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着陆冲击下的机械结构累积损伤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0737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63089.9

    申请日:2012-09-26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空投着陆冲击条件下的机械结构动态响应计算与机械结构累积损伤的估计,特指一种着陆冲击下的机械结构累积损伤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采用施加动态载荷的方式来模拟空投装备着陆冲击过程,求解机械结构的动态响应结果;该方法能准确模拟空投装备的着陆冲击过程,动态响应结果可以指出机械结构的薄弱部位,为其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指导;提出采用损伤状态传递的方法,结合勒梅特损伤模型计算机械结构在多次着陆冲击下的结构累积损伤,结构累积损伤计算结果可以为空投装备的维修保障规范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着陆冲击下的机械结构累积损伤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0737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363089.9

    申请日:2012-09-26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空投着陆冲击条件下的机械结构动态响应计算与机械结构累积损伤的估计,特指一种着陆冲击下的机械结构累积损伤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采用施加动态载荷的方式来模拟空投装备着陆冲击过程,求解机械结构的动态响应结果;该方法能准确模拟空投装备的着陆冲击过程,动态响应结果可以指出机械结构的薄弱部位,为其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指导;提出采用损伤状态传递的方法,结合勒梅特损伤模型计算机械结构在多次着陆冲击下的结构累积损伤,结构累积损伤计算结果可以为空投装备的维修保障规范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可主动同步快开排气的组合式空投缓冲气囊

    公开(公告)号:CN10414997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20958.6

    申请日:2014-08-26

    IPC分类号: B64D1/14

    摘要: 可主动同步快开排气的组合式空投缓冲气囊,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矩形体的空投缓冲气囊,每个空投缓冲气囊的顶部设有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处分别设有一个进气嘴,每个空投缓冲气囊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排气口,每个排气口处分别设有一个快开排气阀门;每个快开排气阀门包括阀座,阀座的顶端端面可与阀门盖的下表面相贴,阀门盖边缘的右侧与右连接板的里端固定相连,右连接板外端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上穿带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让同一装备使用的多个缓冲气囊的排气口快速同步打开,进而使缓冲气囊缓冲性能稳定,有效减少或避免装备的翻转甚至倾覆造成装备严重损毁的可主动同步快开排气的组合式空投缓冲气囊。

    空投缓冲气囊用主动同步快开排气阀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7625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420939.3

    申请日:2014-08-26

    IPC分类号: B64D1/14

    摘要: 空投缓冲气囊用主动同步快开排气阀门系统,包括多个空投缓冲气囊用同步快开排气阀门,每个空投缓冲气囊用同步快开排气阀门包括阀座,阀座的顶端端面可与阀门盖的下表面相贴,阀门盖边缘的右侧与右连接板的里端固定相连,右连接板外端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上穿带孔,右连接板外端的下方设有基座,基座的底端固定在连接法兰的顶端端面上,基座上设有下穿带孔,下穿带孔和上穿带孔内穿有环形的塑料扎带。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让同一装备使用的多个缓冲气囊的排气口快速同步打开,进而使缓冲气囊缓冲性能稳定,有效减少或避免装备的翻转甚至倾覆造成装备严重损毁的空投缓冲气囊用主动同步快开排气阀门系统。

    一种装备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模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952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240613.3

    申请日:2012-07-12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空投技术仿真评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装备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模拟计算方法,所述模拟计算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建立装备—气囊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装备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模拟计算和装备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模拟结果生成三大实施步骤;该模拟计算方法实现了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对装备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模拟,同时获取装备—气囊系统的气囊缓冲特性和装备冲击响应特性的仿真计算方法,为空投装备的论证、设计及研制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解决了装备空投试验的高风险、高成本及长周期的问题。

    一种装备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模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952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40613.3

    申请日:2012-07-12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空投技术仿真评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装备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模拟计算方法,所述模拟计算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建立装备—气囊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装备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模拟计算和装备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模拟结果生成三大实施步骤;该模拟计算方法实现了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对装备空投着陆缓冲过程的模拟,同时获取装备—气囊系统的气囊缓冲特性和装备冲击响应特性的仿真计算方法,为空投装备的论证、设计及研制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解决了装备空投试验的高风险、高成本及长周期的问题。

    复杂环境下空投着陆仿真模拟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677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410420956.7

    申请日:2014-08-26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复杂环境下空投着陆仿真模拟与评价方法,包括确定影响气囊系统缓冲效果的着陆工况参数及其变量空间,着陆工况参数包括海拔高度、大气密度、大气压力、着陆地面坡度、风速、风向、垂直着陆速度、着陆时装备的俯仰角和侧倾角;根据着陆工况参数的变量空间,通过HyperStudy软件对有限元模拟进行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根据试验设计方案着陆工况作为空投缓冲过程仿真试验边界条件,调用Radioss软件仿真模拟空投缓冲过程,得到对应于设计变量的目标响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少量有限元仿真计算进行复杂环境下随机着陆工况仿真模拟并获得着陆冲击响应的统计数据、可评价缓冲系统的缓冲效果的复杂环境下空投着陆仿真模拟与评价方法。

    空投缓冲气囊用主动同步快开排气阀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76255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20939.3

    申请日:2014-08-26

    IPC分类号: B64D1/14

    摘要: 空投缓冲气囊用主动同步快开排气阀门系统,包括多个空投缓冲气囊用同步快开排气阀门,每个空投缓冲气囊用同步快开排气阀门包括阀座,阀座的顶端端面可与阀门盖的下表面相贴,阀门盖边缘的右侧与右连接板的里端固定相连,右连接板外端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上穿带孔,右连接板外端的下方设有基座,基座的底端固定在连接法兰的顶端端面上,基座上设有下穿带孔,下穿带孔和上穿带孔内穿有环形的塑料扎带。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让同一装备使用的多个缓冲气囊的排气口快速同步打开,进而使缓冲气囊缓冲性能稳定,有效减少或避免装备的翻转甚至倾覆造成装备严重损毁的空投缓冲气囊用主动同步快开排气阀门系统。

    复杂环境下空投着陆仿真模拟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6771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20956.7

    申请日:2014-08-26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复杂环境下空投着陆仿真模拟与评价方法,包括确定影响气囊系统缓冲效果的着陆工况参数及其变量空间,着陆工况参数包括海拔高度、大气密度、大气压力、着陆地面坡度、风速、风向、垂直着陆速度、着陆时装备的俯仰角和侧倾角;根据着陆工况参数的变量空间,通过HyperStudy软件对有限元模拟进行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根据试验设计方案着陆工况作为空投缓冲过程仿真试验边界条件,调用Radioss软件仿真模拟空投缓冲过程,得到对应于设计变量的目标响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少量有限元仿真计算进行复杂环境下随机着陆工况仿真模拟并获得着陆冲击响应的统计数据、可评价缓冲系统的缓冲效果的复杂环境下空投着陆仿真模拟与评价方法。

    一种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仿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9726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240690.9

    申请日:2012-07-12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结构仿真设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仿真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仿真计算和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参数匹配设计,不仅可以应用于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前期开发设计阶段,通过计算机的仿真计算和匹配设计的手段获得气囊缓冲系统的基本结构参数,无需通过实际装备气囊缓冲系统进行试验,简化了试验的手段,减少了试验的次数,降低了研发的成本;还可以应用于已有气囊缓冲系统,对已有气囊缓冲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为空投装备及气囊缓冲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