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70584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580035831.5

    申请日:2015-07-02

    Abstract: 提供能够有效利用朝尘埃排出位置移动的自主型扫除单元的推进力而将自主型扫除单元内的尘埃容器和站单元流体连接的电动吸尘器。自主型扫除单元(2)具备:主体壳体(11);以及具有设置于主体壳体(11)并蓄积自主型扫除单元(2)捕集的尘埃的容器主体(38)、废弃容器主体(38)内的尘埃的废弃口(41)、以及对废弃口(41)进行开闭的废弃盖(42)的一次尘埃容器(12)。站单元(5)具备:与一次尘埃容器(12)的废弃口(41)连结的尘埃输送管(25);在自主型扫除单元(2)返回的途中勾挂于废弃盖(42)并将废弃盖(42)打开从而使废弃口(41)和尘埃输送管(25)流体连接的杆(26);以及蓄积通过尘埃输送管(25)而从一次尘埃容器(12)废弃的尘埃的二次尘埃容器(68)。

    电动吸尘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7058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80035831.5

    申请日:2015-07-02

    Abstract: 提供能够有效利用朝尘埃排出位置移动的自主型扫除单元的推进力而将自主型扫除单元内的尘埃容器和站单元流体连接的电动吸尘器。自主型扫除单元(2)具备:主体壳体(11);以及具有设置于主体壳体(11)并蓄积自主型扫除单元(38)内的尘埃的废弃口(41)、以及对废弃口(41)进行开闭的废弃盖(42)的一次尘埃容器(12)。站单元(5)具备:与一次尘埃容器(12)的废弃口(41)连结的尘埃输送管(25);在自主型扫除单元(2)返回的途中勾挂于废弃盖(42)并将废弃盖(42)打开从而使废弃口(41)和尘埃输送管(25)流体连接的杆(26);以及蓄积通过尘埃输送管(25)而从一次尘埃容器(12)废弃的尘埃的二次尘埃容器(68)。(2)捕集的尘埃的容器主体(38)、废弃容器主体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374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912519.0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在线状的尘埃开始卷绕于旋转清扫体的情况下能够以线状的尘埃不缠绕于旋转清扫体的方式排出。吸入口体(18)具备:一对旋转清扫体(32),能够通过旋转来刮取被吸尘面上的尘埃;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33),输出使一对旋转清扫体(32)旋转的驱动力;支承部(52),由一对旋转清扫体(32)夹着而将一对旋转清扫体(3)2支承为能够旋转且为悬臂状;以及动力传递机构(53),从电动机(33)向支承部(52)传递驱动力而使一对旋转清扫体(32)旋转,一对旋转清扫体(32)具有被配置为支承端(32r)一侧在旋转方向上位于自由端(32t)一侧前面的清扫部件(82)。

    电动吸尘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59346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80035790.X

    申请日:2015-07-02

    Abstract: 提供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自主型扫除单元的尘埃容器到站单元的尘埃的输送路径上的尘埃的泄漏的电动吸尘器。自主型扫除单元(2)具备:具有尘埃容器口(37)的主体壳体(11);具有装卸自如地设置于主体壳体(11)并蓄积自主型扫除单元(2)捕集的尘埃的容器主体(38)、在安装于主体壳体(11)的状态下从尘埃容器口(37)露出或者面对尘埃容器口(37)的连结部(39)、设置于连结部(39)并废弃容器主体(38)内的尘埃的废弃口(41)、以及对废弃口(41)进行开闭的废弃盖(42)的一次尘埃容器(12)。站单元(5)具备:与一次尘埃容器(12)的连结部(39)相接并与废弃口(41)连结的尘埃输送管(25);以及蓄积通过尘埃输送管(25)而从一次尘埃容器(12)废弃的尘埃的二次尘埃容器(68)。

    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374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912524.1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入口体以及电动吸尘器,到吸入口体的左右至少一方的边缘为止将被吸尘面上的尘埃刮起。吸入口体具备:旋转清扫体,能够通过旋转而刮起被吸尘面上的尘埃;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输出使旋转清扫体旋转的驱动力;支承部,将旋转清扫体支承为能够旋转且为悬臂状;动力传递机构,从电动机向支承部传递驱动力而使旋转清扫体旋转;以及连结机构,将旋转清扫体能够拆装地连结于支承部,旋转清扫体具有筒状的轴芯部,该轴芯部具有接近支承部的支承端、远离支承部的自由端以及空洞,连结机构具有如下的凹部和凸部:任意一方一体地设置于支承部,任意另一方设置于上述轴芯部的空洞中,以能够解除钩挂的方式相互钩挂,防止旋转清扫体从支承部分离。

    自律行驶体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33218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580020917.0

    申请日:2015-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在较大范围内对与缓冲器(15)接触的障碍物进行检测。连杆机构(16、16)将缓冲器(15)相对于壳体主体(14)以能够沿水平方向相对地移动的方式连接。螺旋弹簧(55)对缓冲器(15)朝相对于壳体主体(14)分离的方向施力。障碍物传感器(74、74)在与缓冲器(15)对置的位置分别配置于壳体主体(14)。障碍物传感器(74、74)对缓冲器(15)由于与障碍物的接触而朝与螺旋弹簧(55)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和与该方向交叉的方向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的移动进行检测,由此对障碍物进行检测。控制部基于障碍物传感器(74)对障碍物的检测来对驱动轮的驱动进行控制,由此使主体壳体自律行驶。

    电动吸尘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31972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580020918.5

    申请日:2015-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11),能够将吸入口(52)与被吸尘面(F)之间的间隙保持为大致恒定,使吸尘部(28)难以搁浅于被吸尘面(F)并确保吸入力。电动吸尘器(11)具有主体壳体(12)、驱动轮及吸尘部(28)。主体壳体(12)具备电动送风机以及与电动送风机的吸入侧连通的集尘部(14)。驱动轮使主体壳体(12)能够在被吸尘面(F)上行驶。吸尘部(28)具备主体部(35)、吸入口(52)以及车轮(39)。主体部(35)具有与被吸尘面(F)对置的底面部(51),位于主体壳体(12)的下部,能够上下移动。吸入口(52)设置于底面部(51),与集尘部(14)连通。车轮(39)从底面部(51)朝下方突出,通过与被吸尘面(F)接触而使主体部(35)追随被吸尘面(F)地上下移动。

    电动吸尘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3197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580020922.1

    申请日:2015-04-22

    Abstract: 提供电动吸尘器(11),能够使相对于主体壳体(12)的外周面突出的侧刷(19)在与障碍物接触时容易且可靠地退避。电动吸尘器(11)具有主体壳体(12),该主体壳体(12)具备沿着圆弧和多边形中的任一方形成的外周面(34)。电动吸尘器(11)具有使得主体壳体(12)能够在被扫除面上行走的驱动轮。电动吸尘器(11)具有侧刷(19),该侧刷(19)以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主体壳体(12),且通过移动而使从主体壳体(12)的外周面(34)突出的突出量变化。侧刷(19)具备刷主体(41),该刷主体(41)能够借助与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外力而以朝主体壳体(12)的外周面(34)侧退避的方式移动。侧刷(19)具备清扫体(43),该清扫体(4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刷主体(41),且通过旋转而对被扫除面进行扫除。

Patent Agency Ranking