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29674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76068.7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生化回灌修复方法及装置。包括装有待处理土壤的土壤处理槽、中间池、生化池和培菌池,各部分由水管连接,铬污染土壤经破碎过2cm筛、装入土壤处理槽筑堆,土堆高度小于0.8m,用Cr(VI)还原菌(Pannonibacter?phragmitetus?BB)培养液喷淋土壤,喷淋强度为0.008-0.015m3/h.m2。从土壤槽底部收集淋滤液到中间池,中间池的菌液用耐碱泵抽入生化池,生化池菌液重新循环喷淋土壤。如此循环喷淋5-7天,直至土壤淋滤液中没有Cr(VI)为止。采用本发明修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土壤中水溶性Cr(VI)的去除率达到99%,修复后土壤中Cr(VI)的浸出毒性浓度低于0.5mg/L,达到《铬渣污染治理环境技术规范》(HJ/T301-2007)中用作路基材料和混凝土骨料的标准限值。同时,该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29674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176068.7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生化回灌修复方法及装置。包括装有待处理土壤的土壤处理槽、中间池、生化池和培菌池,各部分由水管连接,铬污染土壤经破碎过2cm筛、装入土壤处理槽筑堆,土堆高度小于0.8m,用Cr(VI)还原菌(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BB)培养液喷淋土壤,喷淋强度为0.008-0.015m3/h.m2。从土壤槽底部收集淋滤液到中间池,中间池的菌液用耐碱泵抽入生化池,生化池菌液重新循环喷淋土壤。如此循环喷淋5-7天,直至土壤淋滤液中没有Cr(VI)为止。采用本发明修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土壤中水溶性Cr(VI)的去除率达到99%,修复后土壤中Cr(VI)的浸出毒性浓度低于0.5mg/L,达到《铬渣污染治理环境技术规范》(HJ/T301-2007)中用作路基材料和混凝土骨料的标准限值。同时,该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41903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54199.X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UV光油的方法,首先将占UV光油质量分数3~5%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到1/10UV光油中,超声分散30~40min,然后在经预分散的纳米改性涂料中加入复合分散剂和9/10UV光油,复合分散剂的加入量为UV光油体系质量分数的0.25~0.35%,高速机械分散50~80min,转速35000~4500r/min。本发明提供的抗菌涂料,抗菌剂分散均匀、储存稳定且不改变涂料原来的物化性能,抗菌能力强,光催化降解有机物能力强,制备方法简单,可应用于抗菌家电产品、抗菌塑料、抗菌日用品等领域,适用于PP、PS、HDPE、LDPE、PVC、PC、ABS等塑料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201815540U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20195337.X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铬污染土壤微生物生化回灌修复装置,包括装有待处理土壤的土壤处理槽、中间池、生化池和培菌池,所述的土壤处理槽设有土壤处理槽出水口,所述的土壤处理槽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中间池,中间池还设有中间池出水口,中间池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生化池,所述的培菌池设有培菌池出水口,所述的培菌池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生化池,生化池还设有生化池出水口,生化池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土壤处理槽,生化池和培菌池还通过水管连接至外部自来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易控制条件,使铬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产业化的实现成为可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