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63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10614.0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包含本体材料与涂层材料,本体材料为O3型,涂层材料为P2型和隧道型的双相结构。正极材料中的本体结构具有优异的能量密度,涂层的双相结构型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良好的离子扩散动力学。双相结构中的S型隧道,可以在水和空气中保持稳定;能够有效抑制在Na+脱嵌过程中由于应力不均导致的晶粒破碎。该复合型正极材料在保证出色的比容量的同时,降低了Na+扩散能垒,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空气稳定性。本发明采用固相烧结法得到本体材料,利用湿化学法将涂层材料均匀包覆在本体材料表面。

    一种强化电化学界面稳定性处理的高熵层状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91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39389.3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欧星 罗洁 明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电化学界面稳定性处理的高熵层状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熵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Nax(Ni0.2Mn0.7Mg0.1)1‑2yTiyMeyO2,其中0.6≤x≤1,0.05≤y≤0.2,Me为金属熵增掺杂元素Cu、Zn、Ca、Al、Fe中的一种,C6H7BO2为表面预处理剂;金属元素Ni、Mn、Mg通过共沉淀原位合成,Ti与Me通过高温固相掺入体相。苯硼酸与合成的材料充分混合后二次烧结,去除表面残碱构筑功能性有机包覆层。Ti和Me的引入,激活并促进高压下阴离子的氧化还原,抑制过渡金属层的滑移。多元素功能性有机包覆层沿晶格均匀构建在合成材料表面,缓解电解液与正极材料的副反应,强化电化学界面稳定性。该高熵层状氧化物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高韧性的电化学界面。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3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44647.7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公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NiaFebMnc(OH)2前驱体材料混钠烧结后立即将粉末倒入液氮中,液氮迅速气化,得到的粉末即为所述正极材料,其通式为NaNiaFebMncO2‑N2,其中0≤a,b,c≤1,且a+b+c=1。本发明通过改变煅烧后物料的冷却速度,即用液氮急速淬火的方法降低了正极材料的残余应力,从而提高了层间距,进而提高离子扩散速率,获得高性能的正极材料。

    一种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棒状ZnS/ZnO@C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58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444454.1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ZnS/ZnO@C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锌盐溶解在乙二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加入H2C2O4·2H2O,搅拌,在高压釜中进行水热处理,得到ZnC2O4微米棒前驱体;(2)将ZnC2O4微米棒前驱体在氩气中进行热处理后得到ZnO微米棒;(3)以吡咯为碳源对ZnO微米棒前驱体进行碳包覆得到ZnO@PPY(3)将硫源和ZnO@PPY在石英烧舟于惰性还原气氛进行热处理,自然冷却之后,即可得到锂离子/钠离子电池ZnS/ZnO@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负极材料的微观形貌是微米棒状的核壳结构,外侧包覆有碳层。微米级结构可以防止材料团聚,提高负极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而外层的碳层则提高材料的导电性,缓解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