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41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805154.7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Inventor: 聂诗东 , 孙涛 , 刘敏 , 胡强桂 , 周智伟 , 肖倩 , 王辉 , 杨朝山 , 刘晓英 , 黄永志 , 成鑫磊 , 李林 , 任俊儒 , 陈永庆 , 雷屹欣 , 郭莹 , 姚未来 , 何小涌 , 杨秀明 , 翟影 , 黄淼 , 李德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围护的折叠房屋及一体化搭建方法,包括自顶升框架和柔性围护;所述自顶升框架包括底板和立柱,在底板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顶升机构;还包括一驱动机构,所述柔性围护包括顶盖和侧围。搭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底板铺设在地面上;2)在底板上安装立柱、上连梁、下连梁和顶升机构;3)将顶盖铺设于上连梁的上侧,然后将侧板与顶盖相连;4)启动自顶升框架的驱动机构;5)最后,将相邻两侧板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速地进行收折和展开,提高房屋搭建效率;并且收折后占用空间小,更便于搬运和存储,并且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05135.4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涛 , 聂诗东 , 刘晓英 , 王辉 , 刘敏 , 任俊儒 , 胡强桂 , 杨朝山 , 雷屹欣 , 黄永志 , 成鑫磊 , 姚未来 , 李林 , 何小涌 , 杨秀明 , 陈永庆 , 郭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及搭建方法,包括底板、墙板和顶板,所述墙板包括前墙板和三侧墙板;在底板和顶板固定有下圈梁和上圈梁;在上墙板和下墙板的连接处设有驱动机构。搭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下圈梁与底板固定,上圈梁与顶板固定;2)将底板铺设在地面上;3)将前墙板铺设在底板上;4)组装侧墙板;5)通过铰链将下墙板的下侧与下圈梁的上侧相连;6)将顶板铺设于底板上方;7)启动驱动机构;8)将前墙板转动至竖直状态。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过驱动机构实现自动展开,从而能够快速进行折叠房屋的组装和展开,从而快速搭建房屋,提高房屋搭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95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05139.2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涛 , 聂诗东 , 成鑫磊 , 刘敏 , 任俊儒 , 胡强桂 , 刘晓英 , 何小涌 , 姚未来 , 黄永志 , 雷屹欣 , 王辉 , 李林 , 杨朝山 , 杨秀明 , 陈永庆 , 郭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顶升折叠房屋及其搭建方法,包括底板、前墙板、后墙板、两侧墙板以及顶板;所述前墙板与底板转动连接,后墙板与底板转动连接;两侧墙板均为折叠板结构;在顶板和底板同一端之间设有顶升机构。搭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底板平铺在地面上;2)将前墙板铺设于底板上;3)将后墙板铺设于前墙板上;4)将两侧墙板折叠后铺设于后墙板上;5)将顶板铺设于侧墙板上;6)在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顶升机构;7)启动顶升机构;8)将后墙板翻转至立直状态;9)将前墙板翻转至立直状态;10)控制顶升机构缩回。本发明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也更方便,整体稳定性能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6237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05146.2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Inventor: 聂诗东 , 孙涛 , 刘敏 , 胡强桂 , 周智伟 , 肖倩 , 姚未来 , 王辉 , 何小涌 , 黄永志 , 刘晓英 , 李林 , 成鑫磊 , 陈永庆 , 杨朝山 , 郭莹 , 任俊儒 , 雷屹欣 , 杨秀明 , 翟影 , 黄淼 , 李德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框架结构,包括四根立柱,相邻两立柱的上端之间通过连梁相连,所述连梁包括转动相连的两梁体;在四根立柱的中心设有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蜗杆和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在各蜗轮与对应的立柱之间设有传动杆,在蜗杆的上方或下方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涡杆的上端或下端与该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搭建方便,能够快速展开,且能够拆卸收折,从而大大提高搭建效率,并且房屋框架能够快速回收,从而提高房屋框架的使用率,并有效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909408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1718463.2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 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涛 , 聂诗东 , 雷屹欣 , 刘敏 , 何小涌 , 胡强桂 , 成鑫磊 , 王辉 , 黄永志 , 姚未来 , 任俊儒 , 李林 , 杨朝山 , 刘晓英 , 杨秀明 , 陈永庆 , 郭莹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里一种折叠房屋的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结构,包括前墙板、后墙板、两侧墙板以及顶板,在顶板与前墙板和后墙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于顶板下侧的上挡板,在前墙板和后墙板设有一第一阶梯槽,在上方台阶与下方台阶与上挡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条;在前墙板和后墙板与两侧板墙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于两侧墙板内侧的侧挡板,在前墙板和后墙板的外侧,设有一第二阶梯槽,在靠近侧墙板的台阶与远离侧墙板的台阶与侧挡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密封条。