫反应的风险。在用于预防、中和或治疗与IL‑4、IL‑7、IL‑9、IL‑15和/或IL‑21细胞因子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82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631424.7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28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A61P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CD132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人CD132,其包含分别如SEQ ID NO:39‑4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LCDR1、LCDR2和LCDR3,以及分别如SEQ ID NO:34‑3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HCDR1、HCDR2和HCDR3。本发明得到的抗CD32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异性高、亲和力强,可以选择性抑制IL7、IL15、IL21和/或IL9,可在制备用于预防、中和或治疗与IL‑7、IL‑15、IL‑21和/或IL‑9细胞因子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的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8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31424.7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28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A61P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CD132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人CD132,其包含分别如SEQ ID NO:39‑4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LCDR1、LCDR2和LCDR3,以及分别如SEQ ID NO:34‑3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HCDR1、HCDR2和HCDR3。本发明得到的抗CD32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异性高、亲和力强,可以选择性抑制IL7、IL15、IL21和/或IL9,可在制备用于预防、中和或治疗与IL‑7、IL‑15、IL‑21和/或IL‑9细胞因子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的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89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536009.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46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A61P37/06 , G01N33/5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抗体药物领域,具体涉及抗BAFF和hIL21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其包含结合BAFF的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和结合hIL21的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包含belimumab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CDR序列和belimumab‑scFv单链抗体可变区CDR序列,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包含h18B10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CDR序列;其Fc结构域通过knob‑into‑hole突变获得。所述双特异性抗体重链1、重链2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5所示,轻链1、轻链2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SEQ ID NO.7所示。其能同时抑制BAFF和IL21,在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方面表现出协同效应。因此,在应用于制备预防、中和和/或治疗与BAFF和IL21过表达有关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药物中具有一定的前景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36009.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46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A61P37/06 , G01N33/5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抗体药物领域,具体涉及抗BAFF和hIL21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其包含结合BAFF的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和结合hIL21的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包含belimumab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CDR序列和belimumab‑scFv单链抗体可变区CDR序列,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包含h18B10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CDR序列;其Fc结构域通过knob‑into‑hole突变获得。所述双特异性抗体重链1、重链2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5所示,轻链1、轻链2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SEQ ID NO.7所示。其能同时抑制BAFF和IL21,在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方面表现出协同效应。因此,在应用于制备预防、中和和/或治疗与BAFF和IL21过表达有关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药物中具有一定的前景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886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81646.0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28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源化抗人CD132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在先前本实验室获得的单克隆嵌合体2D4和5H10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筛选并获得了可以靶向人CD132的、高亲和力的单克隆人源化抗体h2D4H4K12和/或h5H10H6K4,在不减弱抗体活性的基础上,降低了母本嵌合体免疫原性,进一步降低了用药患者可能对该抗体产生免疫反应的风险。在用于预防、中和或治疗与IL‑4、IL‑7、IL‑9、IL‑15和/或IL‑21细胞因子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700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51753.1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IPC: C07K16/28 , C12N15/13 , A61K39/395 , A61P37/02 , G01N33/577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人源CD132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噬菌体筛选的方式,获得了可以靶向人CD132的单克隆嵌合体2D4和/或5H10,这两种抗体亲和力强,可以选择性抑制IL‑4、IL‑7、IL‑9、IL‑15和IL‑21。因此,可用于预防、中和或治疗与IL‑4、IL‑7、IL‑9、IL‑15和/或IL‑21细胞因子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中。其中,抗体2D4对IL‑21的抑制活性强于5H10,5H10对IL‑15的抑制活性弱于2D4。因此,2D4可能对于治疗以IL‑21大量分泌为重要病理生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更有价值,而5H10对IL‑15的弱抑制作用有利于保留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减轻该抗体可能对人体正常防御功能的过度抑制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