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72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38585.9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手表与手机的双向找寻与防丢实现方法,包括找手机、找手表和双向防丢提醒功能,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手机与智能手表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利用智能手表与手机间的蓝牙通信功能与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测距原理实现找手机、找手表、双向防丢提醒功能。找手机功能是智能手表端向手机端发送“找手机”信号,手机接收到此信号后发出响铃和震动来告知用户手机的位置。找手表功能是由手机向智能手表发送“找手表”信号,当智能手表收到此信号后发出震动以告知用户手表的位置。双向防丢提醒功能是利用RSSI测距原理,为避免单端检测时,因距离不断增大,导致一端检测出“丢失”事件而未成功通知另一端就发生蓝牙断开事件,致使另一端无法发出提醒的情况,本发明采用双端检测方法,当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的距离超出预定值时,智能手表和手机都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起到防丢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4371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38607.1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FC的无线局域网络认证系统与方法,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向认证设备发送认证请求以及用户设备信息,认证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接入点AP信息以及加密的含有认证设备信息以及用户设备信息的认证信息;用户设备向特定接入点AP发送接入请求以及加密的认证信息;接入点AP解密认证信息后,向特定认证设备发送加密的用户设备信息;认证设备根据获得的用户设备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认证,返回认证结果给接入点AP。本发明利用NFC的近场通信特性,在用户向合法无线接入点AP发送接入请求时,无需手动输入,减轻用户的操作负担,同时能够抵御恶意接入点AP的攻击,实现用户设备与认证设备的安全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713366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480842.5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K19/077 , A44C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9/07762 , A44C5/00 , G06K19/0772 , G06K19/077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抵御电磁干扰的支持RFID标签读取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目的是阻断智能可穿戴设备金属外壳感应涡流产生的电磁干扰,有效增强信号的强度,提升通信稳定性,增大通信距离。技术方案是依据RFID的通信原理与通信过程,改进智能穿戴设备金属外壳的结构,在智能穿戴设备中增加软磁屏蔽材料,且优化RFID标签的线圈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位置,使RFID标签的线圈能够最大程度地感应RFID读取设备发出的磁场,使得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感应功能更强。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金属外壳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使得嵌入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金属外壳中的RFID标签能够有效的与RFID标签读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增大感应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206907071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733510.9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K19/077 , A44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抵御电磁干扰的支持RFID标签读取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目的是阻断智能可穿戴设备金属外壳感应涡流产生的电磁干扰,有效增强信号的强度,提升通信稳定性,增大通信距离。技术方案是依据RFID的通信原理与通信过程,改进智能穿戴设备金属外壳的结构,在智能穿戴设备中增加软磁屏蔽材料,且优化RFID标签的线圈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位置,使RFID标签的线圈能够最大程度地感应RFID读取设备发出的磁场,使得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感应功能更强。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金属外壳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使得嵌入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金属外壳中的RFID标签能够有效的与RFID标签读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增大感应距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