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30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61228.X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FDA‑DBF复合双基地雷达体制目标搜索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建立双基地雷达模型;在双基地雷达模型中采用连续波FDA阵列雷达模型;实现双基地雷达时间、频率同步;在双基地雷达模型中运用DBF技术,在任务空域同时形成多波束接收,并运用同时多波束法,实现接收波束与发射波束的“空间同步”;在双基地雷达实现“时间同步”“频率同步”“空间同步”的基础上,完成对空域内目标的搜索。本发明实现全空域的长时间监视,不会造成雷达能量分散,不依靠复杂的相参积累来提高雷达增益;解决连续波雷达的收发隔离问题,且增强其对抗隐身目标、主瓣干扰的能力,提高目标搜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8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423357.X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构建了一种混合分布式相控阵‑多输入多输出(PA‑MIMO)雷达系统模型,建立了基于Neyman‑Pearson(NP)准则的目标检测模型,并推导了同时考虑子阵收发共用导致的信道互易性和多脉冲相参积累条件的似然比(LRT)检测器,得到了给定虚警概率下的目标检测概率。通过与相控阵雷达、SIMO雷达、MISO雷达以及最优阵元配置PA‑MIMO雷达的性能对比,验证了混合分布式PA‑MIMO雷达系统利用子阵内信号的相关性和子阵之间信号的独立性可以同时获取相干处理增益和波形分集增益,具有更好的性能,明显高于其他四种体制雷达,有效提高了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信道互易性与脉冲积累对于雷达检测性能的提升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7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73690.8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制式干扰背景下多目标制导中的共址MIMO雷达稳健功率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有源压制式干扰背景下的共址MIMO雷达系统模型;S2:采用PSCKF算法对目标状态进行实时估计;S3:对互信息(MI)进行推导并将其作为跟踪性能指标;S4:通过对MI进行预测,建立关于发射功率的优化分配模型;S5:利用基于效费比(BCR)的两步求解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将求解结果反馈给雷达系统用以指导下一时刻的发射工作。最终实现在提高有效跟踪目标数量的同时,提高目标整体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19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05873.7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G01S13/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组合MIMO雷达跟踪目标的动态天线调整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配置MIMO雷达的目标跟踪模型;步骤二:确定MIMO雷达目标跟踪模型中联合速度和doa的CRLB下限;步骤三:在计算得到MIMO雷达的目标跟踪模型和模型的联合速度和doa的CRLB下限后,确定MIMO雷达动态天线的配置策略;本方法通过选取推导出的关节到达方向(DOA)和多普勒估计的后验Cramer‑Rao下界(PCRLB)作为优化准则,同时建立闭环反馈系统,能够有效的完成动态天线的调整,并指导下一个时间历元的天线调整,具有调整精度高、信噪比小、鲁棒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6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6115.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发射子孔径频控阵MIMO雷达收发滤波器系统设计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获取发射子孔径频控阵MIMO雷达在干扰环境下的接收信号及SINR;步骤2、建立发射接收波束优化问题;步骤3、对发射子孔径频控阵MIMO雷达的收发滤波器优化设计问题进行求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只对接收滤波器优化而导致抗干扰效果受限的问题,提高了输出SINR水平和抗干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16208.3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式MIMO雷达多目标跟踪的波束、功率和波形联合分配方法,在初始阶段,MIMO雷达利用单个波束指向目标,并将所有功率分配给该批目标,以提升该目标的跟踪精度。当所有目标的估计精度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则利用多个波束照射目标,并最优分配功率。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波束可覆盖目标的跟踪精度得到明显提升,波束、功率和波形联合优化的跟踪精度要明显优于单独的功率优化或波形调度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68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82033.0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G01S13/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MIMO雷达多目标跟踪中的波束空‑时分配算法,通过引入中间变量——单位时间的照射概率,将空‑时分配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从而使得模型可以快速求解。相比于已有的空间分配算法,空‑时分配进一步对整个照射周期内的时间单元进行划分,将带来更大的资源分配自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00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306849.1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H01P5/20
Abstract: 提供一种微波多功能八端口器件,包括四个平面魔T及一个90度移相器,其特征在于魔T1的两个输入口分别作为端口1和端口2;魔T2的两个输入口分别作为端口3和端口4;魔T3的两个输入口分别为魔T1的和输出口与魔T2的和输出口,魔T3的和输出口与差输出口分别作为端口5和端口6;魔T1的差输出口接一个90度移相器,90度移相器的另一端作为魔T4的两个输入口之一,魔T4的另一个输入口为魔T2的差输出口,魔T4的和输出口与差输出口分别作为端口8和端口7。本发明的八端口微波器件可以实现双线极化器、双圆极化器、六端口结、双六端口结,不需要单独设计这些器件,有效提高了微波系统的可靠性及易维护性,满足微波电路与系统模块化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61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09195.1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H01P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微波倒相器的一分三功率分配器,包括有六条特性阻抗为Z2的90°传输线首尾连接构成传输线圈,传输线圈内有三条特性阻抗为Z1的90°传输线,三条传输线一端交汇于传输线圈圆心,圆心处有输入端P1,三条传输线另一端分别与传输线圈相交并将其三等分,三条传输线另一端分别设有输出端P2、P3及P4,两条相邻的特性阻抗为Z1的90°传输线所夹的圆周中央上有倒相器,每个倒相器的两端连有隔离电阻R。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功率分配器的功率分配方法,将功率由输入端口P1输入,采用偶偶模等效电路获得P1端的匹配条件,再获取P1端的电压,根据奇偶电路获得特性阻抗Z2和电阻R,完成功率分配。本发明尺寸小巧、幅相一致性好、隔离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79139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0905518.X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PC: G01S7/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控阵对全向比幅单脉冲测向系统定位欺骗的方法,与相控阵通过阵元之间的相差控制波束指向不同,频控阵(frequencydiversearray,FDA)雷达通过在阵元间引入频差的方式可以实现更高自由度的波束控制。在能量域上即为空间波束主瓣能量由于场强的干涉效应呈现弯曲,形成“虚拟辐射源”,从而对侦察接收机的nABD测向形成角度欺骗。实验表明采用本申请中的欺骗方法,能够提高我方雷达的探测精度,增强对敌方干扰机的欺骗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