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29095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86552.9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狐、貉的复合预混合饲料,应用于我国狐、貉养殖领域或毛皮动物饲料生产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提高狐、貉生产性能。所述复合预混合饲料分为生长期和繁殖期配方,其配方主要包含:多维、五水硫酸铜、百乐铜一水硫酸亚铁、百乐铁、一水硫酸锌、百乐锌、一水硫酸锰、百乐锰、碘化钾、亚硒酸钠、金霉素、胆碱、安琪活性干酵母、安琪复合酵母、磷酸氢钙、玉米蛋白粉。本发明研制了狐、貉生长期和繁殖期两个关键生产阶段的复合预混合饲料组成和含量,既提高狐、貉的生长性能,又提高种兽的繁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93967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010569612.4
申请日:2010-12-0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屎肠球菌菌株及其应用。具体涉及的屎肠球菌MDF1104,专利保藏号CGMCC No.4237。还涉及屎肠球菌MDF1104在碳水化合物发酵,胆固醇降解方面的应用;尤其涉及屎肠球菌MDF1104单独应用或与常规载体组合可以增加水貂采食量,日增重,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并且可以预防或治疗水貂季节性腹泻。
-
公开(公告)号:CN10209396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69600.1
申请日:2010-12-0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水貂源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及其应用。具体涉及的植物乳杆菌MDL1118,专利保藏号CGMCC No.4238。植物乳杆菌MDL1118可发酵广泛碳水化合物,具有高效降解胆固醇的功能;植物乳杆菌MDL1118单独应用或与常规载体组合可以增加水貂采食量,日增重,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并且可使水貂季节性腹泻下降50%。
-
公开(公告)号:CN11103467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41356.0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IPC: A01K67/02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158 , A23K20/174 , A23K50/10 , A23K50/60
Abstract: 一种梅花鹿仔鹿的养殖方法,属于梅花鹿养殖技术领域。为了提高梅花鹿仔鹿体质,便于驯化以及科研实验的开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梅花鹿仔鹿的养殖方法,是严格按照定时、定量、定温的标准,对不同日龄的仔鹿进行喂饲,喂饲的奶液中加入兽用多种维生素和鱼肝油,一周龄之内的仔鹿每天要喂给2次温开水,每次给量不超过奶量的2/3,一周龄以后可以自由饮凉开水,每天换一次;仔鹿出生20天后开始补饲精饲料,仔鹿7月龄即可补饲新鲜苜蓿或青草,任其自由采食。本发明养殖的仔鹿成活率达到90%,断奶后的仔鹿平均体重为15kg,健康状况良好,驯化后的仔鹿温顺程度较高,容易接近人。
-
公开(公告)号:CN103931899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410160121.2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IPC: A23K50/10 , A23K20/142 , A23K20/174 , A23K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满足生茸期梅花鹿对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营养需要,促进鹿体生长,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梅花鹿鹿茸产量和质量的预混合饲料添加剂。由磷酸氢钙、石粉、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可具有提高饲料适口性、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提高鹿茸生产性能、增加氨基酸在鹿茸中的沉积的作用。实现梅花鹿消化道环境调控、酶活提高、优化营养物质消化利用,使梅花鹿养殖实现高效和环境友好有机结合,提高梅花鹿养殖业经济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931899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60121.2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满足生茸期梅花鹿对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营养需要,促进鹿体生长,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梅花鹿鹿茸产量和质量的预混合饲料添加剂。由磷酸氢钙、石粉、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可具有提高饲料适口性、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提高鹿茸生产性能、增加氨基酸在鹿茸中的沉积的作用。实现梅花鹿消化道环境调控、酶活提高、优化营养物质消化利用,使梅花鹿养殖实现高效和环境友好有机结合,提高梅花鹿养殖业经济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875996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55066.8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提高育成期水貂生长速度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预混合饲料,以混合饲料一千克计,其原料组分配比为:玉米蛋白粉265-300g,复合维生素B15-20g,复合酶制剂25-35g,维生素A25-30万IU,维生素C12-15g,维生素E2000-2500IU,维生素D5-8万IU,维生素K0.6-1g,蛋氨酸25-28g,赖氨酸15-18g,生物素0.5-1g,氯化胆碱55-70g,一水硫酸亚铁7-9g,五水硫酸铜9-12g,硫酸锰10-12.5g,一水硫酸锌16-20g,亚硒酸钠5-6g,氯化钴6-8g,碘酸钾5-6g,酵母10-15g,泛酸0.5-0.6g,烟酰胺3-5g,叶酸0.5-0.6克,磷酸氢钙140-150g,食盐30-40g,膨化玉米粉260-300g。本发明能有效提高育成期水貂日增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降低水貂腹泻率,提高水貂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609872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497418.3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氮磷排放的水貂酸化日粮添加剂,它每千克含有:柠檬酸450-550g,植酸酶75000-12500IU,果胶酶80000-120000IU,VA1000000-2000000IU,VD32000000-3000000IU,VE6000-9000IU,VB1600-900mg,VB2800-1200mg,VB6300-450mg,VB1212-15mg,VK3100-150mg,VC40000-60000mg,烟酸4000-6000mg,泛酸1200-1500mg,生物素20-30mg,叶酸80-120mg,胆碱30000-45000mg,FeSO422000-28200mg,CuSO41500-2000mg,MnSO43500-5000mg,ZnSO47500-9000mg,KI60-90mg,Na2SeO330-40mg,CoCl21700-2000mg,玉米蛋白粉补足至1000g。该添加剂可调节饲料pH值,提高适口性;调控水貂胃肠道pH值、酶活、促进小肠绒毛发育,提高营养样物质消化利用率和生产性能;可显著抑制鲜料大肠杆菌增殖、延缓水貂饲料脂肪氧化和蛋白质变性,降低夏季水貂腹泻率;提高磷特别是植酸磷的利用率,显著降低氮、磷环境排放量。实现饲料保质、消化道环境调控、酶活提高、优化营养物质消化利用,改善水貂健康状况,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875996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155066.8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提高育成期水貂生长速度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预混合饲料,以混合饲料一千克计,其原料组分配比为:玉米蛋白粉265-300g,复合维生素B15-20g,复合酶制剂25-35g,维生素A25-30万IU,维生素C12-15g,维生素E2000-2500IU,维生素D5-8万IU,维生素K0.6-1g,蛋氨酸25-28g,赖氨酸15-18g,生物素0.5-1g,氯化胆碱55-70g,一水硫酸亚铁7-9g,五水硫酸铜9-12g,硫酸锰10-12.5g,一水硫酸锌16-20g,亚硒酸钠5-6g,氯化钴6-8g,碘酸钾5-6g,酵母10-15g,泛酸0.5-0.6g,烟酰胺3-5g,叶酸0.5-0.6克,磷酸氢钙140-150g,食盐30-40g,膨化玉米粉260-300g。本发明能有效提高育成期水貂日增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降低水貂腹泻率,提高水貂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82037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84027.3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基,尤其是一种貂源植物乳杆菌增菌培养基。一种貂源植物乳杆菌增菌培养基,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算,由以下的成分组成:碳源5%、氮源7.5%,番茄汁10%,百分比浓度为0.5%的K2HPO40.5%,吐温800.25%,其余为蒸馏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用原料较少,减少设备投资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在37℃下培养7h,活菌数可达到3.18×109cfu/ml,普通培养基发酵7h时平均活菌数为9.89×108cfu/ml,这样的话大大增加了活菌数量,缩短了生产周期,极大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