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98115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838144.7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4B26/28 , C04B40/00 , C04B111/28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钨酸插层类水滑石轻质泡沫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Zn/Al类水滑石前驱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将磷钨酸盐溶液滴入Zn/Al类水滑石前驱体浆液中,对Zn/Al类水滑石前驱体进行改性制得磷钨酸‑Zn/Al类水滑石;将磷钨酸‑Zn/Al类水滑石、纳米纤维素、粘接剂混合,经冷冻干燥得到磷钨酸插层类水滑石轻质泡沫隔热材料。杂多磷钨酸插层改性后的ZnAl‑LDHs解决了单一ZnAl‑LDHs作为阻燃剂时存在的添加量大、阻燃效率低等问题,同时结合纳米纤维素轻质、高杨氏模量、高强度、可再生的特点,赋予泡沫材料低密度、高强度、绿色环保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95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248656.7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G01N21/64 , C07D213/72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稻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1)样品前处理(2)样品测试:迅速将待测样品放置到荧光探针分子显色剂中,静置显色;在紫外灯下观察显色情况,并与标准卡颜色进行对比确定污染程度;和或者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砷污染程度,以及不同位置的砷含量分布情况;所述荧光探针分子为NAHPL。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可通过可视化定性定量测试砷元素,提前预警水稻砷超标,指导农作物生产。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不受外界酸碱环境以及金属阳离子影响。检测方法便捷,高效、检出限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88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254793.5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4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层Sb@Sb-In-S@rGO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将铟盐、硫源和氧化石墨烯混合后,通过水热法制备片层In2S3/rGO复合材料;将锑盐与In2S3/rGO复合材料在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得到片层Sb-In-S@rGO复合材料;将Sb-In-S@rGO复合材料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制备的片层Sb@Sb-In-S@rGO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具有快速充电能力、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是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替代者。本发明制备工艺成本低、操作简单、过程易控制、周期短,对生产设备要求较低,便于进一步扩大化生产,且高效节能、污染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75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04325.4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1B3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晶火成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黑曜岩破碎得到黑曜岩细砂,然后再依次进行酸洗、水洗、焙烧、淬冷、球磨,得到非晶火成岩。该方法通过沸腾焙烧和淬冷相结合的非晶化方法有效解决了黑曜岩的快速非晶化问题,且工艺流程简短、工艺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适于工业化应用。采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非晶火成岩,粒度小、纯度高、耐酸蚀、强度大且具有非晶质结构,尤其具有抗刮蹭、抗水锤冲击、耐摩擦的等适应于各种环境下使用的优异特性,适于用作航空、航天、军工、石油、汽车、船舶、工程塑料、建筑等高科技领域的增强耐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61075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810380995.7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9D103/02 , C09D197/00 , C09D175/04 , C09D183/04 , C09D183/08 , C09D5/18 , C09D5/14 , C09D7/61 , C09D7/65 , C09D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相变吸热膨胀型隧道阻燃防火涂料,原料包括以下的各组份:膨胀珍珠岩负载甘露醇‑半乳糖,三聚氰胺‑磷酸改性木质素,膨胀石墨负载氯化石蜡,糊化淀粉,轻烧氧化镁,氯化镁,聚氧乙烯醚油酸酯防尘剂,有机硅消泡剂,羟基硅油,氨基硅油,水性聚氨酯,纳米二氧化锡,二氧化钛,填料,硅酸铝和聚醚改性聚二甲基聚硅氧烷流平剂。该阻燃防火涂料在火灾初期吸收潜热抵抗温度上升,高温作用下形成膨胀泡沫炭层隔绝热量,阻止隧道混泥土结构的温度上升,避免隧道混泥土结构的强度下降,涂层薄、施工速度快、养护周期短、耐水性好、适用于隧道的阴暗潮湿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69811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38144.7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4B26/28 , C04B40/00 , C04B111/28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钨酸插层类水滑石轻质泡沫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Zn/Al类水滑石前驱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将磷钨酸盐溶液滴入Zn/Al类水滑石前驱体浆液中,对Zn/Al类水滑石前驱体进行改性制得磷钨酸-Zn/Al类水滑石;将磷钨酸-Zn/Al类水滑石、纳米纤维素、粘接剂混合,经冷冻干燥得到磷钨酸插层类水滑石轻质泡沫隔热材料。杂多磷钨酸插层改性后的ZnAl-LDHs解决了单一ZnAl-LDHs作为阻燃剂时存在的添加量大、阻燃效率低等问题,同时结合纳米纤维素轻质、高杨氏模量、高强度、可再生的特点,赋予泡沫材料低密度、高强度、绿色环保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25930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1234124.1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变储能的保温实木,包括实木构件,实木构件的导管及细胞腔体中原位附着生长有磁性Fe3O4纳米粒子,并且填充有聚乙二醇600和聚乙二醇800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保温实木的表面涂刷有保护涂层。该保温实木白天可吸热抵御室内温度过度上升,夜间可释放相变潜热保暖避寒,维持人体舒适温度范围。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保温实木的制造方法,首先按所需尺寸规格对实木构件进行加工,然后将实木构件进行脱脂和干燥预处理,再在实木构件中原位附着生长磁性Fe3O4纳米粒子,然后浸注填充聚乙二醇600和聚乙二醇800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最后进行砂光整形和涂刷保护涂层。该制造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13454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10513.X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7F9/65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657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醚键DOPO类似物有机磷阻然剂的制备方法,以DOPO和二甘醇(DEG)为反应原料,在杂多酸催化剂催化下反应,能够保持高纯度的同时提高反应收率,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55935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81517.8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187/00 , C09D5/18 , C09D5/32 , C09D7/61 , C08G81/00 ,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吸热、膨胀阻燃的钢结构防火涂料,包括组分A与组分B,以重量份计,所述组分A包括80-100份的基料与13-31份的防火阻燃剂,所述基料包括PEG-三聚氰胺共聚树脂,所述防火阻燃剂包括负载聚磷酸铵的膨胀珍珠岩和负载氯化石蜡的膨胀石墨,所述组分B包括环氧树脂,所述组分A与组分B的质量比为(0.8-1.25):1。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上述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的钢结构防火涂料在中低温下可抑制温度快速上升、防火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53105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81427.9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9D167/08 , C09D5/18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膨胀防火的多组分醇酸树脂透明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质量比为1:(0.8~1.2)的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份数,所述A组分由醇酸树脂40-70份、淀粉磷酸酯20-30份、聚氧乙烯醚油酸酯防尘剂2-4份、有机硅消泡剂0.5-1.0份、异辛酸锌催干剂0.05-0.1份、丙酮3-6份和相变防火浆液20-50份经剪切搅拌混合后得到,所述B组分包括固化剂30-50份和稀释剂40-60。得到的多组分醇酸树脂透明底漆无色透明,不仅适于木制家具家装的本色涂饰,而且能够在火灾初期通过相变来吸收大部分热量抑制火苗,并在火灾后期受热分解形成膨胀泡沫炭层有效隔绝热量和空气,从而有效地保护内部材料不受火灾侵害,有效隔绝火焰,阻止火灾蔓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