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穿刺辅助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2945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14407.8

    申请日:20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关节腔穿刺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与活动支撑板的上端分别设有固定架与活动架,所述固定支撑板与活动支撑板的两侧设有转动机构,所述活动支撑板的底部设有驱动组件;本发明涉及临床辅助用具技术领域。该关节腔穿刺辅助装置,通过移动调节滑块能够带动滑杆、脚踏板、连接板位于活动支撑板上进行移动,从而调整脚踏板的位置,使得患者可自己将脚踏板调节到合适的支撑自己脚部的位置,对患者的脚部进行稳定支撑,从而保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不会使小腿长期受力,影响治疗效果。

    一种对称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2539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30529.6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化学电源——对称电池,即正(阴)、负(阳)极采用相同电极材料的电池,电极材料可以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过渡金属元素。相对于传统电池,对称电池工艺设计更简单,更容易加工制作,设备成本更低。本发明提出的对称电池采用两个相同的电极分别用作电池的正、负极,生产电池所需的电极加工和制作工艺及其相关设备仅需要一套,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投入生产门槛。

    一种β-相氢氧化镍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25162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80646.4

    申请日:2009-03-20

    Abstract: 一种β-相氢氧化镍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碱性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工艺。该方法是以氯化镍(NiCl2·6H2O)、L-精氨酸(L-Arginine,C6H14N4O2)为原料,在室温下,配置包括氯化镍和L-精氨酸的水溶液,作为反应起始液。将该反应起始液放置一个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在200~250℃温度范围加热5~15小时,即可得到片状作为二级结构组成的花状复杂纳米结构的β-相氢氧化镍。纳米材料的性质与尺寸、形状以及反应体系是有很大关系的,该方法合成的β-相氢氧化镍复杂纳米结构是利用生物分子——L-精氨酸为原料之一参与反应,这为研究氢氧化镍性质和实际用途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和新材料。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在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固态电池的界面连接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771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65178.4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池的界面连接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固态电池的界面连接层,包括有机离子塑晶固体,所述有机离子塑晶固体由含特定有机阳离子的盐、含特定阴离子的盐制成,通过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调控可调节离子塑晶的氧化还原电位窗口;本发明将有机离子塑晶材料用作固态电解质与电极间的过渡层,同时解决了刚性固固界面的应力问题和锂离子传输问题,使固态电池具有稳定的循环性能。另外,本发明基于离子塑晶制作了不同的复合过渡层,均显示出对固固界面性能不同程度的提升。本发明采用的离子塑晶基固固界面连接层能与商业化固态电解质和电极材料匹配,解决了固固界面不稳定的瓶颈问题,在固态电池应用中具有潜在的商业化前景。

    铝空气电池电解液中铝的回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9350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573580.1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空气电池电解液中铝的回收方法及系统,属于铝空气电池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铝空气电池电解液中铝的回收方法,在铝空气电池使用的循环过程中对电解液中的铝进行回收,通过控制电解液的苛性比和温度梯度,使电解液中的铝酸钠分解成Al(OH)3沉淀,以固态Al(OH)3为原料,通过冶炼过程获得金属铝,降低了生产难度,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本发明将除去Al(OH)3沉淀后的氢氧化钠电解液进行循环利用,避免Al(OH)3沉淀在铝电极表面,防止其抑制铝空气电池的反应活性,提高铝空气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所述系统,对设备要求不高,适合大规模化生产,将Al(OH)3沉淀生产得到金属铝,作为铝空气电池的负极,解决了目前从铝酸钠不便转换成金属铝的技术问题。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7874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46943.5

    申请日:2017-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惰性气氛下对棕榈树纤维进行高温碳化,得到生物碳纤维;(2)将生物碳纤维活化;(3)制备多孔碳纤维;(4)酸处理得到亲水性的碳纤维;(5)将高锰酸钾、亲水性的碳纤维反应处理,得到锰氧化物/生物碳纤维复合材料;(6)将升华硫与锰氧化物/生物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熔融复合,得到基于生物碳纤维的锂硫电池用正极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碳源源于棕榈树纤维,原料成本低,制备得到的生物质炭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孔结构,有利于改善硫绝缘性及缓解体积膨胀;本发明制备的锰氧化物具有极性,对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聚硫化物的溶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种三硫化二铋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9887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80647.9

    申请日:2009-03-20

    Abstract: 一种三硫化二铋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具有储氢功能的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该方法是以三氯化铋(BiCl3)、谷胱甘肽(glutathione,Glu-Cys-Gly,GSH)为原料,在室温下,配置包括三氯化铋和谷胱甘肽的乙二醇溶液,作为反应起始液。将该反应起始液放置一个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在120~270℃温度范围加热8~48小时,即可得到棒状及由棒状作为二级结构组成的复杂的刺球状结构的三硫化二铋。纳米材料的性质与尺寸、形状以及反应体系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合成出的一种三硫化二铋纳米结构是利用生物分子——谷胱甘肽为原料之一参与反应,这为研究三硫化二铋性质和实际用途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和新材料。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在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