本实用新型密封效果好,并且不影响折叠房屋的搭建及展开,同时兼具隔热、隔音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9887169U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21718456.2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Inventor: 聂诗东 , 孙涛 , 刘敏 , 王辉 , 胡强桂 , 杨秀明 , 黄永志 , 成鑫磊 , 李林 , 何小涌 , 陈永庆 , 刘晓英 , 姚未来 , 郭莹 , 雷屹欣 , 任俊儒 , 杨朝山 , 周智伟 , 肖倩 , 翟影 , 黄淼 , 李德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房屋的自顶升框架结构,包括矩形底板和竖向设于底板四角的立柱,所述立柱为伸缩结构,相邻两立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上连梁和下连梁相连;在底板相对两侧的上连梁与下连梁之间分别设有一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两竖向设置的顶升杆,所述顶升杆包括上顶杆和下顶杆;还包括一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转轴相连,能带动转轴朝底板外侧方向移动或内侧方向移动,并带动立柱升降。本实用新型搭建方便,能够快速展开,且能够拆卸收折,从而大大提高搭建效率,并且房屋框架能够快速回收,从而提高房屋框架的使用率,并有效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887170U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21718457.7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Inventor: 聂诗东 , 孙涛 , 刘敏 , 王辉 , 胡强桂 , 杨秀明 , 黄永志 , 成鑫磊 , 李林 , 何小涌 , 陈永庆 , 刘晓英 , 姚未来 , 郭莹 , 雷屹欣 , 任俊儒 , 杨朝山 , 周智伟 , 肖倩 , 翟影 , 黄淼 , 李德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顶升折叠房屋结构,包括底板、前墙板、后墙板、两侧墙板以及顶板;所述前墙板与底板转动连接;后墙板与底板转动连接;两侧墙板均为折叠板结构,其包括上墙板和下墙板,所述下墙板的下侧与底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且下墙板能翻转至于后墙板贴合,上墙板和下墙板的外侧转动连接,翻转后上墙板和下墙板的外侧能够贴合,上墙板的上侧与顶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反转后上墙板内侧能够与顶板贴合;在顶板和底板同一端之间设有顶升机构。本实用新型只需要2‑4个人即可完成装配及展开作业,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也更方便,整体稳定性能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8475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46652.3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模具,包括底板,右、下凹槽侧壁板,上凹槽侧壁板,左凹槽上侧壁板,左凸棱侧壁板,右凸棱侧壁板,下凸棱侧壁板,上凸棱侧壁板,耳板,穿耳板。各部件之间通过螺栓孔和螺栓连接。耐火混凝土浇筑前,先将底板、右、下凹槽侧壁板、上凹槽侧壁板、左凹槽上侧壁板、左凸棱侧壁板、右凸棱侧壁板、下凸棱侧壁板、上凸棱侧壁板拼装成模具。将已连接好的钢筋网和螺纹套筒连接件放入模具中,将两根穿耳板穿过对应的耳板,将螺纹套筒连接件连同钢筋网架于穿耳板上,使钢筋网悬空于模具中,使钢筋网和螺纹套筒连接件在模具中的定位准确,并易于脱模。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616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72086.8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海泥腐蚀环境下海洋工程材料的试验装置,具体涉及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升降夹持机构,所述升降夹持机构中部设置有检测管件,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底部设置有摄像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操作管。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升降夹持机构和摄像机构,通过气缸带动检测管件上升,当气缸带动检测管件上升到摄像头底部时,外部水源对通水管输送水源时,水源会通过喷头喷洒出来,从而对检测管件进行喷洒清理,且箱盖底部还设置有LED灯管,从而可以提高摄像头拍摄时的清晰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定期对检测管件进行观察,并且不需要人为将检测管件从箱体内取出,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322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84167.0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硅藻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和挂耳部(2),口罩主体(1)包括织物外层(11)、织物内层(12)和填充在织物内外层之间的毡层或多孔颗粒层(13),其中毡层或多孔颗粒层(13)内承载有硅藻休眠孢子。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含硅藻口罩用于减弱高原反应的用途,用户佩戴所述含硅藻口罩后,用户呼出的水蒸气的至少一部分凝结在所述口罩内的毡层或多孔颗粒层内,在该层内形成温暖潮湿微环境,促使硅藻休眠孢子复苏并生长成硅藻,并在高原日照条件下,利用用户呼出的含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该氧气被用户吸入,从而减弱用户因缺氧而造成的高原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