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7370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1408617.1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高镍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元正极材料为其化学式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70≤x≤0.85,0.05≤y≤0.20,1‑x‑y>0,是由高镍初核、中层和壳层组成的核壳结构颗粒;镍元素在高镍初核中均匀分布,并从中层开始至壳层逐渐递减,钴元素在高镍初核、中层和壳层中均匀分布,锰元素从中层开始至壳层逐渐增加。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本发明所制成的三元正极材料组装成电池,放电比容量高、循环及倍率性能好;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12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811408690.9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五氧化二钒包覆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由五氧化二钒包覆层包覆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而成;其化学式为V2O5@ LiNixCoyMn(1‑x‑y)O2,其中,0.5≤x≤0.85,0.05≤y≤0.4,1‑x‑y>0;所述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由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前驱体混锂烧结所得。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正极材料前驱体陈化,过滤,洗涤,干燥;(2)加入锂源,研磨,预烧后,烧结;(3)与钒源在醇溶液中混合,超声,加热反应;(4)在含氧气氛下,热处理,即成。本发明正极材料组装的电池放电比容量高、循环及倍率性能好;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793268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0628072.9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为平均粒径4~12μm的核壳结构颗粒;其中,内核为镍钴锰的氢氧化物沉淀,壳层为镍钴锰的碳酸盐沉淀,且镍含量从核壳结构颗粒的中心至壳层表面逐渐降低,锰含量从核壳结构颗粒的中心至壳层表面逐渐升高,钴的含量在核壳结构颗粒的中心与壳层均匀分布。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将本发明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混锂煅烧后的三元正极材料组装成电池,0.1C下,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98mAh/g,循环100圈,仍保持在182mAh/g,5C下,放电比容量可达176.3mAh/g;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21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18155.2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氧化钌包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5≤x≤0.9,0.05≤y≤0.40,1‑x‑y>0;镍含量从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的中心至外表面逐渐降低,锰含量从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的中心至外表面逐渐升高,钴含量在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中均匀分布。本发明还公开了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氧化钌包覆材料由氧化钌包覆所述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所得。本发明还公开了氧化钌包覆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材料所组装的电池放电比容量高、循环及倍率性能好;本发明发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12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08690.9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五氧化二钒包覆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由五氧化二钒包覆层包覆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而成;其化学式为V2O5@LiNixCoyMn(1-x-y)O2,其中,0.5≤x≤0.85,0.05≤y≤0.4,1-x-y>0;所述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由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前驱体混锂烧结所得。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正极材料前驱体陈化,过滤,洗涤,干燥;(2)加入锂源,研磨,预烧后,烧结;(3)与钒源在醇溶液中混合,超声,加热反应;(4)在含氧气氛下,热处理,即成。本发明正极材料组装的电池放电比容量高、循环及倍率性能好;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70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408617.1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高镍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元正极材料为其化学式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70≤x≤0.85,0.05≤y≤0.20,1-x-y>0,是由高镍初核、中层和壳层组成的核壳结构颗粒;镍元素在高镍初核中均匀分布,并从中层开始至壳层逐渐递减,钴元素在高镍初核、中层和壳层中均匀分布,锰元素从中层开始至壳层逐渐增加。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本发明所制成的三元正极材料组装成电池,放电比容量高、循环及倍率性能好;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8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27625.9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核壳结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为平均粒径5~12μm的核壳结构颗粒;其中,内核的化学式为NixCoyMn(1‑x‑y)(OH)2,其中,0.6≤x≤0.9,0.1≤y≤0.4,1‑x‑y≥0;所述壳层的化学式为NixCoyMn(1‑x‑y)CO3,其中,0.4≤x≤0.7,0.1≤y≤0.4,1‑x‑y>0。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将本发明核壳结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进行混锂烧结后的三元正极材料组装成电池,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0262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389763.3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钼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锂源、三氧化二铁、钼源,按照钼酸铁锂所需Li、Fe、Mo三种元素的计量比混合,再加水进行球磨,得混合粉末;(2)加水进行超声处理,得到混合物;(3)用液氮冷却,冷冻干燥,得红色固体粉末;(4)先进行预烧,再进行二次焙烧,自然冷却至室温,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钼酸铁锂。本发明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MoO4)2为纯相p‑1晶型,颗粒粒径≤1μm;组装成电池,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可高达220mAh/g,循环30圈后保持率高达68%;(3)本发明方法简单,反应温度低,工艺要求低,易于工业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21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318155.2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氧化钌包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5≤x≤0.9,0.05≤y≤0.40,1‑x‑y>0;镍含量从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的中心至外表面逐渐降低,锰含量从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的中心至外表面逐渐升高,钴含量在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中均匀分布。本发明还公开了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氧化钌包覆材料由氧化钌包覆所述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所得。本发明还公开了氧化钌包覆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材料所组装的电池放电比容量高、循环及倍率性能好;本发明发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61213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10308118.3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中空球状碳包覆锡酸锌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负极材料中,锡酸锌与不定型碳的质量比为1:0.05~0.15;所述复合负极材料为由锡酸锌一次颗粒组成的二次中空球状颗粒;不定型碳包覆在锡酸锌一次颗粒和二次中空球状颗粒外表面。所述制备方法为:(1)在锌骨架结构材料的悬浊水溶液中,加入锡源和有机碳源,搅拌均匀后,喷雾干燥;(2)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即成。本发明复合负极材料组装的电池,在0.01~3V,100mA/g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465.3mAh/g,1000mA/g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481.2mAh/g;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