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61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368935.3

    申请日:2018-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过程动态划分;步骤二、技术指标的确定;步骤三、基于BIM模型的技术指标提取;步骤四、建立方案参数序列的评估矩阵;步骤五、确定待优化技术指标;步骤六、方案调整及改进;步骤七、确定场地布置动态最优方案;本发明可视化建模方法使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布置从可视性、精确度以及效率上都得到很大的改进,整个评估优化过程基于参数化BIM模型,对方案评估的技术指标进行了量化统计,程序化的数据信息分析方法更准确、可靠。

    基于BIM的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615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810368935.3

    申请日:2018-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吊装阶段场地优化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过程动态划分;步骤二、技术指标的确定;步骤三、基于BIM模型的技术指标提取;步骤四、建立方案参数序列的评估矩阵;步骤五、确定待优化技术指标;步骤六、方案调整及改进;步骤七、确定场地布置动态最优方案;本发明可视化建模方法使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布置从可视性、精确度以及效率上都得到很大的改进,整个评估优化过程基于参数化BIM模型,对方案评估的技术指标进行了量化统计,程序化的数据信息分析方法更准确、可靠。

    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信息化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66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43333.2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信息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预制构件进行BIM建模,并根据BIM模型模拟及优化得到吊装方案;步骤二、根据吊装方案,将施工场地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对每个区域布置RFID系统中的阅读器;步骤三、对预制构件、施工人员以及设备设置电子标签;步骤四、当预制构件、施工人员以及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划分的区域,对应区域的阅读器读取在该区域的预制构件、施工人员以及设备的电子标签,并反馈至主机控制单元。本发明将RFID技术作为信息采集工具而BIM技术作为信息载体,通过二者结合提高吊装施工的信息化、可视化、实时性、精确性,信息化管理施工中的吊装过程。

    弧顶综合管廊分块预制拼装式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701288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53611.0

    申请日:2017-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顶综合管廊分块预制拼装式节点,节点与弧顶综合管廊装配形成弧顶综合管廊节点,所述弧顶综合管廊具有弧顶、弧壁以及平底,所述节点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上侧板;相对设置的一对下侧板;相对设置的一对端板;底板;以及叠合顶板;其中,所述端板的底端、一对下侧板、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弧顶综合管廊的弧顶、弧壁、平底的断面投影重合。本发明可应用于综合管廊通风口、投料口、逃生口等节点的装配化施工,分块预制、现场装配,无需配置模板,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实现全预制拼装。

    弧顶综合管廊分块预制拼装式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06859257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406982.3

    申请日:2017-0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弧顶综合管廊分块预制拼装式节点,节点与弧顶综合管廊装配形成弧顶综合管廊节点,所述弧顶综合管廊具有弧顶、弧壁以及平底,所述节点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上侧板;相对设置的一对下侧板;相对设置的一对端板;底板;以及叠合顶板;其中,所述端板的底端、一对下侧板、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弧顶综合管廊的弧顶、弧壁、平底的断面投影重合。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综合管廊通风口、投料口、逃生口等节点的装配化施工,分块预制、现场装配,无需配置模板,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实现全预制拼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