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抗生素菌渣制备薄层石墨烯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520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118666.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料利用以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抗生素菌渣制备薄层石墨烯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将包含抗生素菌渣和碱的水溶液进行水热液化,随后固液分离,得到菌渣溶液;向菌渣溶液中加入过渡金属源,液相混合后进行脱水处理,随后再进行热处理;所述的热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段预处理和第二段热处理;其中第一段热处理的温度为400‑600℃;第二段热处理的温度为700‑900℃;且热处理过程的升温速率为2‑10℃/min;将热处理得到的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处理,即得所述的薄壁石墨烯。本发明实现了所述的废料的高效利用,并联产得到高薄壁、高电化学性能的石墨烯负极材料。

    利用抗生素菌渣制备薄层石墨烯/过渡金属氟化物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420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18650.8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菌渣固废处理以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抗生素菌渣制备薄层石墨烯/过渡金属氟化物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其包括的步骤为:将包含抗生素菌渣和碱的水溶液进行水热液化,随后固液分离,得到菌渣溶液;向菌渣溶液中加入过渡金属M源,液相混合后进行脱水处理,随后再进行热处理;所述的热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段预处理和第二段热处理;将热处理得到的产物和氟源进行氟化、退火处理,即得所述的薄层石墨烯/M金属的氟化物复合正极活性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在锂电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化学以及物理结构的双重协同,有助于显著改善材料在电化学方面的性能。

    利用抗生素菌渣制备薄层石墨烯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5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18666.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料利用以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抗生素菌渣制备薄层石墨烯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将包含抗生素菌渣和碱的水溶液进行水热液化,随后固液分离,得到菌渣溶液;向菌渣溶液中加入过渡金属源,液相混合后进行脱水处理,随后再进行热处理;所述的热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段预处理和第二段热处理;其中第一段热处理的温度为400‑600℃;第二段热处理的温度为700‑900℃;且热处理过程的升温速率为2‑10℃/min;将热处理得到的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处理,即得所述的薄壁石墨烯。本发明实现了所述的废料的高效利用,并联产得到高薄壁、高电化学性能的石墨烯负极材料。

    一种抗生素菌渣制备泡沫石墨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4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0885412.3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害固废回收并制备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生素菌渣制备泡沫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1):将包含抗生素菌渣、碱A、醇的溶液进行溶剂热预处理,随后经固液分离,获得预处理产物;步骤(2):将预处理产物、碱B混合后经二段梯度热处理,即得所述的泡沫石墨烯;二段梯度热处理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段热处理和第二段热处理,其中,第一段热处理的温度为300~500℃;第二段热处理的温度为600~1050℃。本发明实现了医药废弃物抗生素菌渣的高值化回收利用,对环境友好、制备流程短、合成成本十分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所制备的泡沫石墨烯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具有导电性好、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

    利用抗生素菌渣制备薄层石墨烯/过渡金属氟化物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42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118650.8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菌渣固废处理以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抗生素菌渣制备薄层石墨烯/过渡金属氟化物复合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其包括的步骤为:将包含抗生素菌渣和碱的水溶液进行水热液化,随后固液分离,得到菌渣溶液;向菌渣溶液中加入过渡金属M源,液相混合后进行脱水处理,随后再进行热处理;所述的热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段预处理和第二段热处理;将热处理得到的产物和氟源进行氟化、退火处理,即得所述的薄层石墨烯/M金属的氟化物复合正极活性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在锂电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化学以及物理结构的双重协同,有助于显著改善材料在电化学方面的性能。

    一种抗生素菌渣制备泡沫石墨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411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885412.3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害固废回收并制备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生素菌渣制备泡沫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1):将包含抗生素菌渣、碱A、醇的溶液进行溶剂热预处理,随后经固液分离,获得预处理产物;步骤(2):将预处理产物、碱B混合后经二段梯度热处理,即得所述的泡沫石墨烯;二段梯度热处理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段热处理和第二段热处理,其中,第一段热处理的温度为300~500℃;第二段热处理的温度为600~1050℃。本发明实现了医药废弃物抗生素菌渣的高值化回收利用,对环境友好、制备流程短、合成成本十分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所制备的泡沫石墨烯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具有导电性好、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