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纤维框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468105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66927.8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纤维框架的制备方法,采用电流体动力喷射3D打印机,然后将得到的打印样品进行热处理,得到碳化硅纤维框架,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碳化硅纤维框架一次成型,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拉丝纤维二次编织复杂和整体性差的缺点;本发明所提供的碳化硅纤维框架,纤维与纤维之间互相胶黏,编织结合力强、力学性能优异,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增强体;利用本发明所述碳化硅纤维框架制备得到三维交联纤维结构的SiCf/SiC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等特性,并且具备可以任意剪切、打孔等二次加工性能。

    一种SnS-Fe1-xS双硫化物异质结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397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07405.1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nS‑Fe1‑XS双硫化物异质结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前驱体FeSnO(OH)5纳米级立方块;异质结胞元构建,使用多巴胺对FeSnO(OH)5纳米级立方块进行包覆;硫化处理,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硫源和包覆后的前驱体混合并加热,硫源热解并与前驱体发生硫化反应,使前驱体FeSnO(OH)5转化为呈异质分布的SnS‑Fe1‑XS,外层包裹的多巴胺转化为碳层,进而合成得到SnS‑Fe1‑XS双硫化物异质结。本发明提供的SnS‑Fe1‑XS双硫化物异质结的合成方法,制得的异质结可提升SnS负极材料的导电性及离子/电子传输效率,有效缓解材料在储能过程中发生的体积膨胀问题,从而可提升SnS负极材料的循环性、稳定性等电化学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SnS‑Fe1‑XS双硫化物异质结及其应用。

    基于3D打印制备透明软体人体内脏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50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40789.1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制备透明软体人体内脏模型的方法,根据人体脏体CT成像数据,建立脏体内部管道及经过抽壳处理的脏体外壳的三维模型,利用3D打印机进行切片、打印成型,得到脏体外壳和脏体内部管道模型;对脏体内部管道模型进行上色后与脏体外壳模型组装成型;采用AB型硅胶或AB型环氧树脂灌封胶浇铸至脏体外壳模型内,固化成型后,去除脏体外壳模型,即得透明软体人体内脏模型;该内脏模型可应用于手术规划、手术演练、医患沟通,也可以作为教学模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且内脏模型的制备方法对环境污染小,工艺易于控制,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纳米级高精度增材制造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74897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1810781607.6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高精度增材制造设备,包括:打印平台;打印喷头,设置在所述打印平台正上方且在打印平台与打印喷头的导电喷嘴之间施加有高压脉冲电源;所述打印平台与所述打印喷头之间还设有垂直于所述打印平台的匀强磁场,所述打印平台与打印喷头之间的间距满足特点要求。本发明实现纳米级2D及3D增材制造得益于高压脉冲电流体动力喷射、纳米级打印头以及约束磁场,可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高精度纳米级材料的构建,尤其是在电子电路板印刷、纳米储能、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柔性电子材料、高通量制备等方面的不足和局限性。

    一种纳米级高精度增材制造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9022445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1127195.6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级高精度增材制造设备,包括:打印平台;打印喷头,设置在所述打印平台正上方且在打印平台与打印喷头的导电喷嘴之间施加有高压脉冲电源;所述打印平台与所述打印喷头之间还设有垂直于所述打印平台的匀强磁场,所述打印平台与打印喷头之间的间距满足特点要求。本实用新型实现纳米级2D及3D增材制造得益于高压脉冲电流体动力喷射、纳米级打印头以及约束磁场,可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高精度纳米级材料的构建,尤其是在电子电路板印刷、纳米储能、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柔性电子材料、高通量制备等方面的不足和局限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