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167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48779.6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非贵金属/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2)将步骤(1)中得到的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与非贵金属化合物和/或杂原子化合物分别置于敞口容器中,再将敞口容器共同放置于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热处理,得到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复合材料;(3)将步骤(2)中得到的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复合材料在惰性气氛下碳化处理即得到非贵金属/碳复合材料。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非贵金属/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保证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的高度分散性,大大提高了金属的利用率,催化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96225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279587.0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烧结无铅易切削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粉末烧结法生产。各组分质量分数为:石墨微粉1.0%-1.2%,石墨微粉的粒度为1-5μm;粘结剂硬脂酸锌0.5%-1.0%;分散剂PVA0.3%-0.5%;余量为铁粉,铁粉粒度≤106μm。粉末经混料、压制后在还原性气氛或真空烧结,工艺为:从室温开始加热至烧结温度1120-1160℃,加热2-5小时,烧结45-75min,高温保温结束后缓慢冷却到800℃,在800℃保温22-24小时,快速冷却到室温。本发明产品最大强度达500.6MPa,粗糙度最小1.51μm,适合于高速切削加工,切削能力最高相当于含铅易切削钢的98%,成本低。不含铅、铋,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95308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233292.7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G11/30 , H01G11/32 , H01G11/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酸锌的制备方法:将锌源、钴源、有机配体和碱混合后,制成电解液;在电解液中,通入惰性保护气体并在导电基体表面进行电化学沉积反应,反应完成后即在导电基体表面得到钴酸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钴酸锌/碳布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选择碳布作为导电基体,并对导电基体进行预处理;将锌源、钴源、有机配体和碱混合后,制成电解液;将预处理后的导电基体放入电解液中,通入惰性保护气体并在碳布表面进行电化学沉积反应,反应完成后,清洗,干燥,即得到钴酸锌/碳布柔性复合材料。本发明首次以一步电化学沉积制备钴酸锌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析氧反应催化剂等多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5308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33292.7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G11/30 , H01G11/32 , H01G11/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M4/362 , H01G11/30 , H01G11/32 , H01G11/86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酸锌的制备方法:将锌源、钴源、有机配体和碱混合后,制成电解液;在电解液中,通入惰性保护气体并在导电基体表面进行电化学沉积反应,反应完成后即在导电基体表面得到钴酸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钴酸锌/碳布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选择碳布作为导电基体,并对导电基体进行预处理;将锌源、钴源、有机配体和碱混合后,制成电解液;将预处理后的导电基体放入电解液中,通入惰性保护气体并在碳布表面进行电化学沉积反应,反应完成后,清洗,干燥,即得到钴酸锌/碳布柔性复合材料。本发明首次以一步电化学沉积制备钴酸锌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析氧反应催化剂等多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98323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0278880.2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21/082 , B01J27/24 , B01J35/10 , C02F1/30 , C02F101/3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C3N4纳米片,其片层厚度为1‑200nm,比表面积为10‑200m2g‑1。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g‑C3N4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碳氮有机物与三聚氰酸研磨混合,制备前驱体;(2)将前驱体倒入坩埚中进行煅烧,反应得到g‑C3N4纳米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g‑C3N4纳米片可广泛应用于能源、环境、医学等领域,如光降解水、有机物制备、杀菌等。其具有可见光响应、合适的带隙和高比表面积,可以高效利用太阳能,是具有良好的性能的光降解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经济环保、流程简单、制备工艺中废物排放少,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0983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78880.2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21/082 , B01J27/24 , B01J35/10 , C02F1/30 , C02F101/3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C3N4纳米片,其片层厚度为1‑200nm,比表面积为10‑200m2g‑1。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g‑C3N4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碳氮有机物与三聚氰酸研磨混合,制备前驱体;(2)将前驱体倒入坩埚中进行煅烧,反应得到g‑C3N4纳米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g‑C3N4纳米片可广泛应用于能源、环境、医学等领域,如光降解水、有机物制备、杀菌等。其具有可见光响应、合适的带隙和高比表面积,可以高效利用太阳能,是具有良好的性能的光降解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经济环保、流程简单、制备工艺中废物排放少,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28869.X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5B11/054 , C25B11/091 , C25B1/04 , H01M4/58 , H01M4/3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定形钴硫化物纳米片阵列的制备方法,获得在载体上负载有无定形钴硫化物的前驱体,随后将其静置于除氧水中进行形貌转变,使负载的无定形钴硫化物的无规则形貌转变为纳米片阵列形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钴硫化物水诱导形貌转变思路和方法,其创新地将无定形钴硫化物浸泡在除氧水中,在水分子诱导作用下进行形貌转变,使无定形钴硫化物的无规则形貌转变成规则的纳米片阵列形貌,可暴露更多反应活性位点,缩短离子的扩散距离,且能有效抑制无定形钴硫化物的团聚。本发明所述的工艺,可以获得高比表面积且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71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1148779.6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非贵金属/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2)将步骤(1)中得到的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与非贵金属化合物和/或杂原子化合物分别置于敞口容器中,再将敞口容器共同放置于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热处理,得到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复合材料;(3)将步骤(2)中得到的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复合材料在惰性气氛下碳化处理即得到非贵金属/碳复合材料。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非贵金属/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保证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的高度分散性,大大提高了金属的利用率,催化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96225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79587.0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烧结无铅易切削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粉末烧结法生产。各组分质量分数为:石墨微粉1.0%-1.2%,石墨微粉的粒度为1-5μm;粘结剂硬脂酸锌0.5%-1.0%;分散剂PVA0.3%-0.5%;余量为铁粉,铁粉粒度≤106μm。粉末经混料、压制后在还原性气氛或真空烧结,工艺为:从室温开始加热至烧结温度1120-1160℃,加热2-5小时,烧结45-75min,高温保温结束后缓慢冷却到800℃,在800℃保温22-24小时,快速冷却到室温。本发明产品最大强度达500.6MPa,粗糙度最小1.51μm,适合于高速切削加工,切削能力最高相当于含铅易切削钢的98%,成本低。不含铅、铋,对环境友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