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996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87643.2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尸性蝇类的无菌培养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代大头金蝇幼虫的处理;步骤二:无菌饲料的制备;步骤三:大头金蝇无菌培养。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无菌培养体系下的嗜尸性蝇类不存在外界微生物的干扰,使研究者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实验条件,从而更精确地研究嗜尸性蝇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微生物如何影响嗜尸性蝇类的生长发育、代谢和行为等;(2)通过无菌培养体系,可以精确操纵嗜尸性蝇类微生物组,从而阐明共生菌群如何影响宿主的多种性状,以及不同菌群在不同阶段对嗜尸性昆虫的影响,例如宿主新陈代谢、杀虫剂抗性、宿主免疫力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70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83266.8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法医昆虫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嗜尸性麻蝇的收集和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在野外收集嗜尸性麻蝇成虫;将所述野外收集嗜尸性麻蝇成虫采用麻蝇成虫饲料进行培养,繁殖获得幼虫,采用麻蝇幼虫饲料进行培养传代纯化,并在预设温度和光周期下培养并收集麻蝇成长各生命阶段的发育资料;将所述传代纯化几次后的麻蝇成虫与按照步骤S1搜集的野外收集嗜尸性成虫进行交配,增加蝇钟基因多样性。该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原料广泛易得,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和使用,可以满足各大高校或者科研所实验室对嗜尸性麻蝇研究的需要,也为涉及嗜尸性麻蝇死亡时间推断的刑事案件调查提供了实践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17244924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23035223.6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A61D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二次损伤的大鼠落体打击模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铁架,所述铁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砝码,所述底座上接触有工作台。本实用新型通过重量感应装置的作用,当砝码下落与圆盘接触后,由于重量感应装置感受到重量变化,随后触发开关,使得外接电机带动绞盘转动,从而可带动工作台开始向后方移动,使再次下落的砝码无法接触大鼠头部,可有效防止由于工作台的弹力,会使砝码在接触大鼠头部时产生一定程度的回弹力,造成大鼠头部二次损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3044861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1934452.4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光源式野外昆虫诱捕装置,壳体的顶部连接有顶封盖,壳体内部形成有收集段,收集段位于顶封盖的下方,收集段的侧部设有诱捕窗口;收集段的下端连接有集虫筒,集虫筒位于壳体内部,集虫筒的内壁上涂抹有杀虫剂,集虫筒的下方连接有昆虫收集盒;昆虫收集盒位于壳体的内部,昆虫收集盒的内部填充有昆虫保存液,昆虫收集盒的下方设有引诱变色光源,壳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封盖。本技术方案通过引诱变色光源,采用多个不同颜色的LED灯,诱捕不同趋光性偏好的昆虫,诱捕的昆虫种类较多,灯光的覆盖面积更大,控害范围更广,大大提高了靶标害虫的诱集率,通过发射不同颜色的LED光束,可以大大提高诱杀害虫的种类,提高诱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044817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1932607.0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嗜尸性昆虫化蛹装置,壳体内部设有倒锥状的滑坡;滑坡的内侧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上端固定有离食盒,滑坡的底部设有滑落通道,滑坡导通滑落通道;滑落通道的侧部连接有红外计数器;滑落通道的下方设有化蛹沙盒,化蛹沙盒的侧壁与壳体的内壁吻合,化蛹沙盒的底部连接有落料挡板;落料挡板的下方设有筛分网,筛分网位于壳体的内部,筛分网的一端形成有蛹出口;筛分网的下方设有沙土收集盒,沙土收集盒插入到壳体的内部。本技术方案可以自动对准备化蛹的老熟幼虫进行收集,对化蛹数量进行计数,也可以将已经化蛹完成的蛹与化蛹基质沙土进行分离,可以大大节约人工时间,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容易、方便好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374171U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20867752.3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藻检验辅助装置,包括圆柱形桶状容器,所述圆柱形桶状容器设置有镂空底面和开口端,所述开口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棒,所述圆柱形桶状容器侧壁上设置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一端位于圆柱形桶状容器内,另一端位于圆柱形桶状容器外部。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单,圆柱形桶状容器及其镂空底面能够完全覆盖住研钵,能保证硝酸不会溅出及硝酸烟挥发,避免了检验人员受到直接伤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